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室友万小乐各捧着一碗面蹲在电视机前的茶几上,开着电视,放的是舒淇的《剩者为王》。我们的面吃到尾声,恰好播放的是金士杰说的那段经典台词,也是全剧最催人泪下的一段,我把台词码在下面:
我希望她幸福,真真正正的幸福,能够结一场没有遗憾的婚姻,我可以把她的手无怨无悔的放在另外一个男人的手里,才不致于我后悔,我当初怎么就这么把她送走了……
她不应该为父母结婚,她不应该到外面听到什么风言风语,听多了就想结婚,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的结婚,昂首挺胸的,特别硬气的,憧憬的,好像赢了一样。
有一天带着男方出现在我面前,指着他跟我说“爸,我找到了,就这个人我非他不嫁。”
我觉着我都能想象的出那一幕,她比着胜利的手势,让我跟她妈妈看,那表情多骄傲啊!你看我都真真切切的想到了,那我有什么理由不真真切切的等她实现。
那天什么时候到来,我不知道,但我会和她站在一起,因为我是她的父亲,她在我这里,只能幸福,别的不行。
我看过这个情节好多次,再次面对金士杰老师那张有点儿脱皮的嘴唇说出来这段话,还是忍不住沉默几秒。
万小乐是第一次看到,刚扒拉完碗里的最后一根面条,口齿不清地说:“这样的父亲真好!”我转头看她,眼眶有点儿湿润。
会看这部电影的主要受众肯定是年轻人或者中年人,无论他们有没有婚姻或情感方面的压力。由此而言,被这一段话感动到的其实不是父母,准确地说,并不是那些大龄单身男女的各路亲人,倒是他们自己。
而这样的一段话没有由舒淇这个主角说出来,其实舒淇在剧中一直表现出如此倾向,就像单身男女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为了理想而与以父母为首的“反派力量”做着斗争,那么金士杰以父亲的角色说出那句话:我希望你幸福,于是愿意站在你这边,去理解你,支持你,相信你!多难得的共鸣,多必要的心理依赖。
把情况想得无比乐观,哪怕十对父母中有一个是金士杰这样开明的父亲,那么还有九分之一的孩子所遇到的情况比较残酷。
我不怀疑每对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有差异,我同样不怀疑有些父母根本不爱孩子,或者说孩子的本身存在远小于父母对某种东西的追求,比如有些孩子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有些是个人的面子工程,有些是复社会不公的武器,有些是挣取同情心的幌子……
作为一个孩子,面对这样近乎不能改变的现状,内心多少会有阴影甚至小变态,总是需要找很多假大空的理由来为本可以避免的在自身发生的悲剧开脱,毕竟父母不容易。
看过一个科学研究,孩子天生可分为安全性,回避型,焦虑型三种依恋模式,哪怕仅根据字面上的意思,我们可以判断后两者自然没那么理想,统称为“不安全型依恋模式”。依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找一个安全型依恋模式的恋人。具体的解说,感兴趣的可以翻看一下相关书籍。
依恋模式是天生的,但后天持续不断的影响也可能会改变依恋模式的类型。遗憾的是,在家长们孜孜不倦的“身体力行”之下,由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孩子变成安全型的孩子比由安全型变为不安全型的孩子要少得多。
在我看来,这可以换成另一句话,孩子多是天使,经过父母教育了十几甚至几十年,很多天使变成了恶魔。
自然,没有天使和恶魔这样绝对,只是多少乖巧懂事的孩子被父母教育成了伤痕累累的成年人——绝大多数把伤痛埋在心里,靠更长的时间去进行自我消化。更可怕的是,父母的荼毒从不间断,一直在延续。
不过人无完人,即便是当孩子的后来成为了父母,也避免不了自己的孩子人生路上磕磕绊绊,而自己无能为力或者没有意识到。可是,做父母的,我想正如梁实秋先生所说,应该对孩子抱有一种歉意。
即便没虔诚到这种地步,当父母的也应该谨记一个道理:孩子,无论你的人生怎么过,我对你最大的善意是,即使没法保护你,至少我不会主动且刻意去伤害你。
那天和几个同事一起回家,一个问我元旦要不要回家,我说不回。另一个笑说,我是被父母放养长大的——如果仅是放养,那我肯定特别幸运。我打趣回去:“其实我应该要回去看看,我得提醒一下他们啊。免得时间太久,他们不记得还有一个女儿的存在了。”这听上去就是调侃父母的玩笑话,他们都乐了,觉得我父母很逗。
我笑过之后也不敢往深处想,甚至有点儿抬高了自己,毕竟家里的那一对老夫老妻可没有在什么日子对我发出过团聚的邀请。
所以看过了金士杰那段感人肺腑的话,我不会联想到:如果我爹也这样想,那该多好啊!我甚至不会想:如果我爹是这个人该多好啊!
而是下意识地告诫自己:一点儿也没错,我也是这样深爱着自己,我就要按照我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比如找一个让我硬气的男票,让我为他和为我自己感到骄傲。我在我这里除了幸福,别的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