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这一精神鸦片,你上瘾了吗?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短短五年的时间,微信已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8.06亿。

         微信的成功是无可替代、毋庸置疑的。但用了这么多年的微信,你有没有感觉到哪里不对劲:经常刷朋友圈,朋友没有增多;订阅了那么多公众号,自己仍没多少长进呢?

        我认为,微信这一社交软件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是技术的极大进步,却也存在分散注意力、消耗时间精力、过度依赖等弊端。有种说法认为微信就是新型精神鸦片,不仅仅指其内容的参差不齐、鱼龙混杂,还有人们对微信的依赖成瘾,与现实世界的隔绝。

        说个我自己的例子。某天上班自己因忘记带手机而一天与手机隔绝。晚上回到家,给手机充好电便迫不及待的打开微信开始翻看。这个平时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却让一天没用手机的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灵魂像被微信抽走了,失去了主心骨,失去了对自我的掌控,变得非常依赖它,像吸食了精神鸦片一般,每隔一些时间就忍不住要光顾它。

        我们下班回家后的时间、业余时间正在被微信蚕食着。本来你准备学习、读书、思考,却因忍不住看几眼微信而使时光逝去。本打算只看几眼、就花几分钟的时间,等我们真正放下手机,再看表才发现少则半小时多则一两个小时已从指缝间流过。即使你的掌控力较好,每次空闲只看十几分钟的微信,但若一天重复这个动作,每天也至少有一小时花在了翻看微信上。日积月累,对我们人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专注力,微信却是专注的杀手。工作时、聚会时、自习时,总控制不了隔段时间翻翻微信的手指,工作、聚会、自习质量会大大降低,打断思考进程、涣散注意力、难以真正进入状态。

        你也许会说,微信里有大量的新闻、资讯、知识,扩展了我的视野和见闻。可事实上,微信里的海量信息真假难辨,缺乏依据,甚至不少信息传递的三观会误人子弟、害人不浅。

        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对我们鉴别事情的真假至关重要。而大量阅读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的文章会降低我们的思考能力。为什么呢?古典在他的新书《跃迁》里将信息分为四个层次:

        一手信息是知识的源头,包括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等;

        二手信息则忠实转述一手信息,包括名校教科书、讲述底层逻辑的如《国富论》、《穷查理宝典》等书籍;

        三手信息则是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如畅销书等;

        四手信息是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大部分公众号、头条属于此类。

        学习知识尽量学习一手知识、接近知识的源头,而不是被情绪化和个人化的三四手知识,拉低我们的认知水平。

        微信的另一好处是扩大了交往半径,平日里不怎么见面的同学朋友通过微信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可是,朋友圈里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吗,还是你们之间的交集只是存在于朋友圈这个媒介里。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细数了微信的这么多弊端,我建议微信能少用就少用。因为综合以上分析,除非你是做和微信有关的工作,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微信对普通人弊大于利,我们的时间被碎片化,我们的精力被占据,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而时间、精力和注意力都是个体在社会竞争中至关重要的资源。所以,最后一个问题:微信这一精神鸦片,你上瘾了吗?

        #2522-王博-倾城你好#橙子学院码字岛第18篇作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信这一精神鸦片,你上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