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时间线催眠03-感受时间线的方向,案例:自卑的哥哥

【笔记】时间线催眠03-感受时间线的方向,案例:自卑的哥哥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A.比内(Alfred Binet),法国心理学家(1857-1911)

1905年比内和医师西蒙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心理测验,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关于“应该”

在催眠的练习中,尽量不要说“应该”这个词,要用别的词代替。比如说“我希望。。。”,“我再回想一下当时。。。处理可能会更好。”

“应该”代表着与现实的对抗。这个词包含着一种评价、评判的态度。不评价,全然接纳,的确知易行难。评价、判断,诚然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但这种措施在保护我们的同时,也丧失了我们与现实和解的另一种可能。

学会与自己的身体连接

练习时间线催眠,需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与身体连接,充分感觉自己的身体。然后才能走入内心。先连接身体,有感觉,才能在催眠过程中看到画面,走入内心潜意识。

在放松练习中,放松身体,依次放松某个部位的感觉。在催眠中发生的一切,只是去感受,而不是对抗和评判。尽量保持在一个比较舒服的位置,开始练习。

刚刚接触的时候,我想催眠是不是应该在一个比较安静的场所?但是老师却说,催眠其实并不限制的场所,哪怕嘈杂的广场,室外都可以做催眠。甚至说背景声音略吵闹一点更好。(如果背景吵闹,潜意识会分一部分精力去对抗现实中的噪音,而这样来访者对于催眠引导语的阻抗会减少?)。在催眠中,引导来访者去想象感觉噪音像水中的涟漪,让声波穿过自己,只是去感受,而不是分析和对抗。

初步的时间线催眠练习

引导来访者进行初步练习(同时也是一种催眠感受性测试),用引导语放松,让来访者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慢慢回想刚刚来教室时看到什么,感受什么,感受自己记忆中的细节,不一定是视觉的,也可以是触觉,听觉,或者纯粹是一种语言无法描述的感觉。

继续引导来访者回想,昨天这个时候在做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继续引导来访者回想上周六,在哪里,在做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慢慢引导来访者,睁开眼睛,回到现在。

依次重复。

注意点

放松,深呼吸。在催眠中打开潜意识的通道,回到过去。

回想时候,不要过于努力地去回想。轻松地自然地去想,让回忆慢慢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

进一步练习,感受时间线的方向

放松练习,闭上眼睛,感受过去和未来,在前后左右的哪个方向。

感受每件事情的方位。如果感受不到,再试着把过去的某件事情放在不同的地方,自己有没有感觉?再换一个地方放置呢,看看是不是有更强烈的感觉?

回想、体会昨天中午的时候,你在哪里,在做些什么。这件过去的事情,在身体的哪个方向?体会不同时间的声音,来自于哪个方向?

从现在到昨天,到前天,到一周前,体会方向,在身体的哪一侧?

寻找到时间线的方向,其快慢难易,取决于不同人的催眠敏感性。催眠敏感性虽然一部分是天生的,但是也可以通过后天不断地催眠练习进行调整。

时间线方向的两种样子

通过时间线催眠,感受过去和未来的方位,然后找到线,把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这条在催眠中把你的过去,现在,未来串联起来的线,就是你的时间线。

通常,如果过去在左边,一般未来在右边。过去在后面,未来在前面。

一般来说能够同时看到时间线的过去和未来(比如都在眼前,过去在左,未来在右),这种人往往时间线概念类型就是在时间线以外的人。

而如果时间线只能同时看到过去未来的一个,(比如过去在后面,未来在前面),这种人往往时间线概念类型是在时间线以内的人。

很少有人的过去和未来,在身体的同一边。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明,这位来访者过去的事情,总会感觉未来还要做。他的过去,总会投射到他自己的未来,夹缠不清。

整合过去,面向未来

整理好过去,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

一种心理学现象是:说不要做什么,总会重复去做什么。比如说不要注意房间里穿白色衣服的人。比如说不要去注意脚和鞋子摩擦的感觉。当我们说不要的时候,往往大脑在不注意之前,都要先去理解一下,注意是个什么感觉?然后才能做到不注意。

如果一直对自己说,下次不要什么,而没有说要什么。往往会把上一次的模式预设到下一次。所以很多人,不能很好整理过去的时候,总是会发现自己在重复一样的问题。

这也是时间线催眠的特点,整合过去,面向未来。不关注的问题,而是更关注于可能的解决方法。

案例:自卑的哥哥

来访者自述,缺乏自信,根本原因是觉得自己一直不如妹妹。觉得爸爸妈妈更喜欢妹妹,而且妹妹在各方面都比自己优秀和成功。所以从原生家庭就天生缺乏自信,感觉自卑,工作学习也缺乏动力,感觉做什么都做不好。

首先老师对他说,不要说一直,不要说总是。在描述问题的时候,要具体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如果一个人常说“一直”,“总是”,代表着他时间概念的不清晰。

(其实这里运用了一个具体化技术,在了解来访者资料和背景信息的时候,具体化技术是非常非常有用的!比如101.7晚上情感类节目,痴男怨女打电话进去,主持人每次问的套路都是,你具体说一下是个什么事情?你具体说一下怎么他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呀?你具体说一下,从具体什么时候,从哪件事情上就感觉他不再爱你了。具体化技术,可以帮助来访者把主观的评价和无法释放的情绪,从客观的事件上剥离开来

来访者继续自述,小时候一直挺好的,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有一次考试没考好,相反妹妹考试挺好,家长还特地表扬了妹妹。然后他就注意,越注意越发现妹妹这里也比自己强,那个地方也比自己好。越发现越关注,就越觉得妹妹好像方方面面都比自己强。

心理学现象:越相信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关注什么就会觉得身边都是这种现象。

来访者其实陷入了自我催眠中,他心里的过去,成了他自己的心结。让他看不到自己比妹妹优秀的地方,往往如果不找到最初的事件,要解决心理问题是很难的。

引导来访者在时间线催眠中,从后面的事件,向前找,一点一点找到最初的事件。最初的事件解除了,心锚也就解除了,化解了自己当初的限制性信念。

通过时间线催眠,帮助来访者回到过去,去客观地比较自己和妹妹,然后发现其实自己在某些领域上也很成功,其实某次考试考得好,爸爸妈妈也表扬过自己。工作上自己也得到过哪种奖励,甚至能够看到妹妹其实还没有自己优秀。在时间线催眠中,帮助他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更客观地看待自己,既不拔高,也不矮化,消除自己的限制性信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时间线催眠03-感受时间线的方向,案例:自卑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