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继续精进(1)

这周开始看读书营的第二本书,采铜写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为什么选择这本书,其实是刚好kindle里面有这本书(《影响力》和《非暴力沟通》都没有),那就直接拿起就看。老规则,一周用六天来看这本书,每天写一篇感悟,最后一天来写总书评(如果有时间)。

阅读笔记一:

今天看到了15%,也就是到了第一章“时间之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称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内容是:如何看待过去和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时间视角,时间之尺,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时间的快与慢,时间心流。

记录点
  • 对待时间要像孩子一样郑重。在我们一边说着无聊一边说着时间不够用的时候,我们往往是犯浪费时间和时间使用低效的毛病。我们该怎么对待时间,作者引述了梁漱溟老先生(就是留下“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问题的学者)的回答:郑重。我更喜欢引用《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的名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像孩子一样,对待一切想学的东西都十分认真,十分严肃,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保持对待时间的纯真,不虚度,不急切。

  • 五种时间视角。书中提到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的“时间视角”概念,包括:积极过去视角、消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宿命论视角、未来视角。五种时间视角,有好有坏,偏一则有害,按需使用。但享乐主义视角、宿命论视角和消极过去视角,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过于消极的人生是没有益处。未来视角用在工作上,能够提高个人效率;积极过去视角用在天伦之乐,也是极为融洽。

  • 立足现在来审视过去和预测未来。与“时间视角”不同的,还有一种“延伸的当下感”的理论。从当下的角度可以去审视过去,也可以展望预测未来,这也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方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书中还有十条建议,值得思考。

  • 5年设想。之前听《老路用得上的商学院》时,老路在一期在线访谈里就说到这个方法论:如果你要实现一个目标,以5年为期限,从目标往前倒推回来,现在需要做什么。我们总是高估了一年可以做到的事情,低估了5-10年能做到的事情。应用这个方法,我帮助了朋友构筑了新的职业规划,如果要升职为主管经理,KOL,或媒体大V,需要具有什么能力,以半年去学习这个能力,再用三年去运用这个能力,再用一年半去为那个岗位准备其它软硬件条件。

  • 远期未来近期未来的策略
    远期规划要考虑的是未来的价值和意义,近期规划要考虑的是可行性。在这两种未来视角之间,容易陷入一种思维陷阱:只做容易做的容易获得表扬的事情。因为我们会误以为获得表演的事情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其实两者是不等的。另一个思维陷阱就是,拖延症,做什么都想拖,将事情的难度想得太低,意义想得太小。针对这些情况,作者给出的策略是,SMART原则去规划远期未来,主动增加近期未来的难度。

  • 把时间花在美好的事物上
    作者把时间花费的事件,按收益率和半衰期来划分为四个象限:低收益长半衰期事件,高收益短半衰期事件,低收益短半衰期事件,高收益长半衰期事件。忠告只有一个,就是“少做短半衰期事件”。什么是短半衰期事件,如打游戏,无脑看书等。

  • 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陷入了焦虑的状态,无论工作,还是娱乐,我都追求以更快更完美的方式去完成,连同与朋友交流都在赶时间一样,当结果顺利时问题不大,但不顺利时往往会迁怒于他人。看了该书的第一节“时间”后,我有些了解问题的症结,在于我所有时间的速度都是一样的,但理想的速度应该是“工作要快生活要慢”,按事件应有的速度去进行,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合理切换,这样才不会累坏自己坑了别人。

  • 心流
    心流这个词越来越为大家所熟知,是我们全情投入到一件事情中的状态。当处于心流状态时,人对时间的使用质量和效率是最高的,因此,拥有一项业余爱好,让闲暇的时间在心流中度过,是高效使用时间的一个技巧。

PS:部分内容的解读是按照个人的理解,可能会不完全正确,欢迎指点。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进》,继续精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