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阶层固化

话说当年初进京的时候,机缘巧合先后认识两个同龄人,其中一个是前文提过的一块贩煤的老乡,一举奠定我此生的财富基础以及更重要的、“投人”的核心投资理念;另一个嘛,北京人,姓梁,对我的影响是属于人生转折重量级的,可以说奠定了我的成长理念基础,其时我和老乡18岁,大梁20岁。

事情是这样的,认识他是通过一场台球,我那会儿正处于可以一杆清花式的最佳状态,就这么遇上同样巅峰的他,我两以差不多3-5分钟一盘的速度打了两个小时,酣畅淋漓,颇有些遇到对手惺惺相惜的感觉,随后去撸串,我正好是处于同龄人中不仅仅是有几个零花钱的阶段,心想得遇仗义朋友,在那个北京房价还是两千多的时代,吃了200多的烤串儿啤酒饮料,直到将近凌晨两点,回到附近他租住的一室一房的公寓,到头就睡,过了没多久就觉得他好像起来了,朦胧中听见他出去回来,直到快中午我睁眼的时候,入眼的一幕是他在那读着一本《反经》。起来后才开始打量半夜回来没来得及看的住房,很老式的那种蜗居,不大,卧室里全是书,客厅里散乱的堆着双节棍、篮球、护腕啥的体育装备。后来我退了50块一天的旅馆,住进了他的客厅,就此开始了我的成长理念奠定之路。

我没问过他是干什么的、为啥不上学,也没问过为啥不和父母一起住,颇有点仗义相交不问来路的意思,就是单纯的两个看对眼的朋友同居了,自此我坚决的花钱置办家里所需的东西、还有出去吃饭掏饭钱,他也表现的心安理得,我喜欢这种不矫情、投意气的人。关键的是我的生活被他影响变得很规律了,他每天5点起来跑步打球或是打拳两个小时,然后我们一起早餐,然后他就是读书,各种各样的书,涉及政治、军事、历史、金融、权谋、心理学,哦,还有《毛选》,午饭吃完小睡一会儿,然后接着读书,晚饭后会玩两个小时回家睡觉,就这么单调而规律,我自己也不由得调整到了一样的频率,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相识那天他愿意和我撸串到凌晨,这是对我多大的看重啊,从那以后我和人相交,标准就是这么一条,我愿意为他/她多大程度改变自己以及人家和我一起是多大程度的改变,这个是我受益一生的交友方法论。

和他一起常住了两个月,除了必要的出去安顿盗版DVD贩卖渠道,就和他一样像老年人一样早起早睡,吃饭读书打台球,就此有了规律生活的根基,后来09年差点作践死后,可以迅速大幅调整作息走上正轨,也是得益于此。但之所以说和他在一起的那段日子对我产生了人生转折性的影响,是因为我和他的一段对话。

有一天,我略带感慨和一点嘲讽的说:“你丫真是爱学习啊!”

他笑了笑:“这只是我正常的生活方式。”

坦白说,当时我是不理解这句话的,也就是最近几年才慢慢有了深刻的领悟,至少这一项上,我和他就差了十几年。

看我明显的愣住,他慢慢的说:“从我记事起,我的祖父祖母,还有父母就是这种生活方式,尽量10点睡,有时太忙会晚,但不管多晚,五点一定准时起,除了工作就是读书,所以在你们看来这是勤奋,这是学习,对我来说这只是我唯一习惯的、甚至是本能的、在自然不过的生活方式。”

当时听完没啥特别感觉,但肯定会有影响,至少是更爱读书了。

此后我在河北、山西、北京来回跑,只要在京就住他那,一年半后出国前夕,他的母亲开车从西站送我们到他租住的安贞门,一路上都在放着李阳的疯狂英语,他母亲跟着读,我终于管窥了他家的生活方式,那晚撸串我们聊了很多,我知道了他显赫的家世,全中国可排进5%,人们常说贵三代们生来就背负家族传承的巨大压力,并不见得快乐,可我终于知道,外人眼中所谓的压力只是他们再习惯不过、最正常的生活方式而已,最可怕的就是这点,当普通人还在纠结着要不要勤奋,要不要奋斗,拼搏还是平淡,为自己偶尔的辛劳感动不已,他们竟然不知道除了每天学习工作15小时以外的生活方式?!

从那以后我终于结结实实的震撼了一把并意识到一点:以我们普通人的努力程度,其实连抱怨的资格都没有!

出国后,我基本是以他为榜样规划自己的,我可以4点就起呀,我可以在自己的阶层认真做好每件事慢慢积累啊,可是终究不能像他那样把努力当成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经过了差不多一辈子(七年)的起伏甚至生死体验后,在09年开始重生,越规划自己就越理解他的生活,直到第七年的现在,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终于达到了和他一样的状态,甚至比他早起一个小时,用这一个小时来弥补一丝我们家世的巨大差距,虽然背景天差地远,但至少在打磨个人的努力程度上我可以做到略胜半分,这可能也是我们现在还是朋友的根本原因。

社会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在我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家族传承的逻辑,并躬行履践,子孙数代慢慢积累,总能缩短家世的差距。而那些其实最不该花时间精力抱怨的人们,可曾想过努力为子孙打出一个哪怕仅能容一身的通道?可曾想过灌输孩子代代努力、代代积累的家训?如果没有,凭什么抱怨?现在中国大潮涌起,是乘风破浪还是袖手旁观,全在一己抉择,只是当尘埃落定时,会以何训传子孙?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会阶层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