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indow.onerror
indow.onerror = function(message, source, lineno, colno, error) { ... }
onerror
有五个入参:
参数 | 解释 |
---|---|
msg | 错误信息 |
url | 错误所在文件 |
line | 错误所在代码行,整型 |
colno | 错误所在代码列,整型 |
erro | 错误Error对象 |
只需要把这些信息回传到server端即可,再配合sourcemap的话我们就可以知道是源码中的哪一行出错了,从而实现完美的错误实时监控系统了。然而要完美还是需要做很多工作的。
1. 基本特性
以下三种方式可以引发onerror
:
- 运行时错误,例如无效的对象引用或安全限制
- 下载错误,如图片
- 在IE9中,获取多媒体数据失败也会引发
可以通过设置
returnValue=true
,或直接return true
来阻止浏览器显示错误信息。但不会阻止script debuggers
弹出的调试框。只有运行错误才会触发
onerror
,语法错误不会触发。
// a.js window.onerror = function (message, url, line, column, error) { console.log('log---onerror::::',message, url, line, column, error); }
// b.js throw new Error('this is the error happened in b.js');
我们可以看到下图的结果,
onerror
函数拿到的信息是Script error, a 0 null,啥卵用都没有,你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错误,哪个文件发生的错误。这是浏览器所做的安全限制措施,当加载自不同域(协议、域名、端口三者任一不同)的脚本中发生语法(?)错误时,为避免信息泄露,语法错误的细节将不会报告,而代之简单的"Script error."。
但是我们确实是需要知道发生错误的具体信息啊,不然监控就没有意义了。既然又是类同源限制的问题,那肯定是可以通过 CORS来解决了。实验二
我们给b.js加上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的response header
,后面我们会发现还是没啥变化。
实验三
我们继续给b.js加上
crossorigin
属性,发现可以了,想要的信息都收集到了
结论:如果想通过onerror
函数收集不同域的js错误,我们需要做两件事:
- 相关的js文件上加上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的response header
- 引用相关的js文件时加上
crossorigin
属性注意: 以上两步缺一不可。实验二告诉我们,如果只是加上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的话,错误还是无法捕获。如果只加上crossorigin
属性,浏览器会报无法加载的错误,如下图:
可是。。。
如果你使用sentry
的raven.js
的话,你会发现你什么都不用做,他依然可以帮你捕获到一些错误的非常具体信息,确实是有点神奇啊,具体怎么做的?关键就是raven
源码中的install方法中调用的_instrumentTryCatch
函数起了作用,他通过tryCatch
的方式wrap
了一些关键函数,使得这些函数里的报错能够捕获,_instrumentTryCatch
的具体实现原理我们后面再说install: function() { var self = this; if (self.isSetup() && !self._isRavenInstalled) { TraceKit.report.subscribe(function () { self._handleOnErrorStackInfo.apply(self, arguments); }); if (self._globalOptions.instrument && self._globalOptions.instrument.tryCatch) { self._instrumentTryCatch();// 通过tryCatch来wrap关键函数,从而获得error的具体信息 } if (self._globalOptions.autoBreadcrumbs) self._instrumentBreadcrumbs(); // Install all of the plugins self._drainPlugins(); self._isRavenInstalled = true; } Error.stackTraceLimit = self._globalOptions.stackTraceLimit; return this; },
其实如果你真的什么都不做,
raven
也只是能捕获一些异步错误,同步错误还是无法捕获,所以你即使使用了sentry
等第三方的错误收集库,你还是需要加上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和crossorigin
属性
二、Performance
The Performance interface provides access to performance-related information for the current page. It's part of the High Resolution Time API, but is enhanced by the Performance Timeline API, the Navigation Timing API, the User Timing API, and the Resource Timing API.
Performace
接口允许访问当前页面性能相关的信息。它是High Resolution Time API
的一部分。但是它被Performance Timeline API
,the Navigation Timing API
,the User Timing API
, 和the Resource Timing API
扩展增强了。实际上Performance
的主要功能都是由这几个API提供的。单单看上面的内容,大家一定还是会感到疑惑,这
performace
究竟是个什么东西?ok,我们直接打开百度的网页,然后在控制台里输出Window.performance
(window.performace
返回的就是performance
对象)
Performance
对象里出现了4个属性。timing
timing
对象提供了各种与浏览器处理相关的时间数据。具体如下表
名称 作用(这里所有时间戳都代表UNIX毫秒时间戳) connectEnd
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建立时的时间戳,连接建立指的是所有握手和认证过程全部结束 connectStart
HTTP请求开始向服务器发送时的时间戳,如果是持久连接,则等同于 fetchStart
。domComplete
当前网页DOM结构生成时,也就是 Document.readyState
属性变为“complete
”,并且相应的readystatechange
事件触发时的时间戳。domContentLoadedEventEnd
当前网页 DOMContentLoaded
事件发生时,也就是DOM结构解析完毕、所有脚本运行完成时的时间戳。domContentLoadedEventStart
当前网页 DOMContentLoaded
事件发生时,也就是DOM结构解析完毕、所有脚本开始运行时的时间戳。domInteractive
当前网页DOM结构结束解析、开始加载内嵌资源时,也就是 Document.readyState
属性变为“interactive
”、并且相应的readystatechange
事件触发时的时间戳。domLoading
当前网页DOM结构开始解析时,也就是 Document.readyState
属性变为“loading
”、并且相应的readystatechange
事件触发时的时间戳。domainLookupEnd
域名查询结束时的时间戳。如果使用持久连接,或者从本地缓存获取信息的,等同于 fetchStart
domainLookupStart
域名查询开始时的时间戳。如果使用持久连接,或者从本地缓存获取信息的,等同于 fetchStart
fetchStart
浏览器准备通过HTTP请求去获取页面的时间戳。在检查应用缓存之前发生。 loadEventEnd
当前网页 load
事件的回调函数结束时的时间戳。如果该事件还没有发生,返回0。loadEventStart
当前网页 load
事件的回调函数开始时的时间戳。如果该事件还没有发生,返回0。navigationStart
当前浏览器窗口的前一个网页关闭,发生 unload
事件时的时间戳。如果没有前一个网页,就等于fetchStart
redirectEnd
最后一次重定向完成,也就是Http响应的最后一个字节返回时的时间戳。如果没有重定向,或者上次重定向不是同源的。则为0 redirectStart
第一次重定向开始时的时间戳,如果没有重定向,或者上次重定向不是同源的。则为0 requestStart
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HTTP请求时(或开始读取本地缓存时)的时间戳。 responseEnd
浏览器从服务器收到(或从本地缓存读取)最后一个字节时(如果在此之前HTTP连接已经关闭,则返回关闭时)的时间戳 responseStart
浏览器从服务器收到(或从本地缓存读取)第一个字节时的时间戳。 secureConnectionStart
浏览器与服务器开始安全链接的握手时的时间戳。如果当前网页不要求安全连接,则返回0。 unloadEventEnd
如果前一个网页与当前网页属于同一个域下,则表示前一个网页的 unload
回调结束时的时间戳。如果没有前一个网页,或者之前的网页跳转不是属于同一个域内,则返回值为0。unloadEventStart
如果前一个网页与当前网页属于同一个域下,则表示前一个网页的 unload
事件发生时的时间戳。如果没有前一个网页,或者之前的网页跳转不是属于同一个域内,则返回值为0。了解上面
timing
提供的各种属性之后,我们可以计算出网页在加载时候某一部分消耗的具体时间,可以精确到千分之一毫秒。例如要计算出发送请求到接受完数据所消耗的时间。const timing = window.performance.timing const contactDuration = timing.responseEnd - timing.requestStart
navagation
PerformanceNavigation
接口呈现了如何导航到当前文档的信息。PerformanceNavigation
有两个属性,一个是type,表示如何导航到当前页面的,主要有4个值。
- type=0:表示当前页面是通过点击链接,书签和表单提交,或者脚本操作,或者在url中直接输入地址访问的。
- type=1: 表示当前页面是点击刷新或者调用
Location.reload()
方法访问的。- type=2: 表示当前页面是通过历史记录或者前进后退按钮访问的。
- type=255: 其他方式访问的
另外一个属性是redirectCount
,表示到达当前页面之前经过几次重定向。其他属性
performance.timeOrigin
表示performance
性能测试开始的时间。是一个高精度时间戳(千分之一毫秒)performance.onresourcetimingbufferfull
表示当浏览器资源时间性能缓冲区已满时会触发的回调函数。下面是mdn上关于这个属性的一个demo。这个demo的主要内容是当缓冲区内容满时,调用buffer_full
函数。function buffer_full(event) { console.log("WARNING: Resource Timing Buffer is FULL!"); performance.setResourceTimingBufferSize(200); } function init() { // Set a callback if the resource buffer becomes filled performance.onresourcetimingbufferfull = buffer_full; }
performance.memory
一个非标准属性,由chrome浏览器提供。这个属性提供了一个可以获取到基本内存使用情况的对象。Performance.mark
The mark() method creates a timestamp in the browser's performance entry buffer with the given name.
这段话可以分解出三个关键词。首先
timestamp
,这里的timestamp
指的是高精度时间戳(千分之一毫秒),其次是performance entry buffer
。performance entry buffer
指的是存储performance
实例对象的区域,初始值为空。最后就是given name
,表示生成的每一个timestamp
都有相应的名称。
所以这句话就可以理解成,在浏览器的performance entry buffer
中,根据名称生成高精度时间戳。也就是很多人说过的“打点”。Performance.measure
The measure() method creates a named timestamp in the browser's performance entry buffer between two specified marks (known as the start mark and end mark, respectively). The named timestamp is referred to as a measure.
这段定义和上面
mark
的定义有些类似,其最核心的不同点在于这句话。between two specified marks
。所以measur
是指定两个mark
点之间的时间戳。如果说mark
可以理解为"打点"的话,measure
就可以理解为"连线"。一个小例子
我们来看一个使用mark
和measure
的小demo,这个例子也是引用MDN,这里做一下简单讲解。// 标记一个开始点 performance.mark("mySetTimeout-start"); // 等待1000ms setTimeout(function() { // 标记一个结束点 performance.mark("mySetTimeout-end"); // 标记开始点和结束点之间的时间戳 performance.measure( "mySetTimeout", "mySetTimeout-start", "mySetTimeout-end" ); // 获取所有名称为mySetTimeout的measures var measures = performance.getEntriesByName("mySetTimeout"); var measure = measures[0]; console.log("setTimeout milliseconds:", measure.duration) // 清除标记 performance.clearMarks(); performance.clearMeasures(); }, 1000);
结果:
可以看到,高精度的时间戳是非常精准的。(我们知道由于执行队列的原因,setTimeout
不会在给定的1000ms之后就立即执行)
Performance API
提供了很多方便测试我们程序性能的接口。比如mark
和measure
。很多优秀的框架也用到了这个API进行测试,比如我最近在看的Vue框架。它里面就频繁用到了mark
和measure
来测试程序性能。所以想要开发高性能的web程序,了解Performace API
还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