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暴力沟通的定义和要素
定义
非暴力沟通的是指爱的语言,它要求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明确自己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有意识地使用语言。
通过非暴力沟通,我们不但能改善人际关系,还能有效管理自我。
要素
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帮助。
1、观察
区分观察和评论。
“胡说八道!”(这句话是评论)
“我不能同意你关于沟通的看法。”(这句话是观察)
“你是个笨蛋!”(这句话是评论)
“你第三道题的答案不对!”(这句话是观察)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的语言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报答观察结果。
2、感受
学会区分想法、评论和感受,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加顺畅。
“我想揍你!”(这是想法)
“看到你,我就火冒三丈。”(这是感受)
“你真可恶!”(这是评论)
“你不好好学习,妈妈很不开心。”(这是感受)
3、需求
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
1)责备自己;
2)责备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我们可以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来自内心。
“你不好好吃饭,气死我了!”(不承认自己感受,指责他人)
“你没把饭吃完,我感到很失望。因为我希望你能健康成长。”(感受源于自我)
我们把愿望说得越清楚,人们越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批评往往包含人们尚未被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太太说“你每天都在工作,你更喜欢工作,不喜欢我”,她实际上看重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者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求,别人也不可能会看重。
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不顺心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错了。孩子把外套扔在沙发上,我们会说孩子“是懒虫”;同事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会认为他们不负责任。
4、请求帮助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
首先,应该明确认识自己的请求,如果我们都不能认识自己的请求,那就不可能得到对方的反馈;其次,请求应该具体,避免抽象和模糊的语言。
“我希望我的丈夫少用一点时间在工作上,两周之后,他报名参加了高尔夫球比赛。”(模糊地请求)
“我希望我丈夫能每天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清楚地请求)
“我希望你能认真一些。”(过于抽象了)
“我想要自由!”(太抽象了)
有时,我们需要别人的反馈。“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如果对方不明白,那就会有补充的机会。
有时,我们还要注意区分请求和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得到满足,那也是命令。针对命令,人们往往会服从或者反抗。不管是哪一样,都有可能被认为是强迫,而不愿意满足我们的愿望。当别人不愿意满足我们的请求时,不要强迫。别人不愿意满足我们,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需求,如果想继续深入沟通,就应该进入“观察”阶段,搞清别人的需求。
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工具。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一旦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此的感受,并能兼顾彼此的需要,那么,他们也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是请求而非命令。
二、非暴力沟通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人际之间沟通异化的原因
1、道德评判
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甚至邪恶的。
价值评判中一定蕴含这我们的需要,但因为我们的沟通方式,我们不但没有表达我们的需要,反而招来了敌意。
“太自私了!”
“笨蛋!”
“粗心大意!”
“胡说八道!”(以上,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典型的道德评判)
和别人沟通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请求,说不定对方就去做了。我们可能会想,他会不会生气,然后破坏我们的关系呢?但你有没有想到,你心中骂他“自私时”,你们的关系已经被破坏了,而且这往往是不可逆转的破坏。
2、进行比较
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
“看人家孩子……”
3、回避责任
淡化我们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
“我不得不打小孩!因为他跑到了街上去!”
“你让我伤心透了!”
4、强人所难
语言中暗含威胁,如果不配合,就让你好看。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
我们大多数人的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价、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我相信,异化的沟通方式基础是性恶论。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人本性恶以及通过教育来控制天性。这导致了我们对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虑,以致不愿去体会自己内心世界。
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1、倾听他人,了解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给予反馈。
当他人遭受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全心全意倾听、体会他人的信息——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条件。放下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倾听体会他人。倾听是一种品质,与理解、同情有明显的区别。
戴安娜王妃的故事
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因病即将逝去双腿,面对众人的鼓励,她无动于衷。戴安娜王妃的一句“想哭就哭出来吧”让小女孩倒在王妃的怀里痛哭。一个舞蹈演员失去双腿意味着什么?戴安娜知道小女孩的痛哭需要别人倾听。
2、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不管别人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我们都能用心体会其中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和你说有什么用?”(听到这句话时,如果我们感受到对方心情烦躁,我们可以说)
“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我倾听你的烦恼么?”
3、反馈
给出自己的理解,反馈要具体;语气要用体会的语气,而不是下结论,这样的话,如果别人认为我们的理解不对,还能进一步说明。
“和你说有什么用?”
“你想让我做什么?”(错误回答,这样会产生距离感)
“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我倾听你的烦恼么?”(正确回答,体会对方需要,并给予对方反馈机会)
“不,我需要得到你的帮助。你能帮我……”(对方反馈)
4、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别人时
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2)大声地提出请求;
3)换一个环境。
倾听可以使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可以帮我们预防潜在的暴力;可以让对话生动有趣;可以了解“不”和沉默背后的感受和需要。
三、非暴力沟通如何自我管理
爱自己
这也许是非暴力沟通的最重要应用。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是培养对自己的爱。当我们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体会需求,看清自我成长的方向。我们不再用自责和羞愧来惩罚自己,而是用爱来自我成长。
1、面对羞愧和自责
当自己遇到“暴力沟通”的自己,该怎么办?犯了错误后,我们会对自己说:“你这个傻瓜!”“我太情绪化了,当时应该……该多好!”这常常让我们陷入羞愧和自责。
举例子来说,比如,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班级和别人踢一场球赛,我们的队伍输了,而我,浪费了一个最好的机会。比赛结束后,我失声痛苦,因为对不起队友而羞愧,因为错失机会而自责。
如果那时我学会非暴力沟通,我有什么样的需求没有满足?这种需求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对自己的失望,对同学们的负疚感。明确需要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我会向队友们道歉,承担责任;其次,我会去球场上练习技术,再面对同样的情况下,不再对自己失望。
非暴力沟通让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需求,并满足它,始终走在满足需求和追求梦想的路上。而如果只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反而会陷入羞愧和自责的噩梦中。
2、宽恕过去的自己
非暴力沟通能让自己理解过去自己的所作所为。我们每个人,都做过一些蠢事,这些蠢事让我们不堪回首。
我的一个朋友,高中时谈恋爱,后来高考失败了,女友也和他分手了。他一气之下,烧掉了自己和女朋友的所有照片。我们不评价他这个行为的对错,只理解这个行为的动因。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就是想和过去割裂。他认为自己那是做的都是蠢事,从此再也不去回忆那段经历,也不肯原谅那时的自己。
通过非暴力沟通,我们或许会想:谁的青春不蠢蠢欲动啊?那是一种真实的情感需要。如果这样想,他就能原谅过去的他,或者至少能和过去的他取得和解。
3、不要做没有乐趣的事情
我们主动根据需求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通过“选择做”而不是“不得不做”,来建立和谐并欢乐的生活。
非暴力沟通让我们不再怨天尤人,而是体察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我们的内心将获得平和,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最终重获生活的热情。
充分表达愤怒
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无助于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是深入体会我们的需要。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能让我们获得满足。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什么想法让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求;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需要。有时,在3)和第4)之间,我们需要倾听他人。在得到理解和倾听后,他人也就能理解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
说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平和的沟通方式,并不意味着非暴力沟通就不能充分表达愤怒。不过,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方式有所不同——是深入发掘愤怒时自己的内心需求,并满足这种需求。
比如,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我们有一个踢中场的队友,总喜欢展示一些花活动作。可惜的是,他的技巧并不娴熟,和梅西差远了,于是经常被对方抢断,发动反击,屡次给后防造成威胁。这让我很愤怒,忍不住去指责他,让他认真踢。他当然不服气,我们俩在场上发生了争吵。结果是双方都不愉快,还影响了球队士气。
那么,如果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技巧,我该如何表达愤怒呢?我应该体会到,我愤怒的原因是我比较重视集体荣誉,我希望球队能够最终获胜。体会到这一点,我可能会这样和他表达:“我担心输球,因为我们被对方连续打几次反击了,我希望你踢得简单有效一些。”对方可能会立即回应我的请求,也可能说出自己的需求:“我就是喜欢有些花哨的方式。”如果是这样,我可以继续说:“没问题,你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踢球,不过,我希望你能在靠近对方球门的位置展示你的技巧,这对对方能产生更大的威胁。”
我想,这一定比我在场上直接对他大吼大叫更好。
表达感激
在赞扬别人时,我们往往是用判断的语气,很少用揭示自己的内心活动。赞扬也常常用于实现个人目的。非暴力沟通让我们能充分表达感激。三个步骤,我们说出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2)我们哪些需求得到了满足;3)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