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多给老人一些耐心

坐客车回老家,途中上了一位老人,因晕车不能坐后排,前排又没有座位,只得坐在隐形盖上。

车上的售票员愤愤的说:“今天怎么都是晕车的。”何出此言?这是在这位老人上车之前,有一个和她情况一样的老人,同坐在隐形盖上。

此言一出,惹怒了刚上车的老人,“我晕车怎么了?还能骗你。”说完,售票员也不说什么了,只管收钱。

“那怎么行呢,现在交钱。”票员又对司机说,“把车站稳,让她拿钱。”战争再次升级。

“我又没说不给钱,只是这段路不好,我怕摔倒,想等会给你。”老人为自己解释道。



确实如此,坐在隐形盖上其实票员是不许的,只是念于晕车,才让做的。路不好,行车时难免颠簸,毕竟老人摔着都是大家不愿看到的。

司机也一再提醒老人,一定要扶好。坐在这里已实属不该,再摔倒这责任司机可是不负的,老人也是同意后才坐的。

停车后,老人拿钱买票。司机也耐心的解释着,“前面有查票的,倒时候是解释不清,都是按规矩办事,互相理解一下。”

听完此话,老人的态度也缓和了许多,“不是想逃票,只是想等路平缓了再拿,互相理解,互相理解。”



其实不管是司机还是售票员,都是为老人着想,都想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给乘客提供便利的服务。

但两者相较,显然是司机的做法、言语更容易接受,而售票员的态度则是分分钟能和老人干起来的架势。

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二人最大的区别便是对待老人的耐心。

为什么不多给老人一些耐心_第1张图片
耐心


司机言语温和,讲话不急不躁,摆明道理,让老人更容易明白接受,也给了老人解释的时间;售票员则是不听解释,只是完成收钱的职责,过大的嗓门,反而让人易怒。

老人本来就是弱势,论体力、论身板都不可与年轻人抗衡。无非是想把语言说的用劲些,让自己的想法有一席之地。

本意不坏,但却引起一场争执。如果售票员有些耐心,把事情解释清楚,听明白老人的意思,也把规定向老人说明。

而不是只是一味提高嗓门,企图用高音量使人屈服。纵然有理,只怕也不会令人心向之。



反问自己,对待老人是否有耐心?或者说是父母。

父母在向你请教问题时,会不会以一句“你不懂,说了你也不明白”这样的话语搪塞。

教父母使用智能手机,玩微信的时候,会不会因父母学习力下降,讲几遍却仍然不会用而失去耐心。甚至失去耐心,撂下一句“你怎么这么笨,不教了”而转身走人。

凡此种种,你可“中枪”?



父母教导我们时,不计时间,不计经历,一次次的重复,只为让我们学习新知识,那是极大的耐心。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快,但时间却让父母在一步步变老,不如当年养育我们那般。

为什么我们不能对待父母、对待老人多一些耐心呢?别忘了时间从不停歇,你我也会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不多给老人一些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