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5

分享一则思考。

背景是「引导用户尽可能使用小绿点,减少搜索/拖图发单」,更多背景按下不表。

首先关于「人」的科学向来是多因多果的,用人话说就是用户选择搜索/拖图发单,不单单是因为小绿点不准,也存在感知层面的原因。

感知层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前段时间调研了不少朋友,最后抽象出来是 3 个字——确定感。

到了这个层面,问题如何去解其实已经很清晰了。不过因为优先级原因,这个需求搁置了一个礼拜。

直到今天早上重新回炉的时候,又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用户更在意当下的确定感,而未来的确定感在当下的感知上是有折损的,这意味着,当你希望用未来的确定感(也许更大)去交换当下的确定感时,需要给予一定的补偿。

这和「确定感」的区别在于,「确定感」是静态的,加入了时间维度后产出的关键词是「补偿」,这才是我需要关注的东西。

你可能会问「所以呢?」,如果再往上抽象一层就会变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这和借钱要利息是同根同源的。

——

然而我的思绪到这一刻发生了转折,联想到了产品经理的思维范式:

最初的「确定感」来自于洞察,来自于代入用户场景,这是拍脑袋拍不出来的。

但是,这是「多因」的全集嘛?恐怕不是,也许当我下周提交到产品内审时,老板们会提出更广泛的洞察。

洞察来自于体验、来自于感受、来自于「到街头巷尾看世界」,这是一支。

另一个层面是抽象。

如果最初我没有抽象出「确定感」3 个字,而是把收集到的 10 种想法汇总成 4 类问题,然后分门别类的去解决,或是一开始就把搜索和拖图分开看待…如果今天早上没有想到「补偿」这个关键词,而是针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给予教育,也许也能产出方案并获得收益,但不断迭代后还是会回到类似的结论。

所以抽象的本质是高度收敛,并快速指向症结。他和洞察的区别是后者负责广度、前者负责深度。

抽象来自于哪呢?一般来说,抽象来自于经验,也就是试过、绕过、错过、痛过、复盘过。

这也是为什么「听过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抽象能力是一种内化的思维习惯,只有当你看到那个现象便能立刻说出那个本质时,他才是你的。因此抽象的根基是训练,而经历是最扎实的训练方式之一。

但对于天赋异禀或孜孜不倦者,抽象也能够来自于学习和思考。我自己的成长经验是,广泛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并印刻在脑海里,即便他现在对你无用。用乔布斯的话说,到时候他们自然会「Connect the dots」。

——

然后,我的思考又发生了转折,并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不变的?

——洞察和抽象都是后验的,他们只是客观世界在这一时间切片下的主观速描和刻画。

不变的是涌现,是秩序永恒的变化。而涌现则来自于你和用户共建的生态,用户的行为因为你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但你也在改变。——说白了,别担心,你永远都有问题需要解、永远都有需求可以出。

所以大概不会存在某一天,虚拟可以大过现实,虚拟只是改变了信息传递和交互的方式和效率,并最终融合到现实里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