教学相长,师生共进——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有感

        近期,有幸参与陈蕾老师关于王博士《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的共读活动,这两周的音频收听,书籍阅读和群内探讨让我受益匪浅。反复听,反复想,过去这些年自己在课堂上组织的小组讨论,自己设置的问题等等都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有的时候想,如果早一点接触这些,早一点改变自己的教学观,或许学生的学习会更有效,或许学生能学到的知识会更深、更广。

        教学中看到学生的困惑,学生的困惑中看自己的教学策略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如何放手让学生学得更好?如何让小组合作变得更加有效?怎样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避免“举手回答”的弊端?在一线教学中,我们时常都有很多困惑,这些困惑有的来自课堂上学生的反馈,有的是我们通过作业或者试卷进行的分析。《礼记·学记》有语:“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我在想,以往我的学情分析真的有效吗?教必然能“知困”吗?答案是:知,但未必全知。这个“知困”的程度非常模糊,且没有进行数据化分析,也就缺少了针对性。

一、从课堂上生成的资源找准学生的困惑点        记得去年在上《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口语交际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根据我设计的表格进行预习,收上来的表格中有学生喜欢的人物、出处和喜欢的理由,课堂上学生交流时,也是围绕这个预定的框架来交流的。自愿举手发言,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发言等都在课堂上呈现了。学习了《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27篇文章后明白:好的教材是由学生创造的,而并非教师可以事先完全预设的。在课堂上,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让学生“创造”出丰富的素材,从而推进学习的进程。我事先预设好的框架其实并非是学生想表达的。学生从预设好的外形、性格和品质三个方面来说说自己的喜欢的理由,交流中有太多的框架。如果我不预设这些,让他们想到什么说什么,从他们说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年龄段孩子心中喜欢的文学书籍人物或者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同伴交流过程的评价表是我预设好的,如果能够“忍痛”删除,让学生从交流者和倾听者的角度自己设计评价表格,用手机拍照,成为素材,通过反馈器选择出票数最高几个评价选项,这样生成的数据,应该是学生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与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最为接近的。同时也能关注到平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想要达到的交流表达标准是什么,这样生成的资源形成数据,或许能够把握好学生的困惑,进而调整课堂的引导策略,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二、从“改变顺序”中搜集学生的困惑点   

        反复细读第29篇文章《小小改变成为生本课堂》,从王博士改进版的教学中明白表面上改变的只是教学顺序,实际上让我们从真实的课堂过程中看到了“以生为本”的新课堂。回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这几年我都是循规蹈矩,虽有用预习本,但是预习本学生的疑惑都是“走过场”,没有细致将学生的疑惑整理成数据,用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都是引导学生理解自己预设的所谓学生不懂得的问题进行互动讲解。如果有条件,在语文课堂上做好课前预习中问题的收集,并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归类分析,这样形成数据后,课堂上直奔学生的困惑点,展开小组合作讨论,将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抛出来,在交流中比较、修正与拓展,这样是不是能更好地促进教学,也会节省很多“花式”且意义不大的环节呢?

        将近半个月的学习,发现自己的课堂离“学生中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发现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全面。而通过这次共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让我深切体会到数字化的课堂可以让教师在学生的视界中重新认识自己,能更好地打造以生为本的课堂,以学促教,教学相长。教学成长路漫漫,吾将不断前行,不忘初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相长,师生共进——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