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书摘》

幸福是什么《书摘》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幸福是什么

泰勒·本·沙哈尔

你幸福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有的人只追求眼前的享乐,不关心未来的幸福;有的人历经坎坷,抱怨世态炎凉,放弃了寻找幸福;有的人拥有财富、地位和名望,但内心仍然感受不到幸福;有的人奔波劳碌,把快乐的期望放在未来,却无法享受当下的幸福;今天,从西方到东方,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许多人却精神迷失;“郁闷”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我们身边的郁抑症患者急剧增加;多少无助的心灵在痛苦中徘徊和挣扎。

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本书用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传统智慧精华,教给你提升幸福指数和获得持久满足感的方法!成千上万的哈佛学生通过泰勒博士的课程,找到了获得快乐、幸福和持久满足感的方法。那么你呢? 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读这本书,并按书中的方法去思考和坚持练习,你便开始踏上了获得持久快乐、幸福和满足感的旅程。


《幸福是什么》书摘

为了准备年度最重要的壁球赛,我天天苦练,同时还严格遵守饮食限制.在开赛前一个月,我只吃最瘦的白色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我告诉自己,比赛一结束,我就要好好大吃两天“垃圾食品”。

比赛结束,第一件事就是赶去我最爱的汉堡店。我一口气买了四个汉堡。当我离开柜台时,我深深地体会到巴普洛夫的实验犬在铃声响起时的心情。我坐下来,急不可待地撕开第一个汉堡的纸包,就在我将汉堡放在嘴边的一刹那,我突然停住了。

四个星期来我多么期盼这一刻得到来,现在当这些汉堡就在我面前时,我居然不想吃了。我开始努力思考这其中的原因,后来我发现了所谓的“幸福模式”,我也称它为“汉堡模式”。

第一种类型的汉堡是我最先拿起来的,它虽然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去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了未来的痛苦。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可以称为“享乐主义型”。

第二种是“忙碌奔波型”。他们习惯性地关注目标,而常常忽略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他们从不会因为过程而受到奖励,能否达到目标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他们认为社会只褒奖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努力着的人——只看终点,无视过程。他们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即是幸福,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永远在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的过程中,没有彻底地放松和解脱。

第三种“虚无主义者”则已经放弃追求幸福,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如果“忙碌奔波型”代表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型”代表为了现在而活,那么“虚无主义型”则沉迷于过去,被过去的阴影所缠绕,放弃现在与未来。

真正的“幸福型”是第四种人,他们不问“何时才能快乐”,而是关注“如何才能快乐”。有一点要切记,图过企图永远幸福,可能只会导致失败与失望。我们必须牺牲一些眼前的快乐去换取目标的实现。

实现幸福

10年前我遇到一个年轻人,他是某集团的律师,在纽约一家相当有名望的公司上班,并且即将成为合伙人。在他的高级公寓里,中央公园的美景一览无遗,同时他刚用现金买了一部全新的宝马。他非常努力地工作,每周至少工作60小时。

每天早上他挣扎着起床,把自己拖到办公室,感觉自己并没有什么未来——与客户和同事的会议、法律报告与合约事项占据了他的每一天,对他来说,这些就是每天的任务。

当问起他在一个理想世界里还想做什么的时候,他说他想去一家画廊工作。我接着问他:“在现实世界里,无法找到画廊的工作吗?”他回答:不是的。但如果在画廊工作,收入会少很多,生活水平也会降低。他感到很不开心,原因是他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

我们发现,这些人之所以不开心,并不是因为他们被无选择,而是他们的决定让他们不开心——将物质与财富放在快乐和意义之上。

心理学家艾米·文斯尼斯基提示人们对待工作有三种态度:工作、事业、使命感。显然,抱有第三种态度的人在工作中会更快乐充实。

如果你真的没办法决定,那么不妨听听这样的建议:“与其去注意我们需要什么才能生存,不如去注意我们没了什么就无法生存。”也许那样你就会找到幸福的关键。

幸福是什么《书摘》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福是什么《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