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有多可怕

自幼家境贫寒,虽然不至于食不果腹,但也度过了一阵相当简朴的日子,致使后来的我即便通过双手创造的价值足以任性满足欲望,也忍不住地尽量吝啬自己。永远做一个中等的花费,点滴积累着节余,至今在需求上秉承的四字真言仍是“物美价廉”,偶尔遇见生活中一点的奢侈,却感到与之不相配,甚至有不适感。我有足够能力告别物质上的贫瘠,可无法填满精神上的匮乏,始终都觉得“不足以”。这一切便是“贫穷”的后遗症。

或许原因并不在于农村出身在骨子里打下的坚实烙印,我也看到身边的同学朋友早已摆脱旧日的思维及生活模式,他们同这座城市和谐相处,在高楼前的巨大玻璃墙面倒映的面容自在又坦荡。我在他们的眼中看到的自己,衣不重彩,满脸的局促。这份不安的来源和外界无关,我深知,从幼年起,与贫穷相处的朝夕让它已融进我呼吸的一部分。无论未来的我走到哪里,它都如影随形。

我也曾试图反对现实,并致力改变自己,走进“星巴克”浅尝一杯卡布奇诺,在所谓品牌店拎起一件衬衫轻描淡写地刷卡。但我发现自己费心打造的不过是个幻影,我的舌尖品不出多余的快感,锦衣加身也是芒刺在背,自卑挥之不去。在我挥霍的当下,我会产生更大的负疚感,在电脑前腰酸背痛带来的一天收入仅消耗在我一瞬间的念头有多可惜。在我继续的联想中,则出现了烈日下挥汗如雨辛苦耕耘的父母。我竟然为自己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与口腹之欲而感到心痛,并且这份快乐还失败了。在几次的尝试中,我渐渐地放弃了,看着存款上日益增长的余额,它让我不再觊觎那些闪烁着光芒的事物,让我变成一个彻底的务实的人。

而我在心底里也明白,过去遭遇过的贫穷为我的未来埋下了伏笔。它带来一种克制,意味着在选择面前你会毫不犹豫地站在一个较保守的位置,意味着你在拥有的时刻都会下意识做了失去的预算,意味着当你不餍足地抹了抹嘴角旁涎水又举箸往贪恋的美食的方向,那里同样等着的是母亲苛责的目光。因为品尝过“贫穷”的滋味,它令你失去一种追求享乐的感官,握在手里的无论什么都弥足珍贵。我变成一个非常计较代价的人,一旦付出,便会非常急切地渴望得到。这成为我性格里最大的弊端。

我仍然记得幼年有几次受到严厉教训的故事,仿佛都与金钱有关。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订一份叫做《教育周刊》的报纸,说是有助于拓宽视野,提高写作能力,一学期大约二十块左右。我中午回来就兴冲冲地跟父母伸手要钱,母亲一句“等过几天吧”,将我的情绪推入谷底。我自认这不过是敷衍的口气,于是发挥自己胡搅蛮缠的功力,一旁的父亲劝说不了索性棍棒教育,并且一气之下还把我的课本丢到了灶前的柴火堆里。我终于求饶,虽然隔了几日我如愿订阅了那份报纸,却在报上的每一个字里都看到了心酸。多年后,母亲仍然提起这件事,埋怨道我不懂事,他们从来不曾在教育的问题上亏待过我,我却没有考虑当时的家境确实没有这份余裕,即使是区区的几十块钱也要时间筹措。

到了后来高考结束后,我被录取到一所三流的大专。家里正在盖房子,债台高筑,父母亲力亲为,两人每天在工地上忙到天黑,只带回来一腿的泥浆。在读书和打工之间,我也权衡过,最终还是在人生的答卷上填了后者,一部分原因在于我确信自己学业无成,而更多的是我无法心安理得地让父母拿着血汗钱为我的不争气继续买单。我带着行李和三百块钱在列车上颠簸,刚刚才斩钉截铁地对着电话那头说不会回去了,转眼便在城市霓虹灯下洒了泪。之后还是要继续前行,艰苦曾有,后悔曾有,换过几份工作,摇身一变,坐在了办公桌前,攒下了一些存款,报考了成人大专,也渐渐弥补了当年的遗憾。

我唯一感到欣慰的是,过去的贫穷让我们没有富余的财物,却可以抱着满满的爱相依相偎。即使物质简单到只剩下一箪食一豆羹,父母都极力地利用有限的条件,在人生百味中为我们烹出了最幸福的滋味。

我的母亲从来不会让我穿带着补丁的衣服,偶尔得到一块花布,就会去到村里的裁缝那里让他给我做一件好看的衬衫。她有几亩“百宝箱”似的田地,春有青菜秋有稻谷,我们在饭桌上从来都是吃得津津有味。“肯德基”里啃着鸡腿在儿童乐园里嬉戏的童年是怎样的,我不知道。母亲为了改善伙食焖的排骨,我们连每个人能分到几块都会先计划好。

父亲只有一辆老式自行车,每次去探望外婆时,前头的杠上坐着弟弟,后面坐着我和哥哥,在我们的的尖叫声中呼地冲向下坡,稳稳地落在平地。及至后来,条件稍微改善,代驾工具变成一辆摩托车,父亲就开始载着我去县城,并且大方地让我在书店里随意挑选喜欢的书,那时流行的青春文学是郭敬明旗下的《最小说》,八块钱一本,我觉得相当奢侈,父亲毫不犹豫地付了款。回去的时候,正午的阳光很是刺眼,摩托车呼啸而过,一路带起的沙尘变得金闪闪。我一遍遍地抚摸着那色彩斑斓的封面,伏在父亲的后背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

尽管我抱怨过在我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年纪里,家里没有任何一本名著,我只能跟同学借了书争分夺秒地做笔记又赶着送回去。尽管我抱怨过房间里缺一台电脑,每次想要看新闻,都要跟守着《火影忍者》的弟弟争抢遥控器。尽管我抱怨过他们传承给我勤俭的美德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致使我误认为高消费都是万恶的享乐主义,在手头的每一笔花费都要再三斟酌。

但我不可否认,在那些物质匮乏的日子里,我的快乐从来没有缺货。他们通过努力令我们忘却自己的生活有多少不完满,在精神上为我创造着幸福感。我永远记得在酷暑难耐的盛夏里,母亲提议离开像蒸笼一样闷热的客厅,在家门前支了一张桌子,那天的菜单是白粥、空心菜,还有父亲从河里电回来的油炸过后的小鱼干,傍晚的云翳灿烂得像油画一样,红彤彤的一片,铺在饭菜上也成了奢侈的点缀。难得的一阵风拂来凉意。大家似是被活跃了气氛一样,很兴奋地谈笑起来。那顿饭菜的美味,是多年后的我对着海鲜大餐也再也没有获得过的。

贫穷有多可怕,我知道。在饥饿的非洲大地,平均每天都有1.4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营养不良。即使是经济正在腾飞的中国,偏远山区里仍有许多的孩子稚嫩的肩上背着的不是书包而是柴草,手上拿着的不是钢笔而是镰刀。贫穷令他们的双眼像是涸辙之鲋。贫穷的最可怕之处不在于你在物质上有多匮乏,而在于它可以轻易地收割了你的希望,有多少家庭世代都在其中沉沦,他们被贫穷制衡了脚步,不再试图改变现状,能够生存便是最基本的诉求,从来没有幻想过翻越这座大山会有另一番天地。在他们的心底,贫穷已经融进了血液,代代相传。殊不知,观念就像愚公移山一般,如果你前进一步努力一步,你的子孙的未来也会随之进步。

所以我很感谢我的父母,在让我看到了贫穷有多可怕的同时,也抓紧我的双手告诉我不要害怕,并跳起来给它迎面一击。

贫穷有多可怕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贫穷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