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里,愁外

     

愁里,愁外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字,传承了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的记载,思想的传达,生活经历的交流,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心灵的沟通都离不开文字。

    文字是人们情绪情感表达的出口,一直觉得古人对文字的应用更胜过我们,高度凝练,寥寥数语,情感的表达已淋漓尽致。

      李清照可谓是文字应用的大家,她那些愁以及愁外的文字,虽历经千百年,我们读来仍是感慨万千。

   李清照出生于宋朝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身,让李清照自幼就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让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她不仅仅拘泥于小儿女的情怀,而且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优渥的生活使她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少年,“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是她的日常。“和羞走”三字,少女的动作和内心活动跃然纸上。“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把少女怕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愁里,愁外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与丈夫赵明诚是文学知己,赌书泼茶,情投意合。“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这是新婚后的甜蜜,对丈夫的撒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另是一种甜蜜的偷偷地咀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丈夫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一首相思诗。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金人攻下都城汴京,掠走了徽、钦二帝,朝廷南迁,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

       南渡第二年,发生了一件国耻又蒙家羞的事,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建康知府的赵明诚缒城逃走,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这个柔弱女子,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大节大义,很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丈夫被撤职后二人继续沿长江而上流亡,当行至乌江镇时,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第二年丈夫因病而亡,李清照一孤寡妇人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身心颠沛流离,此时家已不家,国已不国。

        在李清照流亡到了金华时,国运维艰,愁压心头。友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无心出游,长叹一声写下了“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在流亡途中行无定所,国家支离破碎,到处物是人非,这愁就是一条船也载不动啊。李清照这时的愁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家愁、情愁,现在国已破,家已亡,就是真有旧愁,想觅也难寻了。

愁里,愁外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愁里,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