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

总编辑:任凯晔     总监/摄影:王俊

采编:赵默笙  蒋笑笑      外联:蕾蕾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1张图片

2015年12月5日,一首谭维维的《给你一点颜色》在渭南人的朋友圈里迅速走红。之后,几乎所有渭南本地的媒体和自媒体都开始纷纷推送这条视频,一时间,老腔火爆到了极点。

不出意料,2016年央视春晚,谭维维再度联手老腔,以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再次赢得全场喝彩。老腔,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曲艺活化石”又一次窜红。

2016年6月7日,“老腔”成为北京市高考作文选题之一,一时间争议四起,老腔再次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2张图片

写点关于老腔的东西,是我和我的团队筹划了很久的事情,就在高考前五天,我们刚刚去华阴拜访过几位老腔艺人,采集了大量的图片和信息。6月7日那天,朋友突然打来电话说我把高考作文题目押对了,我还一脸的愕然。在得知北京市高考作文以“老腔何以震撼”命题之后,心里说不出是高兴还是失落。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3张图片

(左一:老腔传承人张建民老师)

必然,紧跟着便是铺天盖地的讨论。与之前不同的是,当华阴老腔出现在北京高考的试卷上,所呈现出来的声音却是多样的,即使“老腔何以震撼”这样的命题何等的铿锵有力,依然暴露出了老腔最大的命门。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4张图片

不可否认,作为地道的渭南人,我个人对老腔有一种天然的偏好,这种起源于渭南本土的古老曲种,无论是唱腔或是词曲都把关中人天性里的豪爽和耿直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如果真要问“老腔何以震撼?”恐怕99%的北京考生和90%的渭南考生都会犯难。

1

老腔到底是什么?

与谭维维的合作给老腔提供了另外一种呈现的方式,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固化了观众对老腔的印象,于是大家都觉得,这就是老腔。谭维维唱功了得,但这些年却鲜有绝对性的代表作品,老腔虽然通过《白鹿原》等一系列作品也收获了一定的知名度,不过这些年仍是不温不火,于是二者的结合都将彼此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5张图片

(皮影戏才是老腔最初的表现形式)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十几年前,这种形式的老腔表演是不可能在舞台上看到的。老腔又称为“老腔皮影戏”,与我们所熟悉的“皮影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古时候并没有现在高科技的配音设备,当白幕布上的人物开始战斗、厮杀时,就需要艺人们通过击鼓、敲打、弹奏的方式来模拟出刀光剑影、马嘶萧萧的声响。演奏是在四周围得严实的幕帐之中进行,观众是根本看不到的。即便如此,艺人们在演奏的时候也会非常投入和忘我,他们在幕后的声情并茂与如今在台前的演出并无二致。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6张图片

2001年,华阴老腔保护中心主任党安华尝试着把老腔皮影戏的“配音团队”从幕后搬到台前,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和演变,这部分从“老腔皮影戏”中剥离出来的内容经过艺术加工和升级,逐渐变了现在的样子。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舞台上的“老腔”只是老腔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老腔的精髓远不止如此。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7张图片

(张卫东,48岁,张喜民大哥的儿子,像他这样能演得了一手好皮影戏的艺人已经不多了)

关于老腔的由来,已经无需复述。黄河岸边两千多年前的号子声,至今依然回荡在秦岭深处。与同样起源于华阴、华县的戏曲剧种“碗碗腔”不同,老腔唱的都是战争题材,多取材于历史战争以及《三国演义》、《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如《三英战吕布》、《空城计》、《三打祝家庄》、《七擒孟获》等等。并且,老腔的表演者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它的震撼一方面得益于其原生态的表现形式,比如条凳、木块、铃铛等道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表演者全部使用的是地道的关中话。关人粗犷豪放,性格耿直,所以陕西的戏要用“吼”才有味,谭维维的“喊”其实还差点感觉。

2

老腔的突然火爆有一点浮躁

如果说表现形式上的变通是让老腔被观众熟知的创新,那内容的流失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和无奈。在华阴关中风情园的太华古乐剧场,我们有幸见到了老腔表演艺人张建民老师(张喜民老师的四弟),他告诉我们,老腔小戏很少,本戏多数是三四个小时的演出,现在的观众根本没有耐心完整地听下来。中央电视台就曾经在太华古乐录过一期老腔的本戏,长达六个小时。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8张图片

所谓本戏,即成本演出的戏曲,内容包括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本戏是有足够的时间把人物、事件、经过讲清楚的。但是如此精彩的故事,如果压缩到三五分钟,情节肯定不会有了。如此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老腔,已经成为了一种表演形式,或者说是一个“乐队”,而并非老腔本身。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9张图片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老腔的价值不言而喻。无论是老腔艺人或是谭维维都为推动老腔的继承和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老腔的火爆并非偶然,现代与古老的结合相得益彰,浑然天成。但是,当我们剥离掉后世强加给老腔的那些脂粉铅华之后,再次回归到老腔本身,却又不免唏嘘感叹。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10张图片

老腔的火爆是一种文化的浮躁。确实,除了震撼很难找到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那一刻的心情。正是因为太震撼了,所以老腔定格在了大家看到的样子,甚至传承了两千年的老腔如今还得靠着翻唱谭维维的歌曲来攒点人气。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11张图片

谭维维和老腔的两度合作余音未散,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只是如果没有舞台两边的LED字幕,恐怕没人听得懂台上唱的是什么,却依然掌声雷动。老腔传承人赵存治(64岁)老师说,现在的娃娃都不了解这些故事,你演个《罗成征南》,他都不知道罗成是谁?观众不了解角色,自然不能进入剧情,除了能感受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们在台上卖力演出带来了原生态的震撼以外,对老腔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3

创新还是传承?

老腔正在面临一个生存悖论。要传承就要有人学,但现状却并不是青黄不接那么简单,而是根本没人学。要发展就要创新,创新就必然会丢失原有的精髓。华阴老腔传承人里,年龄最小的学员48岁,学员倒也不少,但以女性居多。还有一些年轻人带着一腔热血前来投师,要么来了就懵,要么就是急功近利想借着老腔的火爆获得名利。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12张图片

(张建民老师接受《渭南人的一天》栏目专访)

眼下,老腔在全国名声鹊起,但作为地方戏,它天然的劣势又很难保证这种古老的艺术能够被原汁原味地传播和继承,同样作为陕西地方戏的秦腔可以唱响整个大西北,老腔却难以企及这样的高度。与谭维维的合作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但观众依然只会静静地作一个观众,创新能够解决的问题也仅限于此。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13张图片

提起传承问题,老人们都忍不住叹息。试想,六七十岁的老人依然在舞台上又唱又跳,怎么可能不“震撼”?张喜民老师已经72岁高龄,张建民老师也已经60岁了,如果只讲创新,最纯粹的老腔将面临失传的可能,“非物质遗产”也就无从谈起;如果要讲传承,却要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14张图片

(老腔艺人向《渭南人的一天》讲述对老腔的理解)

传承?还是创新?也未必就一定矛盾,任何事物都是要发展的,就好比郭德纲的德云社,不正是基于传统相声的基础而做出的创新吗?只是有人肯花几百上千块熬夜听郭德纲逗贫耍宝讲荤段子,却极少有人愿意花三个小时耐心地听完一出正宗的老腔。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15张图片

如今,老腔的处境就像在夜空中绽放的烟花,璀璨而夺目。当烟花散去,当一阵阵狂热最后冷却下来之后,我们还指望着老艺人们仅仅为了让更多人记住这门艺术,不得不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在台上又唱又跳吗?

4

艺人的生存困境

不可否认,除了热爱,任何一种艺术都是艺术家们谋生的手段。古时,戏子是“下九流”的职业,唱戏就是为了生计,掌握一门技艺,至少可以保证不饿肚子。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可以谋生的选择更多了,而看戏作为一种娱乐项目,也已经被电视、电影、综艺节目边缘化。与那个娱乐生活匮乏的年代相比,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用看戏来消磨无聊的时光了。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16张图片

对老腔艺人们来讲却并非如此,至少这是他们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假如不能有较好的物质生活保障,谈传承一定是句空话。太华古乐的几位老人去全国各地演出过,包括台湾、香港,甚至法国都去过。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是纯朴的关中农民。老腔让他们上过春晚,参演过电影,收获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所到之处都是闪光灯,各种剧照、合影几乎挂满了整面墙,那又如何?没有持续稳定的收益,不能获取更多物质上的回报,艺人们可能刚刚走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演播大厅,一转身就要去接些红白喜事的活来补贴家用。

现实是残酷的,传承,起码先要让人看到收益,而不是套上精神的枷锁。

5

为什么学老腔的人不多?

媒体的关注和老腔的突然火爆不无关系,老腔也需要知名度,但是如果关注与合作只是出于“借势”的目的,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这两年老腔大火,很多人想学老腔,目的是学会了好去大城市里赚钱。我们不能否定这种想法,但这种学习对老腔的传承没有半点益处,也不切实际。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17张图片

首先,老腔得是一个团队。最早的老腔是五个人,并且各有分工,分为前手、签手、后槽、板胡手、坐挡,师父带徒弟也得是一个团队,不然没法演出。现在我们看到的舞台上的表演,基本在10个人左右的配置,同样分工明确。所以,即使学会了,除非和团队一起演出,否则并不具备赚钱的能力。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18张图片

(老腔皮影戏老戏本)

学老腔还得有文化功底,用现在的标准说,你起码得是个高中学历,并且要热爱文艺、历史才行,不然那些历史故事,人文荟萃的东西,理解不来自然很难表演到位。乐理知识同样重要,老腔最有名的乐器是那把自制的八卦月琴,个人觉得其难度不亚于吉它,并且老腔现存的老戏本都是工尺谱,不说普通人,就算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也未必看得懂。目前,渭南师范学院正在筹办一个老腔传承基地,也邀请了张喜民老师前去授课。有乐理基础的大学生学起来或许不会太吃力,只是不知道,已经融入了关中人性情的老腔,在文弱的大学生手里,如何才能展现出这种独有的沧桑感?

总之,学习老腔是一件有门槛的事情。

6

写在最后:老腔,不能丢!

写这篇文章其实有点战战兢兢,一来怕自己理解不到位,二来怕给各位老前辈带来困扰。我最早知道老腔是在2003年,那时我还只是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2016年5月,我把想给老腔做个专题的想法告诉了华阴的朋友李建荣老师,没想到他一口答应了,并帮我们做了妥妥当当的安排。那天,我突然发现我过去十几年对老腔的认识都是错的,我错误地把记忆停留在了时空中那些浮于浅表的“震撼”之中,我更加错误地以为我这个渭南人对老腔有着足够深刻的理解。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19张图片

(赵存治老师弹奏月琴)

那一天,我在后台静静地听老人们讲了很多,仿佛看到一群黝黑的船工,正齐声喊着“嗨~哟~、嗨~哟~”的号子声,就着击打着船板的声响,从黄河西岸缓缓走来。

临行的时候,老人们握着我的手说,老腔是火了,但传承是个大问题。是啊,老腔如此狂热依然在传承的问题上苦苦挣扎,当我们为它所带来的震撼起身鼓掌时是否有过一种担心,担心这种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摇滚”,会不会真的成了最后的绝响?

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_第20张图片

我不喜欢这种悲天悯人的假设,只是不忍心看着这些年迈的身影,在原本可以安享晚年的岁月里,却不得不扛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步履蹒跚。

老腔,不能丢!传承,应该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印象渭南:华阴老腔的荣光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