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取天下

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其时诸侯众多,势力雄厚者不乏其人,而刘备身陷京城。手下将领只有关羽张飞,兵马地盘皆无,寄居曹操之下,没有任何腾飞迹象,且年龄四十多,中年将过,未有大功,只获刘皇叔虚名。但曹操却非常看重他,将其视为英雄。而日后形势的发展果不出曹操所料,刘备与孙权和他三分天下,成为他最强劲的对手。能及早地预见刘备终将成就大业,同时还能与这个未来的劲敌纵论天下英雄,展惺惺相惜之情。令人不得不佩服曹操的眼光和胸襟。

在一起煮酒论英雄之前,曹操只和刘备接触过几次,第一次是他们共伐董卓,那是曹操因为刺杀董卓而名扬天下,刘备却还是个藉藉无名的小人物,但诸侯会盟时,董卓派手下大将华雄前来挑战盟军,各路诸侯手下的几员大将都被华雄轻易斩于马下。刘备的兄弟关羽请求出战,结果因为职位太低,遭到大家的耻笑,但曹操力排众议,说服盟主袁绍同意关羽的请战,结果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战扬名,刘备也因此受到大家刮目相看。董卓见华雄被斩,亲率大军前来与诸侯盟军决战念,吕布身为先锋先到虎牢关下,跨下赤兔马,掌中方天画戟,连杀数员大将,勇不可挡,诸侯们胆寒心裂,个个害怕,结果又是刘备关羽张飞三英战吕布,在虎牢关下大败吕布,才使诸侯盟军能够最终击败董卓。刘备三兄弟的两次突出表现,足以让众诸侯侧目,人人皆知这三兄弟英勇而仁义。

曹操第二次与刘备接触时因为曹操攻打徐州。徐州刺史陶谦邀请临近诸郡相救,刘备虽兵少将寡,却慨然前往相助。曹操因为吕布袭取了他的后方兖州,怕前后受敌,不得不退兵,临走时送给了刘备一个顺手人情,答应他与陶谦和解,结果刘备轻而易举得到了徐州,这让曹操大为光火,但也看到了刘备的过人之处。第三次便是曹操与刘备合歼吕布。之前曹操几次用计想挑起刘备和吕布之间的矛盾,使两家火并,好坐收渔翁之利。但都被刘备识破并化解。可惜吕布太不讲情义,又自恃英勇,最终还是中了曹操之计,与刘备决裂,终于被曹操所灭。虽然徐州落入曹操之手,但徐州的老百姓却心系刘备,强烈要求刘备留下来继续治理徐州,刘备笼络人心的能力让曹操很是不安,不得不将刘备带回京城,置于严密防范之下。几次交道打下来,刘备仁义、勇武、爱民的特点表现无遗,曹操是个老谋深算之人,对那些争夺名利的诸侯毫不在意,有充足的信心一一剿灭,唯独对刘备这样富有远见,心怀天下,又是皇室后裔的豪杰之士,曹操岂能不高看一眼,视为英雄和对手?刘备也一样知道,曹操足智多谋,野心勃勃,兵多将广,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尽先机,所以刘备也认识到自己将来要取天下,头号对手必是曹操无疑。所以刘备的行事为人,大多走的与曹操不一样的路子,以正制胜,不像曹操那样以权谋奸诈著称。正如刘备自己所言:“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橘,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可见刘备对曹操研究得也很透,并且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面临的形势,以仁义立身,聚天下民心,立足长远,逐步创立基业,终于能够三分天下有其一。

曹操年轻时被人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不仅不生气,还颇为得意,所以他自始自终以此形象面世,大家说起曹操,必与奸诈多变相联系,曹操也不以为忤。为成大事,他宁负天下人。其实乱世之中图存,不多谋善变是行不通的,众诸侯多如此,曹操只不过技高一筹,眼光更远大,胸怀更宽广而已,所以曹操能剿灭群雄,统一中原。刘备对曹操研究得很透彻,对当时的形势也看得很清楚。所以他祭出仁义的招牌,以皇室正统的身份,不卑不亢地参与各项战事,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在很多大战役中,都有刘备的身影,虽然大多数战役刘备不是主角,但他从来都站在局内而不在局外,不断学习和隐忍,关键时期,总能将仁义的特点推而广之,诏示天下人,他是个值得跟随的主公。尽管一直吃着败仗,被曹操到处追逐,但最终却能抓住机会,一举创下三分天下的基业。

在乱世中行仁义,没有实力是不行的,然而刘备兄弟三人志向远大,武艺胆略超人,完全具备条件。刘备一直有仁义之名。但开始并不显于天下,直到他为陶谦解徐州之围,并三让徐州,仁义之名迅速传著于世。事情起于曹操之父曹嵩被杀。

曹操欲将老家的父母兄弟接到兖州,途经徐州,徐州太守陶谦是个老实人,想乘机巴结曹操,派人护送曹北上,结果护送者变成了多命者,见财起意,尽诛曹操家人,曹操因此迁怒于陶谦,发誓荡平徐州,陶谦是个文人,兵少将寡,岂是曹操敌手,只好邀请其他州郡相助,北海太守孔融应邀前来,并力邀帮他打退黄巾乱党的平原县令刘备一起前往。刘备虽与陶谦不熟,但素知陶谦仁厚,自己也以仁义知名,惺惺相惜,同道有难,岂能不救?刘备知道曹操强大,陶谦又与自己毫不相干,却毫不犹豫前往相助,陶谦和徐州军民个个感奋,无不以刘备为仁义之人。待曹操退去,陶谦三让徐州,刘备始终推辞不受。其实当时刘备只是个县令,面对徐州这样的大郡,哪能不动心?只是刘备深知自己身份低微,功业未立,一时名不称位,再者自己救援徐州,若以此便夺徐州,于声名有毁,因此,他死活不要徐州。陶谦没办法,又担心曹操再次来袭,就央求刘备留下来帮助一起守卫徐州。刘备慨然应允。

后陶谦病故,临终前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无法再推辞,只好权领徐州牧,将徐州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徐州军民之心。这让曹操大为光火,自己徒费钱粮兵马,攻打了许久的徐州,刘备不费吹灰之力就据为己有。于是和众谋士反复设计相谋,必欲得徐州而后快。正好吕布兵败投奔刘备,刘备为了增加一份抗击曹操的力量,与吕布联手守卫徐州。但吕布是个反复无常之人,经不住诱惑,找个理由反客为主。徐州得而复失,但正如刘备所感叹:得何足喜,失何足忧?刘备本就对徐州没有太大的希冀,从未觉得徐州是自己的基业,丢了倒也并不十分难过。但得失徐州之间,刘备的仁义之名却不胫而走,这倒是刘备所需要的。

行仁义于豪强之间,有时不仅要有实力,有时还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确立了三足鼎立的战略方针,劝他要创基业,必须首夺荆州作为立足之地。其时刘备依托刘表,屯兵新野。刘表老病,两个儿子又不堪大任。刘表有意将荆州让与刘备,刘备推辞不要。刘备此时寄人篱下,迫切希望得到一块根据地容身。荆襄九郡人多粮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刘备梦寐以求的理想创业基地,而且之前诸葛亮反复强调要取荆州做家,再图益州,成就霸业。面对刘表相让的荆州,刘备岂能无意?只是刘表在自己穷途末路之际收留自己,于自己有莫大恩惠。又是自己刘氏同宗,哪能占人地盘、夺人基业?由此可以看出刘备确实宅心仁厚,若换成曹操袁绍等诸侯,对荆州这样的肥肉,恨不得一口吞了,千方百计都想战胜攻取,更别说送上门来的好事,不要白不要。刘备虽然渴望荆州,却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始终坚持一贯的仁义作风,不为所动,不愧是有过人之处。

后曹操大军南下,刘表病亡,刘表之子刘琮做了荆州之主,不久举荆州降曹,刘备失去依托,只好仓皇逃往江夏,去与刘表长子刘琦会合。危机之中,诸葛亮曾为他谋划了一条上策。让他以吊唁刘表为名,前赴襄阳,诱擒刘琮,夺取荆州,再整合荆州之军,与曹操决战。本来这是一条好计,即可抵挡曹操,还可顺势夺得立足之地。但刘备不忍心,他说:刘表是我兄长,托孤于我,我却执其子而夺其地,他日九泉之下,与刘表不好相见。诸葛亮等人只好作罢,但刘备的仁义之心,却让诸葛亮等人心悦诚服。

在逃亡的过程中,刘备损兵折将,夫人死于乱军之中,儿子阿斗得赵云拼死相救方得保留。虽然溃败,刘备始终没有放弃随行的百姓。本来刘备是有机会带领军队逃走的。但为了保护百姓,大军行走缓慢,被曹操的铁骑赶上,军队才被冲散。刘备即使败逃,也还是和老百姓一道,不肯先走。刘备一直认为:“举大事者,必以人心为本”。无论什么时候,刘备都能体恤关心下属和老百姓,因此民心依附,众口称赞,仁义之名传扬海内。

诸葛亮曾为刘备规划,先取荆州,再取益州,然后北伐中原,天下可定。取得荆州后,诸葛亮、庞统和益州别驾张松等人都力劝刘备乘势拿下益州,益州刘璋暗弱,人心不附,有志之士思得明主,很多人为刘备的仁义折服,希望投奔刘备,本来有机会轻易取得益州,但刘备和刘璋是刘氏同宗,刘备不忍心同室操戈,最终虽然得到了益州,保全了仁义之名,却损失了军师庞统,只好从荆州抽调诸葛亮入川,以至荆州交给了为人骄傲的关羽,最后失去了荆州。所以仁义取天下,也让刘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纵观刘备一生,从一个没落户出身的无产者,到宰割天下的英雄,靠的正是大行仁义之道,以此折服诸葛亮这样的智谋之士,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勇猛之将,聚集人心,创造基业,虽然东奔西驰,危险不断,代价不小,但毕竟获得了巨大成功,拥有了一份像曹操孙权一样的帝王之资,从谋略上看,虽大异于曹操,却殊途而同归。

你可能感兴趣的:(仁义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