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看悬疑和侦探类小说和电视剧,看到儿童性侵害的案件也不在少数,世界各地儿童性侵事件也是备受关注的焦点,据统计到的此类案件也只是凤毛菱角,很多人选择默默承受,但作为儿童自己来说,成长的一路漫长而艰辛,经历这样的事件孩子心理也会受到轻或重的伤害,对今后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伴随终身,甚至成年后会从事件的受害者转变成实施者,这是很可怕的事。
在性侵案件中,有一类人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我们称它为“恋童癖”,记得去年曾经热议的一个微博大V的事件让我们对“恋童癖”的实施者有了更深的认识,当再次点开主页去了解事件经过和人们的观点时,其实更想去了解这些所谓“恋童癖”背后的故事。
什么是恋童癖?
看过很多相关书籍和案件的分析之后总结下来也就是:非正常的病理性偏好,无法正常与异性甚至同性建立交际或负性事件诱因引起而导致的心理异常,从而形成不良心理外显症状,导致性变态的发生。
恋童癖并非属于性取向的问题。1872年,意大利近代犯罪学的创始人和刑事实证学派的奠基人切萨雷·龙勃罗梭提出这样的五种类型:天生犯罪型、精神病犯罪、激情作案犯罪、惯犯、偶然犯罪。有一部分恋童癖也同样由先天形成,孩童时期不易显露,藏于内在潜意识中,再经过某个触发点而外显出来。
DSM-I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将这个定义为“在超过6个月的时期内,周期性发生的、对青春期前的儿童(通常年龄在13岁或以下)产生强烈的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者。”通常的恋童癖行为是爱抚儿童、抚摸儿童生殖器,以及诱导儿童抚弄犯罪者的生殖器,性交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奇怪的是患有恋童癖的人通常为男性,女性占比很小,而受害儿童男女都有:男性儿童受害者占3/4;女性儿童占20-30%左右。根据2010年美国国家性健康调查(NSHS)显示,恋童癖者性侵案中受害男女比例为7:3。恋童癖者更偏爱性侵男孩。
此前一些研究定义恋童癖界定在陌生关系的成人和儿童的性接触,后经过调查分析将有亲密关系(家庭亲属关系)和陌生关系的成人和儿童的性接触都定义为恋童癖的范畴。
经调查仅有1/10的男性和1/4的女性遭侵害时选择报警,而调查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没有曝光的个案还有很多。
恋童癖共通点
经过统计分析被判刑的恋童癖犯罪者平均年龄在36-40岁,看似表面没有任何情绪或行为的反常,深层原因也在于受到外部因素众多影响,有倾向者或实施者在意识到犯罪时,下意识会说谎,试图将自己的行为归结于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而不能控制自己。也就是说,既不承认自己有罪,却还克制不住自己,无休止的做着这样的事。
犯罪也源于内心补偿,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当社会、家庭、工作、情感上无法得到正常的补偿和宣泄时,此时内心的不平就会找比自己更弱势的群体下手,儿童当然是易控制人群的首要目标。
如今的网络越来越发达,兜售儿童的网站也是打了又出来,他们通过私密渠道,将儿童公然放在货架上当做商品兜售,贩卖给需要儿童的恋童癖、施暴者或其他渠道,令人心寒不已。虽然有严格的刑法制约,但这样的行为依旧层出不穷,令人发指。
“性”需求的恋童癖 满足性欲望的发泄
弗洛伊德所著《性学三论》中讲到“性对象的变异即是性倒错现象。”实际上,除了恋童癖以外,性冲动很可能与性对象无关,也可能不是来自于性对象的刺激的应和。比如恋物癖、恋兽癖、恋足癖、恋尸癖、窥阴癖等,一切可以代替的性对象的物品都可以实现。这也说明了一个人因为无法正常与成年异性同性交际,无法对正常异型产生性欲望而出现的心理倒错。
将儿童视为性对象、代替品的人,通常是因为本身是个性软弱、郁郁不得志的性无能者,他们或许是高谈阔论的人际高手,或许是活在底层的孤独者,只有面对儿童时,才能发泄和释放自己的性冲动,满足本我的原始本能。
“Finkelhor和Araji在研究报告和临床文献中,发现了恋童癖四种基本解释:情绪温和、性唤醒、阻碍和抑制接触理论。也试图解释为什么一个人会发现与儿童之间的性关系在情绪上是满意的,并且符合自己的需要。”
恋童癖犯罪模式的分类
美国著名Curt R.Bartol《犯罪心理学》一书中将恋童癖的犯罪模式分为四种类型:固着型、退化型、剥削型、攻击型或虐待型。
固着型
固着型算最难治的一种,他无法与正常人建立人际关系,将儿童看做自己的性和社交伴侣,对儿童有唯一性和长期性。为人羞涩、被动、依赖性强且幼稚不成熟,为什么说难治,因为他们并不认为这件事有什么问题,也不明白大家为何会关注此事,所以很难治愈。
退化型
退化型是在青春期生活中有好的同伴关系,但后期因为缺乏男子气概或自我怀疑等情绪情感的发生,又因性生活出现问题而而导致成为恋童癖。他们喜欢陌生的儿童,并事后有后悔,所以有希望治愈,但要避免生活中负性事件的发生(如:酗酒、离婚、工作失利等)。
剥削型
剥削型是利用手段使儿童顺从。比如诱拐、利用儿童同情心弱点装可怜等,如果儿童不随心意,则可能使用暴力等手段,他们不在乎儿童死活,只将对方当做发泄星宇的工具。这种类型有强烈的反社会型人格特点和长期犯罪史,情绪阴晴不定,易激惹,因为欠缺人际交往能力故而选择好下手的儿童进行攻击。具有反社会型人格特质的人是难以治愈的,有部分则是天生的犯罪型人格。
攻击型或虐待型
和剥削性很像,但这种类型是有长期的反社会行为,难以适应环境。大部分主要寻求同性儿童而寻求刺激,对给儿童造成的伤害漠不关心,相反会觉得伤害越大,他越兴奋。我认为也是这几种类型中最可怕的一种,难以治愈。
除了这四种外,还有些属于人际型罪犯,他们长期能够接触到儿童,并与他们为伴关系很好,从而给了他们很多机会。比如:学校老师、公交车司机、教练等等。这也是很多受害儿童为什么无法告诉父母的原因,实施者也会通过强硬手段让受害者闭嘴。
产生恋童癖者的原因
家庭环境影响
有些恋童癖从小就生活在这种扭曲的“恋童世家”,父亲和母亲都有这种癖好是很可怕的,孩子从小的玩伴到成长青春期,逐渐地也会对儿童产生不一样的情感因素,即使克制并没有实施,但压抑在内心的欲望也会经由一次次和儿童的接触而产生“火花”,只是有一部分人他可以克制,但绝大部分都无法做到。
另一部分则有家庭不合,感情不好等,对性生活失去兴趣而将目光转向儿童。
记得早前看过的两本书,《24重人格》与《24个比利》,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前者为他的外婆和母亲对他性侵,后者则为继父对他性侵,而这两人有个共通点就是都为家庭中的亲密关系,而不敢声张,忍气吞声竟产生新的人格来保护主体人格,而最后不同的是,前者成为了心理学博士,而后者则是一名有名的杀人犯,《24个比利》还被翻拍成电影,可怕至极。
心理因素
有些恋童癖者前期对孩子也很关注,但超过了限度,有量变到质的变化,产生自我无法控制的行为,也就是潜在的恋童癖者,一旦开始就无法停下。
社会因素
前面的四种形态中,都说到一个点,就是“人际关系交往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因为负性事件的发生而产生疲惫感,压力大,从而对儿童下手,因为不用大费周章的动脑筋,也能够体验到放松的快感,何乐不为,从而逐渐将视线和性欲转向儿童。
还有些因为青春期羞涩对女性产生爱慕而被抑制,从而内心压力无法释放,而产生心理变化。
性格缺陷
性格懦弱、胆怯、自卑、缺乏应对一切事情的能力,遭遇重大事件时无法面对而退回童年期,这与退化型犯罪类型相符合。
另外还有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如刚才说到的酗酒、离婚等等。
全球未成年受性侵统计数据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曾发布一份全球未成年受性侵概况研究:
从全球范围来看,未成年人面临的性侵风险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约19%的未成年人面临被性侵害的危险。其中,非洲是未成年人被性侵事件最多发的地区,被性侵比例高达34.4%,而大洋洲也是重灾区,近4个未成年人中就有1个受性侵折磨。
从世界均值来看,未成年女性受性侵的可能性要比男性大得多:女孩被性侵犯率为19.7%,男孩为7.9%,前者约为后者2.5倍。
对于恋童癖这类犯罪行为,我国刑法第363和第364条都明确规定,制作、传播、贩卖、存储色情淫秽内容都是犯罪;在欧美国家,在网上收看虚拟儿童色情表演,或是持有儿童色情型材的影像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而邻邦韩国更是因为一起儿童性侵暴力事件而决定对性犯罪者实施化学阉割。
如何避免儿童受到性侵
1、对孩子的性教育
现代发展越来越快,孩子多方面接触到的信息较多,对孩子的性教育及防性侵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包括:性别意识培养、自我保护、正确的性教育观念等,比起对孩子遮遮掩掩,让其自我探索,不如让孩子学会并懂得自我保护,防止伤害的再次发生。
当然,目前我国的性教育还在摸索和发展初期,很多人都不懂的如何来做,也可以买些浅显易懂的书籍来教授孩子;
2、不仅家长要防范 孩子交际圈都可以参与
建立朋友圈范围大家共同协助,包括老师、朋友、邻居等等,可借助身边朋友帮助。当然还有一点即是你了解接触的圈子中,没有恋童癖。下面有链接可以教大家识别出恋童癖的特征。如果有发现孩子行为举动异常,应及时询问并报警;
3、教导孩子网络安全注意事项
现代孩子很早接触社交网络,应引导孩子注意不要相信虚拟网络的人和事,不轻易发自己照片或联系方式,约见网友后发生不良事件的不计其数,我也不一一列举,所以更应该从家长做起,关注孩子,引导孩子;
4、少在社交平台发布有关孩子的各种照片
有一种“熟人”也可以通过朋友圈来了解到孩子的很多信息,孩子本身容易相信熟悉的人,所以也会给恋童癖无障碍开辟道路。
5、最重要的还是倾听和关注孩子
与他做朋友,才能获得更多他内心感受,了解他曾接触的人和事,并且孩子有事时,一定要让他说,而不是埋藏心里。
从以前女性性侵事件到现在儿童性侵事件的蔓延,社会各时间内都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我们能做的是不伤害他人,但要学会自我保护,特别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实践结果多方面都会影响他成长的轨迹,所以,防患于未然,才能远离恋童癖者。
如何识别恋童癖
https://zh.wikihow.com/%E8%AF%86%E5%88%AB%E6%81%8B%E7%AB%A5%E7%99%96#.E7.9F.A5.E9.81.93.E7.8C.A5.E4.BA.B5.E5.84.BF.E7.AB.A5.E8.80.85.E7.9A.84.E5.A4.A7.E6.A6.82.E6.83.85.E5.86.B5_sub
如何让孩子远离恋童癖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105989/
参考资料:
http://www.chag.cn/EraContent.aspx?id=570
自我拙见,仅代表个人观点,很多研究都有待考量,不能片面去看,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有冒犯,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