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员为中心在评估中的正确打开方式 [沉淀-精进1000天] D358 (B2nd 18.6.30)

让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以学员为中心在评估中的正确打开方式 [沉淀-精进1000天] D358 (B2nd 18.6.30)_第1张图片
一般培训用的课程满意度评估表

这张图是不是特别熟悉!没错,这就是现在流行的学员填写给老师的评价图。

一个评估毁掉的一场场培训

我们都知道,现在号称培训都是以学员为中心的,可是这张由学员评估老师的一张表却让我们的课程效果大打折扣。

为什么?来看下这张对照表。

这是安迪曼提出的以学员为中心的图形,对照下以讲师为中心和以学员为中心的区别。可能i觉得好像也没什么差别,如果我们引入一个新的道具:逻辑层次----就能知道这巨大的差异,以及为什么会说这不当的评估毁掉了一场场的培训。


逻辑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愿景,身份,价值观,能力,行为,环境。如图所示,

逻辑层次和相关解读

用这个工具来反照下这两张表。

要知道,我们现在一直号称培训都是以学员为中心,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员在课后去使用、去落实,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不少的动力。

那么在右侧培训评估中,学员在填写的时候会逐步落到哪个思维层次呢?


我能够将每一个学习目标与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能力,愿景

我从课程教材中得到的挑战是适度的。----能力

......

最重要的是:这张表都是从学员自身出发,可以激发学员内心动力促进后面的练习。



再看看左边的以讲师为中心的评价,显然,全是环境层的。最大的是外归因,我学不会、学不好都是老师没讲好、老师的教材没做好、老师安排的休息没有休息好,培训教室不舒适啊。

显然,这一张表啊,就把讲师在课程当中引导出的小火苗一下子灭掉了。


改变从自身开始

显然,如果企业想要获得更好的效果,还是改掉这样的评估会比较好。合适的方式可以从柯氏四级评估中找答案。

对于讲师来说,想要等到改变这种评价显然是等于守株待兔。那我们要如何改变呢?

在设计课件和演绎时,有意将这种学员评估方式结合到课程中。比如,

1. 为了将学习目标与所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设计和演绎时将每段内容和学习目标有意的练习起来

2. 鼓励大家讲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地方记录下来。一定要写下来,而不是想想而已。在学员手册或者练习手册中必须刻意留下这些空白处

3. 留出足够的空间,给学员进行提问。

4.收集其他课堂上大家的疑问,直接提问学员的理解,来验证学员是否理解

5. 一次一个点,讲透一个点再进行下一个。为此,准备多个角度阐释,多个案例为一点


要想做到这些点,首先还是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调研,从而能更加有针对性的设计课件。



End

今天看到的内训师和职业讲师的区别阐释的很好。

内训师的要求是:授课内容为主,授课技巧次之,讲师风范排在最后。

职业讲师要求是:讲师风范最前,授课技巧次之,授课内容排在最后。而现在更加的趋势是讲师风范、授课技巧、授课内容并重,一个都不能少,而且再加上这么一个踩刹车的评估表,使得职业讲师越来越难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学员为中心在评估中的正确打开方式 [沉淀-精进1000天] D358 (B2nd 18.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