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答“管理经验不多的人,如何教别人做管理”?

怎么回答“管理经验不多的人,如何教别人做管理”?_第1张图片

保持好奇,继续期待,做自己的首席学习官,这里是易喜聊成长。

做企业培训有时候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看你年纪轻轻,做管理的经验应该不多,为什么可以讲管理课程,教别人做管理?”……

刚做培训那会儿,我的领导被问到这样问题的时候,我就替他捏了一把汗。40岁出头的他,一身书生气,带的团队不超过30个人,他要怎么样应对团队规模超过200人的学员呢?

这样的质疑声从来没有停过,我试着让提出这样疑问的朋友描述出,他认为能够讲管理课程的讲师画像,大致是这样的:40多岁,男,名企高管背景,EMBA/海归学历,油腻、猥琐。

怎么回答“管理经验不多的人,如何教别人做管理”?_第2张图片


当然,最后一条是我加上去的(笑)。

我又问提问的朋友为什么觉得他们可以讲管理课程?回答是,他们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或者成熟的理论模型。

我又问怎么验证他们的管理经验或者理论模型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答曰,这个还是要靠自己吧,毕竟培训能解决的问题很有限……

你看,第三个问题难住了我的朋友。人们做选择并不总是那么理性的,而且不论当初的选择对与错,人们还会为当初的选择找理由。


甄选管理课程的三个拷问

对于“如何选择讲管理课程老师”这个问题,理性的分析应该是这样的:

1.老师的课程理论是否是结构化的?

这一条拷问的是课程是否有逻辑性,层次分明,还是囫囵吞枣式的经验大杂烩。两者的区别是,结构化的课程会帮助学员消化、理解、应用,而经验大杂烩是听着热闹,转头就忘。

2.课程是否具有工具化、步骤化的指导意见?

这一条拷问的是,课程与学员未来行为的关联度。如果管理课程不能指导学员做行为改变,不能拆解为一步一步的行动指南,那么你要调整好预期,听这样的课程跟听一段评书就一个区别,听评书免费,但听这个课很贵。

3.课程使用的案例和行动指南是否是定制化、场景化的?

这一条拷问的是,讲师的走心程度,如果一个讲师无论走到哪,对所有的企业客户都是讲一样的理论,那么再丰富的管理经验也只能讲成了评书。管理课程如果做成了通用版本,那么他的行动指南也只能是泛泛而谈,学习转化也就是走个形式。

怎么回答“管理经验不多的人,如何教别人做管理”?_第3张图片



我们是不是欠忽悠?

经过上面的三个拷问,我们好像有点明白了,选管理课程与授课老师的管理经验有相关性,但是相关性不大。

因为这里存在着太多的变数:

比如,老师的经验从哪儿来的。是听来的,还是实操得来的?听来的管理经验讲出来,往往有种“小孩讲大人话”,或者“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而实操得来的管理经验,又往往与管理者所处的时局、环境紧紧捆绑,一旦换了一个时空,即使你一步不差的模仿,也无法得到相同的结果。

再比如,他的经验能不能讲明白?有多少英雄做得很好,讲得很烂。

他的实操经验能不能适用在你的场景?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很多朋友在提怎么学管理这类需求的时候,他们想到最多的就是看管理的书籍或者看所谓管理学大师的讲座视频。言外之意是:“我们要的是高屋建瓴,不能全搞实操”。

你看,有这样的想法的人,是不是欠忽悠?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隔壁村的“大忽悠”和“大明白”还是有市场的。

怎么回答“管理经验不多的人,如何教别人做管理”?_第4张图片


我们深究一下,想要学习高屋建瓴的管理理论这种心理。他们要的真的是做管理实操的讲师吗?如果按照上文提到的他们给出的讲师画像,他们最大可能的结果是从培训机构请到一个40岁中年男性的商业讲师,可是拜托,这种商业讲师离开他的管理岗位,恐怕不止五年了,如今商业瞬息万变,离开工作岗位三年尚且生疏,你请他来讲管理,那实操经验恐怕是工业时代的。所以通过这种方式请到的老师和课程事实上并不具有实操性,不过这么选择表面上看是一个不犯大错的选择,这就是这种“高屋建瓴”心理的深度解析。


你的企业要选一个什么样的管理课程?

这里要澄清一个事,我拿读书来举例,读书分两种,一种是广泛涉猎,一种是把书当作工具,做某一方面的深究。

第一种读法不需要去想什么应用场景、学以致用,我们需要通过这种读法来了解世界在发生什么、我们活着的意义等等。

第二种读法,是为了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比如在刚刚过去的跨年演讲里,有人就提到当初他想提高演讲能力,于是就找到市面上所有的演讲类书籍,一边看,一边做笔记,一边做练习,然后不断的找机会到处做演讲,于是今天他的演讲能力很强了。

所以前段时间有人在争论,读书到底要不要学以致用,现在你应该有答案了,其实是两种读法,两种目的而已,两者都需要,不会谁替代谁。

怎么回答“管理经验不多的人,如何教别人做管理”?_第5张图片


那么回到学管理课程这件事,企业客户通常提到这个需求的时候,他其实是对应读书的第二种读法。他一定是观察到或者意识到了队伍里面存在着管理的问题,才会提出学管理课程的需求。而既然已经遇到了问题(虽然这时问题可能还不具体,需要继续深入调研),那么他需要的就是为了解决他的问题的管理课程,所以这个课程必须是定制化、场景化的。如果这时候他安排的学习是采购了线上的一段《听某某讲管理》的课程视频,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他的问题依然存在。

终于思路渐渐清晰,选择管理课程,就要回答上面开篇提到的三个拷问,总结起来就是,课程能不能把管理行为做到工具化、步骤化、场景化。

而把管理课程做到这三化,与讲师本身具有多少管理经验,关系不大。


管理课不是老师傅教小徒弟

之所以有人问“没做过管理,怎么教人管理”,是因为他没搞清楚一个逻辑:管理并不是老师傅教小徒弟。

过去我们都习惯这样的场景,小工匠的师傅是老工匠,舞蹈新生的老师,肯定特别会跳舞,年轻的时候可能还获得过舞蹈奖牌。我们习惯的是学习一项新事物,要从模仿开始,还要找一个做这件事做得好的人来教。

注意,这个逻辑有一个适用条件,它适用于单人通过肢体动作就能完成的事物。这包含两个要素,单人、肢体动作。

而管理是多人之间的脑力、心智、行为上的博弈,无法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模仿,管理的真正逻辑是:

管理是一门可以通过场景化、步骤化、工具化来习得的学问。
Management is a learning that can be learned by scene, step and tool.

管理课上老师的角色并不是教个小徒弟的老师傅,而是与学员陪伴成长的军师和教练,为学员提供理论模型,策略和建议。

比如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场上的很多著名教练,大多年轻的时候是角色球员,也就是说现在的教练以前打球并不好,球员也并不想模仿他们的教练(现在的球风跟过去相差很大),但他们需要教练来做技战术的指导,基本动作的训练,以及在瞬息万变的每一个回合作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怎么回答“管理经验不多的人,如何教别人做管理”?_第6张图片


理解管理的逻辑和管理课讲师的角色,将有助于你更好的解决问题。以上就是今天的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那么究竟要不要找一个做过管理的讲师讲管理课,你怎么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么回答“管理经验不多的人,如何教别人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