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4 网摘

知识提炼四步法(OKSS)
概览(Overview)
重点(Keynote)
结构化(Structuring)
陈述(Statement)


怎么找到一个结合你的使命、你的优势还有你的兴趣的点,这也是哈佛大学幸福课的泰勒·本-沙哈尔教授对职业的描述。


一般互联网产品死掉的原因有三个:1、无刚需,太小众 2、盈利模式不清晰,无现金流 3、获客成本高。


幕布是一个以折叠式文字来整理内容的大纲文档工具,它可以用来记笔记、管理任务、制定计划,也支持思维导图。

文档工具+清单工具+思维工具=幕布


通过高精细的标签体系理解真实用户,包括他们的基本属性、媒体行为、用户环境、用户状态、商业兴趣、用户行为等等。
基本属性: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常住地址等。
用户状态:婚姻状况、消费水平、在校学生等等。
用户行为:电商购物行为、APP行为、PC行为。
用户环境:设备型号、LBS信息、联网方式、运营商。
商业兴趣:旅游、购物、奢侈品、汽车。


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直播


史蒂芬·平克,大脑的认知特性可以用物理术语来解释:
信念:不过是一种信息;
思考:只是一种计算过程;
动机:则是一种反馈和控制系统。


做一个有作品的人,神马叫作品?就是它花费了你大量心血能拿出来让人惊叹的东西,它可以是一个项目、一篇文章、一次演讲,作品的特点就是能让人啧啧称赞、有传播性的东西。


结构存在于每个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无穷变化中,每个局部表现整体,而局部的意义又由整体来决定。


创新本就是不同知识模块间的跨界组合。


原研哉:无论多么复杂的平面广告设计,都靠三层建立:背景层,图形层,信息层。好的设计作品,一定在三层中有其所长。


内容行业“用户、内容、商业”三者不能兼得

如果要内容质量,由于优质创作者有限(已经被做号党挤出),流量断崖式降低,商业价值无从谈起;
如果要商业价值,流量摆在第一位,做号党什么的成了流量发动机(现在的模式);
如果要用户体验,带品质的,做号党没有生存意义,商业价值丧失;不带品质的“奶头乐”可以保障流量和商业价值,但内容质量就被牺牲。

在“熵增”困局中,内容质量会被率先抛弃,因为商业价值不可能丢弃,最终用户被“安排”在“奶头乐”体验当中——这就是某些明星信息流平台的发家逻辑。

内容“熵增”的直接原因是不健康的补贴方式挤出了优质原创作者,最终只有比谁能产出更多、量更大的垃圾内容,谁才能获得更多收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5-04 网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