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第五章:经典台词遗珠,英达英壮访谈录

第五章 经典台词遗珠

P205-226 前面第二、第四章分集叙述时已经附了一些经典语录,这里又集中摘了几段,网搜很多,从略了,梁左三翻四抖一个雷,唉。

---------------------------------------

英达访谈录,P227-298:

说是采访了3个小时,看内容英达还是挺坦荡,有啥说啥, 前面关于《我家》的部分好些已经揉进前文了,第一部自己导的作品就是这个新颖形式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也是憋了几年。之前误打误撞客串了几个剧作配角,不满意,还是想作导演,主要参照学习的目标的是《Cosby Show》(考斯比秀),还带了录像回来。

开始杨立新的角色是南方的倒插门女婿,宋丹丹演大女儿“贾和平”,但是编剧这边找不到感觉,梁左进来就改了,京味喜剧嘛,儿媳和公公的身份也方便产生笑料。

姜文是英达发小,带了姜武、夏雨几个人过来,挺给力,肯定外景。当时夏雨天天跟着姜文。

朱旭当时拍《心香》,英若诚当时在拍《小活佛》。当时大陆六大男演员:姜文、葛优、陈道明、张丰毅、李雪健、王志文。

张国荣错过了,当时是宋丹丹去石家庄赶个穴,回不来,这场戏就没办法了。当时“英皇金融杯”歌手比赛,张是评委,在保利大厦,英达过去找他。片尾曲歌手戴娆是这个比赛冠军。

后80集94年4月27开拍的。剧组管故事梗概叫梁子,可能是梁左叫起来的,评书有跑梁子的说法,同一个意思。

三翻四抖,葛优的纪春生“伸手不见六指儿”,六指需要铺垫,抖出来的包袱才能响。复杂剧情,太绕脑子的叫“皮儿太厚”,不接地气,现场观众不会及时给反应。

张永强是英若诚待见的,英若诚在人艺宠着他和宋丹丹。

沈畅的南开大学是白送的,因为之前演的一部《女大学生之死》。

现场观众,女的多比男的多好,有文化和幽默感的好。

《中国餐馆》质量超过《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带了部分观众,梁左拍的《临时家庭》也带。

当时审查比现在宽松,还有,出品方的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理事长是王光英,东北投资方是长春恒达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一个“光英”,一个“恒达”,所以英达火了。

英达定义,加了笑声就是情景喜剧。戏剧的陌生化效果,间离效果,让观众明白这是假的。

英达托大,说宁财神、俞白眉、王少雄、邢育森,都是他培养出来的作家,比较看好宁财神。风格来说,《我家》还是相声痕迹多,没有无厘头。

一些新演员也算英达培养带起来的,譬如牛莉、杨青、郭涛、邓超、黄晓明;一些老演员的喜剧天赋,也算英达挖掘的,杨立新、韩影、文兴宇、王志文等。

主题曲深情而不搞笑,也是一种自信和反差。

蔡明当时是腕儿了,难得在我家中演配角,后来马大姐算过瘾了。

《红楼梦》厉害,人物深入人心,譬如贾宝玉和刘姥姥,重构了一些典型形象,譬如林黛玉对西施,贾母对佘太君。

陈寿《三国志》有拼凑痕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吴记和蜀记里就交代不一样,甚至人的死法。

---------------------------------------

英壮访谈录,P299-330:

最初四个人,英达宋丹丹英壮王朔,英达忽悠怂恿英壮做编剧,给的薪酬也高。一集五六千字,大作文一样,¥2000,相当于现在四五万,吃喝不尽了,是英达两倍,是演员的五倍。

喜剧首先还是要有戏剧冲突,故事才立得住。《健康老人》开始英壮写得是《戒烟记》,太平淡了,梁左指导批评了下,没矛盾主线,人物形象也不鲜明。

文兴宇文大牙在《爱你没商量》里和英达合作过,喜欢表演,但形象上受限,大呲牙好人演不了,演坏蛋有个头高形象太伟岸,最后只能当导演了。

杨大夫的塑造,说了说,不赘。

张永强的孟昭阳人物夹生,在前面英达访谈也谈到了,没办法,梁天形象塑造太好了。孟昭阳不是家里人硬往家里凑,不够生活自然。

英壮觉得《候车室的故事》比《我家》更有先进性,一些集的喜剧效果不错,《地下交通站》也有所突破。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爱·我家.第五章:经典台词遗珠,英达英壮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