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碎片化”

我们来看看一个最近一段时间人们频繁提到的词:

碎片化。

如果让一个普通人描述自己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但是今天,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

日前,第三届《人民日报》读者评报活动落幕,共有84987名读者通过来信、网络等方式参与投票。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54.12%)、报纸(46.32%)和电视(43.83%)是受访读者最重要的三种信息渠道。这充分反映了新的媒体环境中,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在被问及阅读的习惯时,近四成(38.35%)的人习惯于“先看标题,如果感兴趣就往下看”,另有32.99%的人会“挑喜欢的版面或栏目看”,“从头到尾仔细看”的不到15%。

过半数(51.56%)受调查者平均每天用于阅读报纸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只有17.44%的读者选择了“一小时以上”。以上数字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时间的减少和碎片化趋势。如何应对这种碎片化趋势,以全媒体的新闻产品应对读者新的阅读习惯、阅读需求,将是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报新闻报道必须面对的课题。

——摘自《人民日报》

重新理解“碎片化”_第1张图片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现象:

每天通过手机报、博客、搜索引擎、新闻网站、及时通讯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我们在各个生活的间隙获取信息,在吃饭时看一眼电视,在坐公交车时用手机上微博。信息量如此之多,我们获取信息如此容易,乃至我们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文档超过20页,我们就没有耐心看完。

我们每天浮光掠影地阅读非常多的信息。可是,除了增加一些谈资外,回想起来,似乎并没有记住多少东西。

人们在社交网站和微博上讨论问题,发表看法,都是一种“轻重量的社会姿态”,这只是人们接受碎片化信息后的一个随机反应,和一个人深思熟虑后采取的行动完全不同。

之前有为朋友提到过这么一个问题:

由于工作时间原因,我很少有时间读书,微信文章倒是读了不少。不知道是不是碎片化阅读的关系,读得多,都没记住,更谈不上应用。我应该怎么提高学习效率呢?

在手机上的阅读时间比读书时间长;输入的碎片信息比系统知识多——我相信,这不只是这位朋友面临的问题,也是这个时代所有人都面临的问题。

那知识是否可以碎片化呢?这显然是误解,也再一次是概念不清晰造成的混乱。事实上,被碎片化的只是时间而已,而不是别的什么。

碎片化的信息,无法直接构成知识。这像什么呢?这就好像,虽然房子确实是由砖头构成的,但仅仅一堆砖头摞在那里,我们完全不可能称之为房子。知识是有体系的,正如房子是有构架的一样。碎片化信息,顶多是一块块的砖头而已,要让它们成为房子的一部分,除了构架之外,还需要很多其他东西,比如水泥,比如钢筋……

再说,即便是学习的时间被碎片化了,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依然是长期持续且连贯的,否则不可能产生什么进步。并且,碎片化,也不是今天才产生的,事实上从来都有…… 你上小学的时候,是不是上午四节课,每一节都是不一样的科目?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是星期一全讲语文,星期二全讲数学,星期三全讲自然…… 离开学校之后,很难有整块的时间学习了(其实所谓的整块时间不过是满满的四十五分钟而已),那不都是“抽时间”搞定吗?比如,我学 Python 编程语言,第一本书的阅读,基本上是每天在马桶上的十五分钟,花了整整一个月搞定的。所以,时间碎片化,并不代表学习碎片化。恰恰相反,真正擅长学习的人,都很擅长利用碎片的时间完成长期持续连贯的学习。

于是,一个很显然的结论出现了:

体系化的知识,是更高级的知识。至于碎片化什么的,跟知识完全没关系。

那,对于普通个体来说,体系化又从何而来呢?我有个理论,在知识的海洋里,最佳策略是“漫游”,尤其是对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

因为很多时候你无法凭借现阶段的眼光,来判断这个知识在未来是否有用。

就像对于石器时代的人来说,石油就是一种黑色的液体,他们永远也想不到它将是支撑世界的重要资源。

同样很多知识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只是如果我们没有去发掘和利用,那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石器时代的石油,虽然价值连城,但却无法发挥作用。

知识本身并无法给我们创造价值,只有因为它的存在,改变了我们的选择时,它的作用才能真的体现出来。

许多年过去,回头看的时候,我个人最庆幸的事情,只有一个:

我好像从一开始就没操心过“学它有什么用?” 不仅如此,我好像从一开始就觉得学习本身很有趣,于是,学什么都很有趣…… 甚至,在学不会、学不好的时候,依然觉得学习很有趣!

实际上,碎片化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要了解到它代表的是什么?是知识?是时间?还是注意力等其他因素?

很多事情回归到常识,我们其实就能够得到答案。

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不会一次学完,也不可能一次学好。我们永远是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再学习一下新的内容。而这种断断续续的时间最终会让我们读完一本书,学完一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个领域的基本框架。

所以我们从小到大就是不停地在用碎片的“时间”,来学习系统的“知识”,只不过那时并没有一个词叫做“碎片化”,所以我们也没有对此产生过任何焦虑。

所以当大家被一个词弄得焦躁迷茫的时候,不妨试着想一想过去的常识,就能让自己踏实起来。


但对成人学习来说,内容是否系统根本不影响学习效果。

例如要写一个项目汇报材料,找到一本《职场写作 30 个场景》,你会从第一页开始读吗?不会。你会迅速找到如何写项目汇报材料的内容,看完立即去写,对吗?对,成年人学习就是这么功利!不在乎知识是否系统,只在乎是否有用。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知识体系?

当然不是。但你需要的是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书里的知识体系。

书里的知识体系≠你的知识体系。

而你通过不断解决问题,积累高频使用的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又必然有各种联系,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系统化,就成为为你自己量身订制的知识体系。建立你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是从他人的体系中取出你需要的碎片,根据需要放进自己的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碎片化是必然的过程。

既然碎片化是必然过程,为什么有人学得好,而你却因此焦虑不已呢?因为你只看到碎片,却没有看到别人怎么用碎片重新拼成体系。

有人说,碎片化阅读正让你变得越来越蠢,他们呼吁放下手机,多读书少看微信。只是我们可能回不去了。

那么怎么解决这种焦虑呢?

别急,方法肯定是有的。

刚才说过了,用碎片重新拼成体系。

知识管理5招:

重新理解“碎片化”_第2张图片

一、体验反思,知识内化

刻意搭建一座桥梁——连接知识和自己;拆书帮的便签学习法就是这样的桥梁。

重新理解“碎片化”_第3张图片

拆书帮便签读书法将阅读分为:

R(阅读片段)、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和A2(以后我怎么应用)

★R:在读书时,遇到某一个心动片段,停下来,划出来。

★I :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知识,达到理解知识本身是什么的程度。

★A1: 写和这个知识有关的自己的经验,通过反思自己的相关经验,让这个知识真的和自己有关。

★A2: 写下针对这个知识自己可以如何进行的下一步行动,让知识真的应用在自己的生命里,我们才能因为它变的更好。

寻找可以A1和A2的内容,对看到的知识去描述自己的经验,规划自己的应用,把知识和自己联系起来。

二、变沙为砖,思维强化

每一种方法都有它对应的原因和适用条件,或者说每一种方法都有它对应的前因后果、适用边界。

信息和知识的差别在于,知识通常有上下文,不像信息只给你一个观点(例如:每天喝八杯水),而知识的上下文主要就是写明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

对于这样缺少上下文的碎片化信息,怎么办?

具体做法——追问前因后果、追问信息的使用边界。

例子:信息碎片【每天喝八杯水】

追问前因后果:①每天喝多少水这事对我有多重要?

                            ②要喝八杯水的原因是什么?

                            ③如果这么做对我有什么好处?如果不这么做对我有什么坏处?

追问使用边界:①要做到一天喝八杯水得具备哪些条件?        

                            ②关于现在喝多少水有不一样的说法吗?我能否搜索一下其他专家是怎么说的?

                            ③不同的说法的区别是什么?

通过追问原本孤立的、像碎沙一样的碎片化信息,就被加工成了砖块。

三、垒砖成塔,构建体系

把不同来源的知识,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像一位建筑师,从这里借来一些砖块,再从那里借来一些砖块,在不同的地方,再去参考其他人的设计,但是都拿到自己的手里,再去连接搭建成为自己的塔楼,就是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子:信息碎片【三个和尚没水喝】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比如:人多之后合作是个很困难的课题。

目前这个信息仍然是一粒沙子,怎么把它加工成一块砖呢?

先问前因后果:

①为什么三个和尚会没水喝呢?为什么一个人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因为做多做少都是自己的。那要是两个人就涉及到合作了,但是任务分工和收益分配也比较简明清晰。多到三个人的时候,在分配任务和收益的时候,就难免会涉及到公平、感受、关系、性格 等等,于是就会出现偷懒、嫉妒、争斗、政治、帮派、倦怠 等等。

②如果问题不解决会怎么样?

不解决的话合作就会很难,或者把人组织起来的成本就会太高。

追问适用边界:

①有反例吗?

显然任何一家超过三个成员的组织都算是这句话的反例。

②有相反的观点吗?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这就是不一样的说法啊。

③适用于什么样的情况呢?

应该适用于提醒不要想当然只要把人凑在一起就会正常合作,所以你需要精心设计让人能够合作的制度和组织文化,平时还要多关注人的感受,关注大家关注的事情。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适用范围主要是在提醒智慧、思路、视角 等方面,就是集思广益、头脑风暴。

④有没有类似的,乍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

想到一句: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跟三个和尚没水喝有区别吗? 强调的是中国人不善于合作,暗示说可能的原因是中国的文化或者说民族性中有一些不利于组织的因素。

追问完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再去追问A1、A2,规划自己的A1、A2。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比如:在第一份工作当中我亲眼见到过某位部门经理暗中给总监在项目当作作梗这件事情是怎样怎样的,或者想到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中,特别努力强调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就是这家公司在员工人数高速增长的同时仍然有比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是自己见到过经历过的例子。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目标是我要提高自己团队合作的能力,但是我在自己的部门人微言轻,目前其实没有实践机会,我不是管理者,但是我可以先从高中同学会做起,我是班长啊,明天我可以拉班里的另外几个活跃分子一起在微信群里讨论一下:怎么能让老同学有更多的感情连接。

通过这样的方法,让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样一个碎片的信息生出可以连接其他砖块的凸点;

对三个诸葛亮胜过诸葛亮,也可以如法加工,这样两个知识点之间就不是互斥的、不是无关的,而是可以对接的。

你还可能会想到,桃园三结义、一个好汉三个帮......加进来之后,你会发现它们之间不是没有关系的、不是相反的,虽然貌似说的不是一回事。

有一天可能你读到一本书介绍博弈论的书,对书中说的 囚徒困境 印象很深,那个时候你联想起现在这个框架(你对比调试之后各自的适用边界之后),就可能会进一步的扩充你现在的这块知识框架,如此延展。

重新理解“碎片化”_第4张图片

对于不同的信息,分别追问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再连接自己的经验,规划自己的应用。然后把相关的、相互之间有关联的信息能够连接起来,慢慢构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内化到自己的大脑中。


四、从网到点,拆为己用

从一本书开始,从你现在想要提升的,想要构建自己体系的,想要去知识管理的 给您能带来最大价值的一个主题上,选择一本书。选择好这边书之后认真梳理这本书的框架体系,拿它的这个框架先用着,慢慢地把你读这本书的便签,A1、A2去填充到框架的不同位置,再把其他相关的问题的书的知识,还有在手机上看到的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只要是相关的也填充到这个框架的相应位置,你在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填充进去。

在拿其他书,或者其他来源的碎片化信息,去填充到这个框架中的这个过程中,会发现框架中的一些部分从来都没有放过东西,那意味着那部分的体系跟你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你还会发现有些点放不安稳。那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个点本身的适用边界还可以更清晰,另外的一种可能是借来的这个框架,需要升级了,在升级的过程中去调整、统筹、组织 这些点的关联、因果、分类、边界。这个过程就是用书中的体系拆解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知识点,再拼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五、通过读书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就着自己现在最头疼、最需要成长的课题,在这个课题上拿到几十本书,去翻阅、浏览,碰到对自己有关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就加入A1和A2,联系自己再真正用上,把这些点,一点一点的拆为己用,一块砖一块砖的搭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重新理解“碎片化”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新理解“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