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跨过3G上4G”的言论正鼓动着一部分人,但从中国的国情来看,3G仍是中国移动通信产业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诚然,目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这些大多是发展中的问题,不应成为中国发展3G产业的桎梏,因此发展3G乃大势所趋。
前不久,沃达丰在德国和葡萄牙正式推出用3G业务,欧洲已有许多国家实现了3G商用,即使在亚洲,日本及韩国的3G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此背景下,有关中国3G何时启动的问题再度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同时也因为中国3G产业拥有推动本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能量。在3G问题上,中国政府一直都保持着稳健务实的态度,从目前来看,这一态度应是比较理智的。综合各方面的条件来看,中国目前启动3G的确需要解决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大多普遍出现在任何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客观看待。
一、市场需求尚不足
1、经济发展水平不足
任何电信业务的推出,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与其国的经济、通信、社会等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关。换句话说,3G市场是否有需求,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从先后推出3G业务的国家看,大多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比如:亚洲的日本、韩国,欧洲的德国、葡萄牙等。中国的人均GDP虽然目前突破了1000美元的大关,但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无法跻身发达国家之列。从消费水平上分析,目前多数移动用户的平均月支出是200元,这对于大多数百姓还是比较奢侈的。在达到规模经营前,成本相对较高,一些新业务在推出时价格可能会较高,会限制相当一部分人的使用。
2、电信发展水平不足
从通信整体普及水平看,中国3G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普及水平低(欧洲发展3G时,移动普及率都在60%以上)。同时,我国移动数据业务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决定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话音和短信业务仍是主流。此外,对3G多样化需求的形成需要时间,如果在对3G的需求并不高时,过早推出3G业务,对运营商的发展将很不利。
3、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区域发展看,中国的电信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些发达地区可能对3G的需求是存在的,但中西部地区尚有2G和2.5G发展的空间和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中西部地区这种需求有多大,谁都无法说清楚。比如:有调查显示,3G的潜在用户的71.55%,年龄在18-35岁,从统计数字看,这部分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并不大。由此可见,3G发展的基础并不太好。如果在对市场脉搏不清的情况下推出业务,对各方面来说风险都是很大的。
4、用户认知度低
一项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成都和西安6省市现有移动用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愿意使用3G业务的比例为55.52%,这个数字一方面告诉我们,移动用户对3G的认知度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非移动用户了,说明目前的市场需求值得考虑和研究。
5、技能限制需求
有业界人士估计,未来3G业务最可能成气候的主要有以下几种,Music Shop,Mobile TV,移动电子钱包、M2M业务等,有人甚至列出了如下的公式:3G=电话+MP3+Mobile TV+电子钱包+移动宽带接入设备+GPS+…….如果用户要使用这些业务,肯定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能,甚至语言等其他技能,但就目前我们人口的成份分析,却存在很大的困难。
文盲率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2003年统计,我国目前成人文盲率8.72%,文盲绝对数仍高达8507万,其中约2000万为15至50岁的青壮年。90%的文盲在农村,半数的文盲在西部地区。西藏、青海、贵州、甘肃、云南、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等10个省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的15%,而文盲数却占全国的50%。也就是说,世界上不足10个文盲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全方位改善,中国百姓的平均寿命普遍得到了提高,中国早在1999年10月就已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之列。目前,60岁及其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26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0%。
如果把文盲及老龄人口数加在一起,有将近20%的人口使用3G业务将出现困难,这是一个2亿多的市场。有调查显示和证明,教育程度高的用户选择3G业务的可能性更大,目前,大专、大学以上学历用户移动用户的比例达到了68.36%。因此,较低的教育水平及老龄化现象,肯定会限制,甚至抑制对3G的需求。如何尽早启动和培育这一市场是运营商应考虑的问题,而如何在政策上将教育与3G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并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则是政府和管制部门应考虑的问题。
6、3G的成本与价格约束
根据3G在欧洲运营的经验,3G相对2G在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种成本优势使3G业务为用户提供更便宜的话费成为可能。调查显示,用户对3G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因此,低价可有效吸引用户。但如果话费定得过低,不能维持运营商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不能覆盖成本,对运营商将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确定资费的关键是要保证用户与运营商的利益能够达成一种平衡,而这并非易事。
用户除了对3G话费敏感外,对3G手机的价格也会比较敏感。在日本,为了吸引用户更换2G手机,3G手机的价格基本与2G持平或略高,但性能和使用功能上却比2G多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比较发现3G手机的性价比较之2G要高,放弃2G手机而转用3G手机就会自然和平滑得多。重要的是,3G手机的竞争性价格,需要在手机相关各个环节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包括人工、材料、销售等。
从区域发展看,中国从东到西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3G业务在不同区域推出的时间、价格等方面应有差异,否则很可能出现业务推出后使用量小的问题,这一方面可能会造成网络建成闲置,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还会延长运营商投入的回收期,变向地加大运营的成本。
业务资费的制定对3G业务的使用、普及和增长非常重要。如何确定3G业务的价格,既使企业盈利,同时也使百姓负担得起,关键取决于有关3G成本的测算准确与否。因此,在3G业务推出前,对不同3G技术的成本测算和比较应提前启动,因为这是最终确定3G业务价格的基础,政府、研究机构应尽早开展这一研究,为运营商未来的决策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撑。
众所周知,成本与规模密切相关,只有达到经济规模后成本才是有效的,因此确定3G合理的经济规模至关重要,但在市场需求、业务类型、产业政策等如此多因素的影响下,要想确定相对准确的经济规模难度将相当大。
根据有关研究机构预计,3G在中国投入运营5年左右,才会从成长期转入成熟期。届时,3G用户将达到1.98-2.26亿,占现有2G总用户数的40%左右。投入运营6年后,运营收入累计达到1万亿元,3G系统设备市场累计将达到4000亿元,3G终端市场累计将达到4000亿元。
因此,缩短达到经济规模的时间,将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而这其中却大有学问。
二、技术选择尚不明朗
1、三种技术前景不明朗
中国在3G上拥有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TD-SCDMA,它与另外两种技术的关系是什么?在中国3G未来发展中,如何确定TD-SCDMA的地位与作用还没有一种清晰的定位。由于三种技术的市场前景不明朗,为了稳妥起见,政府可能让不同的运营商采取不同的技术,以降低“押宝”一种技术可能产生的风险。
三种技术比较,WCDMA技术系统设备已较成熟,CDMA2000 1X技术已成熟商用。相比之下, TD-SCDMA由于提出较晚,且目前还在产业化阶段,产业链中一些环节的瓶颈还未解决,比如终端开放进度滞后于系统设备。
TD-SCDMA虽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产品设备成本低、覆盖范围相对大、可满足多样化需求、漫游能力强等优点,但从全球目前投入使用的技术看,TD-SCDMA还是空白。没有市场化的技术,目前尚还不具备实用价值和生产力。
从中国开展的实验看,中国3G技术是全球规模最大、涉及厂家最多、试验技术最多的试验。目前,参与WCDMA系统测试的12个,其中国内4家,其余都是外国系统,手机厂家6家,没有国内厂家。CDMA2000 1X测试系统9家,国内4家,手机3种全部是国外厂家。上述实验推动了中国3G的研发进程,且目前已有国内厂家宣传可以研制3G手机,但国内开发能力不足仍是较大的问题。
2、TD-SCDMA待完善
TD-SCDMA作为中国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3G产业化专项工作由三部委牵头,被列为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十五”产业规划项目、863项目计划,并在ITU推进和完善。同时,它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TD-SCDMA论坛”为运营商、制造商、研发机构及标准化组织搭建平台,推动TD-SCDMA的发展。2003年6月,技术论坛正式成为3GPP成员,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虽然TD-SCDMA产业联盟的建立,吸引了国内外运营商、制造商的加盟,也加快了研发步伐,但形成产业群体突破还需时间。但值得高兴的是,TD-SCDMA产业链的发展已走过标准创立、技术验证阶段,目前已进入产品开发阶段。
据业界估计,TD-SCDMA市场应用要到2004年下半年后,未来市场份额占30%,价值3000亿元人民币。但如果届时只有中国采用TD-SCDMA技术,如果其他国家都不采用,也会面临许多问题。因此,政府、运营商、制造商在选择和使用上都比较谨慎。
三、技术尚未成熟
从3G实验的情况看,3G的技术成熟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标准、产品、终端的成熟性不足
其中,标准比原计划推迟1-2年。在终端方面,要推出3G,用户对手机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当决策更换手机时。如果3G手机在成本和性能上、体积和重量、待机时间、处理能力、易操作性、无线上网、世界漫游等方面不能优于2G,恐怕用户很难选择,而目前这一问题尚未解决。手机的生产比业务的推出要有一个提前度,同时要有可供用户选择的品种和品类,否则3G业务投放市场后,可能会由于手机不能满足需要,制约业务的发展。在这方面已有前车之鉴。目前,中国还未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另外,3G手机的国产化问题也是推出3G业务需考虑的因素。在2G时代,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手机市场被国外制造商占据,中国由此丧失了数额可观的收入。虽然近两年国产手机发展迅速,且市场份额稳步增长,但错过了发展的最好时机。在3G上,中国肯定会更强调手机的本土化特征,吸收2G发展上的经验。但从目前手机的研发看,急需自主研发和本地设计制造的手机,而这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2、业务成熟度不足
移动数据业务在业务种类、运营模式、市场需求方面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目前,市场对移动业务的需求更多的还是在2G和2.5G上,小灵通的市场发展良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点。
3、软环境不成熟
3G业务需要有相关的产业环境作保证,比如:银行业务及在线商务等,由于中国目前3G业务使用的软环境还不成熟,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软环境的不成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业务的提供和对需求的刺激。
4、设备稳定性和成熟性延后
四、全局利益平衡的必然
从中国移动市场目前的竞争状况看,虽然联通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仍无法对中国移动构成实质性威胁,中国移动市场实际上仍处于寡头竞争的局面。2003年,中国移动已替代中国电信成为中国电信市场最大的运营商,市场主导地位明显。联通的GSM和CDMA市场发展也不逊色,尤其是CDMA发展更是火爆。所以,从移动运营商的角度看,与其让更多的新竞争者加入,不如维持现状来得好,他们会采用各种方法延缓3G的推出。
其他没有移动业务经营许可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由于固网业务受移动业务分流严重,对3G的渴望较为强烈。
从政府角度看,中国移动市场目前继续保持上升的势头,过早地引入尚不成熟的3G,可能会破坏现有的、好的发展态势而得不偿失。因此,政府在3G问题上非常慎重和小心。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3G在时间上的推后,是各方利益平衡的结果。
五、其他各种问题还未解决
1、政府方面
在3G发展上,政府仍面临一系列亟待问题:
(1)市场决策和运营商选择要监管,但又不能过多,如何把握尺度并非易事;
(2)中国加入WTO后,必须遵循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
(3)必须在不同标准的利益间找到平衡点;
(4)既要扶植民族化、国产化技术,同时又要兼固先进性;
(5)在许可证发放数量上,要找到规模经营和有效竞争的交点;
(6)法律约束和监管的协调。
目前,政府坚持的3G发展原则是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所采取的策略是积极、稳妥、科学、求实。通过对政府发展3G及采取的策略进行诠释,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发展3G只是时间问题,但试验是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对市场和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采取稳妥的方式推进,积极培育市场,同时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和市场实际。
2、运营商方面
从2G到3G,首先面临用户手机的升级转代,如何引导用户自觉更新手机很有学问。
2G到3G过渡期的互联互通如果不解决,会影响服务质量及用户的锁定。而新竞争者的进入,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何留住用户和发展用户,对运营商很重要。同时,3G引入后的漫游、网络覆盖、服务质量的保证也必须考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3G目前的确存在的各种问题,但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发展过程中解决。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发展3G也同样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欧洲、亚洲部分国家的成功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诚然,这些问题将使中国发展3G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如果我们不跨出第一步,先行启动市场,我们不仅将丧失发展机会,还将再度落后于人。3G是中国移动通信产业不可跨越的发展阶段,发展3G也决不可能没有困难,但困难决不能成为我们踟蹰不前的理由,中国发展3G除了应有清醒的头脑外,还需要更加坚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