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 再看我的急救演讲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大大小小、不同目的的演讲。大到可能是工作上一次正式的产品演示、会议上的发言,小到生活中一件事情的解释、说服别人。

小灶群里现在的新玩法“微分享”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的线上演讲。刚过去的这个周日我分享了“人人都能一学就会的急救”这个主题,现在我希望通过晨读里讲到的方法能将上次的内容进行更优质、更通俗易懂的改进。

下面利用晨读里的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改进,他们是三种事实、PUMA故事模式、图文并茂,目标是让读者更清晰的理解分享的目的和内容。

~1~ 

三种事实 - 内容里有你有我,摆好事实才能讲好道理。

(1)水桶1(我的想法):我想传播正确的急救知识、让大家明白急救是普通人可以操作的、同时希望鼓励大家学习利用起来。

(2)水桶2(我自己):我之前因为工作关系和现在所处的环境,一直有不间断地学习关于急救的知识。就在最近又参加了每两年一次的更新讲座,学到的急救知识都是最新最前沿的。

(3)水桶3(我的听众):他们都是热爱生活的大学生、创业者、职业人员、上有老下有小的宝妈们,都想让自己身边的人健健康康、让生活更美好。


~2~

PUMA故事模式 - 我的演讲可以定位为关于急救的解释说明,用PUMA故事模型撰写方案如下:

P:presentation 主题 - 人人都能学会、急救不难、很简单。

U:underlying 基本线索 - 一个需要实施急救的故事场景,在工作单位或者是在家里,去旅游,在郊外或者海外遇到事故现场该怎么办?

M:message 信息细节 - 具体的一些急救场景,例如中风、心脏病发的场景,又或者是骨折、脱臼、出血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况下,作为普通人可以采取什么应急措施。

A: achitecture 整体构架 - 通过细节使整个演讲有主题、有故事、有细节、有实操,最后达到人人都能掌握的结局。


~3~

图文并茂 - 有图有真相,讲出来的内容才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在上次分享过后的反省中,我认为如果在图片展示上再多下一些功夫的话,能够让分享更丰富和生动,从而让听者觉得既有趣又能学到知识,是一种享受。而我的分享并很遗憾并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仔细分析的话,在表达what场景时我有部分使用了肖像图,比如老年人爱出现的中风、心脏病的情况;不过并没有展示how much图表,(可能在我的分享中数据出现的并不多,两处出现数据的地方都有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所以我认为还是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在说明CPR操作的时候,如果能展示按压的where位置图,将会极大提高听众的动手实操的效果,我认为这是不足之处。

不过这些都是建立在现成的照片上的使用,而非绘图方式。其实绘图的确有蛮多优势,像是有“暖”度,有种很用心的感觉。另外据说所有事物都能有5种形状组成,简单易学,不过像我这样的手残星人还是有种望洋兴叹的感觉。但是如果花一些时间花一些心思也不是没有可能。

总之,演讲也有规律可循,只要用心就能有突破的地方,想想也是蛮鼓舞人心的一件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读感悟 再看我的急救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