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文章很火,和知识付费有关:
它说,知识付费,买的是 “知道”,却不是 “掌握”;
它说,知识付费,大部分是忽悠,只是在贩卖碎片化的知识;
它说,引领知识付费的那些大牛,其实是个打着卖知识的幌子,实则在卖焦虑感的奸商。
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知识太多,时间太快,我们太赶,而焦虑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
不可否认,它道出了部分真相,但是因为焦虑而全盘否定知识付费的必要性,甚至把自身存在的问题归咎于它,这种逻辑,却更像是在耍流氓。
知识付费,是对知识的尊重,彰显的是一种商业精神。
所谓商业精神,就是 “冒险,务实,开放,创新” 的处世精神。在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哥伦布就凭借着商业精神发现了新大陆。
而我眼里的知识付费,从来不是一事无成的挡箭牌,而是自我成长的助推器。
便宜的背后,是深坑
有一次跟朋友吃饭,他说自己非常忙。一早要送小孩上学,下班之后还得挤公交,回家买菜做饭,等吃完饭忙活完,已经到晚上 9 点了。
即使不在 996 的公司上班,每天也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问他,为啥不直接打个的回家呢?省时又省力,一天也就是花三四十块钱,一个月也就多花六七百块,节省了你半个多小时,何乐而不为?
他恍然大悟,以前只顾着省眼前这点钱,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背后悄悄溜走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曾以为的理所当然,实则愚蠢至极,而在知识上,其实也一样。
我曾经就有过为了省下买书的钱,到处在网上搜索各种电子书的经历。折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免费的文档,下载之后却发现内容残缺不全,而且还不方便即时阅读。
我过去为了捡个便宜,非得等到各大电商打折的时候才去买书。结果真到了那一天,却已经忘了自己本该要读什么,更遗憾的是,我所期望的努力从来就没有开始过。
所有便宜的背后都是深坑。而知识上的付费,却往往能够有效避开那些隐形的大坑。
有个朋友,特别喜欢在苹果手机商店买各种 app,而且也乐于向我们推荐他觉得不错的应用程序。
大家对于他这种肆无忌惮花钱买软件的行为,觉得很没必要,甚至嗤之以鼻,而我,也曾经是笑话他的一员。
可当我明白注意力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之后,才发现,他这种知识付费,不仅提高了做事效率,而且避免了注意力的丢失。
当我们通过付费而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我们就能够将节省的心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专注于学习有用的知识,阅读更加优质的内容,打磨更深层次的认知,等等。
知识不付费,就是一种穷人思维,贪图眼前的便宜,却吃着长远的亏。我们自以为的小聪明,往往却是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所谓大智若愚,就是懂得从表象看到本质,做出的事情看似吃亏,实则是最值当的选择。
靠谱的知识付费,才是首选
既然要避开深坑,那知识付费就是我们的选择之一。
在如今风行的知识付费中,除了大牛们的内容专栏,还有各种知识网红的音频节目,而之后的收费社群,小密圈,分答,在行,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这琳琅满目的知识付费,看得人眼花缭乱,而焦虑往往在其中扮演着 “求知心切” 的催化剂。
之前有人发过一篇文章,大概内容就是 “我可以月入五万,其实你也可以,加入我的付费社群,你就能够实现财富的积累甚至自由”。
总还是有些明白人:
“看完了,觉得白费了阅读时间,看到上面说学两天就能把财务报表吃透,突然觉得我的经理们大概是吃饱了撑着才会继续留在四大事务所里,每天过着苦哈哈的日子......”
“我有一个错觉,我们公司上百个合伙人大概都是傻的吧,还不如去开个收费社群教人看财务报表呢!”
“两天的课程?这确定不是收智商税?”
“他根本没有说明白他是怎样月入 5 万的,更没有说清楚月入 5 万和他在社群里承诺的知识付费有什么关系…...”
这样的知识付费,推敲起来,逻辑混乱,不过是给我们打了一针鸡血 —— “姜太公钓鱼 —— 愿者上钩。”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会有从天而降的大饼,一步登天的跃进往往是吹出来的泡沫,一戳就破。
靠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影响力,而靠谱的知识付费,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那什么样的知识付费是靠谱的呢?
发起知识付费的人,得是个靠谱的人
所谓靠谱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不要看 TA 怎么说,要看 TA 怎么做,更要了解 TA 因为拥有了哪些知识,TA 具体做到了什么,达成了什么目标。
靠谱的人往往有担当,做事情有始有终,而 TA 推出的知识付费,往往也自带靠谱的属性。
这类知识付费,要能真正满足我们某方面的学习需求
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才能知道我们要学习什么,从而之后的选择才会是靠谱的。
明确了目标,在选择上就限定了一定的范围,找到那些能让我们达成目标的知识付费,才会让我们最终学有所成。
靠谱的知识付费,核心本质是知识的价值
社会节奏越快,人往往就越容易急功近利。而靠谱的知识付费,从来都不会利用焦虑感来大做文章,而是不卑不亢地展示自身价值,童叟无欺。
它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促进个人的成长,而不是承诺你能一夜暴富。那些承诺 “四个月赚到一百万”、“一年内实现财务自由” 的付费学习,才是真正的大忽悠。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一系列的知识付费产品,都是自由市场之下的商品交易,有人卖就会有人买,无可厚非。
选择了靠谱的知识付费,就是找到了自我迭代的新大陆。而对待知识付费,我们要做的是主动选择,而不是随波逐流。
别把知识付费当成失败的借口
知识付费之后,我们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我在 6 月份上了一个写作课,刚开始的目的很明确,只是与爱好写作的人建立连接,对于课程内容并没有太多的重视。
随着课程的渐渐深入,身边有些朋友说,没学到什么,写作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然后就开始对于付费写作课颇有微词。
那个时候,我也是其中吐槽的一份子。
直到有一天,我在写作的时候,忽然想到了写作课上提及的一些写作套路,然后就决定按照那个逻辑框架来写文章。
结果文章出来之后,收到了很多正面的反馈。
我们都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买了几个课程,订阅了几个专栏,学习了几句英语,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精进到高手的境界,结果却是被现实 “啪啪啪” 打脸。
很多牛人的内容付费产品,从来都没有定位成一个拯救者,而只是标榜为助人成长的工具。知识付费,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知识输送的渠道,但并不保证我们付费了就能够拥有导师那般的认知高度和成功。`
难道我们自己学不好,还要怪别人不应该出来卖吗?
学了感觉没用,甚至更加焦虑,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太懒,不愿意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人生没有捷径,而学习知识,不仅仅是学,还要学以致用。
另一方面,是我们大多数时候注重的是 “学”,却忽视了 “习”。知识,不是学了之后就自动内化的,而是需要反复琢磨,反复咀嚼,反复运用,才能形成我们大脑的一套意识自动化程序,而这就是所谓的 “学而时习之”。
就像开车的老司机,根本不用多想,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怎样打方向盘。
一直以来我都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从每天的清晨反思日记,到从阅读中的分享输出。有输入,就必须有输出,而且还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到一种平衡。
这种平衡,其实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因为输入得多了,输出也自然增多,以达到平衡,而输出多了,又需要大量的输入来调节这个平衡态。
只有不断维持知识学习和运用的这种平衡态,我们才能真正从 “知道知识” 过渡到 “掌握知识”,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那些知识付费的缔造者,他们让我们重新重视了知识,让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创造财富” 这样的观念重新被纳入到日常的生活中。
而知识付费,就是对知识,对人才最大的尊重。知识付费,重要的不是付费,而是付费之后的 “学以致用”,其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一个好的学习者,明白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而学,也很清楚自己该怎样去学。TA 的学习,不依赖于学习的平台或者形式,也从不将自己的失败推卸到别人身上
这是个最坏的时代,信息的爆炸让我们迷茫而焦虑;这也是个最好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付费获得有用的知识,不断进步。
如果你心存抱怨,还没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那是因为你只用眼睛向外看,却没有用心向内看。
凡事用心,着眼于自身,我们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