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5】太忙的人不会成功。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li)。”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徐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熹认为是事事物物都有定理,这跟先生的说法相违背啊。”

       这是《大学》里的核心内容: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著名的“止定静安虑得”的由来。

       知止就是知道在哪里停止,止就是止于至善,在最佳的地方停下来。因为知有所止,所以止处生志,因志而定,志有定向。

       定,就是安稳;静,就是心不乱动;志有定向,心就不会乱动,就有了价值观主张和行事原则,于是就静下来。

       因为心不乱动,自然随处而安,就算外界如何变化,凡事都动摇不得。心静,天下静。所以说静而后能安。

       安,心安即是吾家。心安就不会焦虑,不会乱动作,减少废动作,所有的一切都为最终目的服务,就能思考详尽,所以说安而后能虑。

       因为凡事都能思考详尽,先胜后战,自然能最大化的利用好自己的资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按着计划部署一步步做就好,自然有所得。得,不一定是物质方面的收获,求仁得仁也行啊。

       止定静安虑得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一生做好一件事,日日不断,滴水穿石,成功是时间的现象。

       回到徐爱的问题,王阳明说:“在事事物物上追求至善,这是义理之外的应用。至善就是心之本体,只要我们擦亮自己的良知,做到惟精惟一即可。但是我们也不能离开事物去谈至善之理,还得回到事物本身。朱熹在注解‘止于至善’时说:‘能尽到天理之极致处,都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人欲私心的。’”这就说得很在理啊。

       至善是心之本体,不能在事物上探求和印证至善之理,但不能脱离事物。这样的说法有点像王东岳说的递弱代偿理论,至善之理是事物的代偿。

       徐爱继续问:“如果只在心里追求至善,对于天下的事理来说,难以穷尽啊。”

       王阳明说:“心就是理啊,世界上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心就是万事万物事理的发源地,我们与其花费大量的尽力穷尽万事万物之事理,还不如直接在心里探求,以一当十,一百,一千,一万,不计其数。按照王阳明的说法,心才是一切事理的源头,把源头的事理弄清楚了,自然就能穷尽万事万物之定理。

       王阳明认为朱熹的说法有局限性,但是也赞同他说的穷尽天理,需无人欲之私。这就是王阳明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两者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关系。

       心即理,理应万物。理就是至善之理,心止于至善,就不乱动作,不瞎忙活,一切活动都为最终目的服务,这样才能提高我们成事的概率。有一种说法是“太忙的人不会成功”,可能有些绝对,但是也说明了,志无定向的瞎忙活,碰机会,拉关系,找资源,忙了也没用,这也印证了那句话:自己不强大,找谁都没用。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5】太忙的人不会成功。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5】太忙的人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