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像章鱼哥一样露出几颗小白牙。纸片一样的扁平的身材和脑袋摇摇晃晃,吊着遮不住脚踝的校服裤子。风就在我们之间吹过。你的手悬在我的头上,尴尬的笑笑然后挥到自己的胸前。貌似严肃的思考打量;“怎么感觉你又矮了?”你总会得出这样没头没脑的结论。
“谁让你长这么快,我允许了吗?”
是啊,我允许了吗?反正我们早也不是同桌了。
这是一年前的对话。距离我们分开三年。
“喂,我觉得你挺聪明的。初中那会,你忘了?数学题你都能想出好多种解法呢”
“是吗?可是我怎么不记得你以前夸过我啊”
“同桌,我的意思是你挺厉害的,以后一定要考进我们班啊。其实她们也比你强不了多少…”
早上七点钟的太阳挤进还有些昏暗的楼梯口。我顶着乱蓬蓬的,鸡窝一样的短发,拖着半个月都没洗过的冬季校服,苍白的脸闪现在晨光中。回头看你,你的两只手提满了面包之类的食品。估计是好几个同学的早餐。慢慢的跟在我的后面,从小卖店拥挤的门口的偶遇,一直到这里。没有什么声响。
“好汉不提当年勇,谦虚,谦虚。再说本来我就聪明。”我有过那么几秒钟的犹豫,然后咧开嘴笑了。那些诸如“我不行,我考不好,我进不去小班”的话,在你面前就是说不出口。
如果是现在的我,回头的下一秒一定会忍不住问你;“你说,我可爱吗?”
然而并不是,那只是高一的我,身体里拖沓着和你紧紧重叠的初中三年的影子。那个以平凡和普通作为基本常态的我。那个真的挺单纯的我。
单纯的靠近你,单纯的在你中午睡觉的时候伸出手去碰你的眼睫毛,单纯的在和你说话的时候带着撒娇的口气,单纯的和你大喊大叫大笑,单纯的在你的面前流泪,说不开心了,单纯的在你故意把胳膊伸到我前面的桌子上侵占我的地盘的时候,装作委屈的样子不理你,单纯的在咱俩讨论题的时候,我一激动就拍你的背,单纯的在和你冷战的时候生闷气,然后一和好就春光满面,单纯的把你当做依靠,单纯的在老师决定给你换同桌的时候,鼓起勇气抗议。我还不想和你分开……
然而,在收到你写在初中毕业同学录上一堆中英文,现代文古文胡乱夹杂,却不知所云的那一段话的时候。我还是有点舍不得。
虽然,某人真的可以放得很开。
你就这样跟着我,只有我们两个人寂静的楼梯。在四楼的拐角。我向你说了“拜拜”。然后转身。似乎只过去了一秒,等我再次回头,发现你早已经一条大长腿恨不得迈三个台阶似的飞奔到五楼了。可真的潇洒,也真是轻快。
潇洒?我呸~
只是,没有我的时候,你的速度确实可以很快。
不知道你是走了什么运?初中的时候明明是没我学习好的啊。中考虽然也不行,可是就因为一次大考发挥超常被插班到了重点班。真是命啊~那个时候,我总会嘲笑你。
我最终还是在八班安安稳稳的呆了高中三年。然后平平常常的以全校大概二百多名的普通班学生的普通成绩结束了我起起伏伏又波澜不惊的高中生涯。
200多名?我呸~
老子从小到大没考过这么差。也许,那些偶尔30,50的成绩只是一个梦幻的泡影。从来没有存在过。没有什么比那个不上不下的三位数的高考分再真了。
然而,哈哈哈。你比我还差。我真开心,开心,开心。。
可是为什么你的轻快,不是真的?为什么?
我从来都不是主角。你也不是。可是你一直都是我青春的主角。
我们断断续续,坐同桌的日子好像才不到两年。然而,你知道吗?我偷偷的算过,咱们初一六班,初二六班,初三六班。总之就是咱班,就没有比咱们俩坐同桌坐的还要长的!
这是你的荣幸,知不知道。
“你和耿耿其实有几分相似,都是那种小巧可爱型的,但是性格却是迥然不同……”
“你啊,再开朗点就好了”
不一样就不一样,还不同,还迥然不同?
谁允许你说话这么拽的?
你,一直都觉得迥然不同吗?也许是吧,这才是真正的我。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变成,最好的我。
你别动,给我等着。
注;《最好的我们》快要结局了,然而我还是没有追剧。
这是我看的八月长安的第一本小说。在告别那一段青春的时候,又在对未来的相遇毫无打算和准备的时候。我遇见了她和它。
然后我开始明白了她为什么喜欢写学霸的故事。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个学霸。一个同样在我十七岁的时候,在看《清华北大不是梦》看得热血沸腾的时候,听到的最最神圣的名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八月长安就毕业在那里。
我无法很好的描绘出我对这部小说的印象。当然她写得非常好,很细腻,很真挚,很用心。恩,这很难得。但是我仍然很尴尬。
说实话,真的很讨厌这样的尴尬。因为我向往那样的纯粹和简单。
向往那种到最后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命中注定的样子。向往着那些戏剧性的悲欢离合。那些细小和琐碎中蕴含的温馨和热闹的力量,以及坚持和等待结出的珍贵的花朵……很纯洁,也很美好。
最重要的是,很精致很壮丽,当化作文字流淌在纸上,化作片片旧帧的画面闪现在屏幕上,都会觉得这些就是为文艺而生。只有这些才能够躺在纸面上。必须要有文字和画面与之相配才算对得起。
我觉得我更多的是受了某些艺术的感动。
而这样的艺术,是靠着一点一滴的生活加工升华出来的。
《女生日记》《男生日记》《那个骑轮箱来的蜜儿》《神秘的女老师》《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甚至是才看过两年的《青铜葵花》还是我心中的水晶。那些被叫做儿童文学的东西,在我青春的时候深深扎根。那个时候我毫不怀疑。
而我遇到《最好的我们》的时间太晚了,或者是太早了。
所以它只能属于别人了。属于那些坚强可爱,有力量的,我希望成为的,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