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高效课程开发》读书笔记第三篇

第四章:精选教法做引导

本章从引导体验、引导思考、引导应用三个“引导阶段”来展开内容。

从本章开始,进入到教学教法阶段。从课程开发的角度来讲,教学教法属于锦上添花的部分,课程的根基还是前面针对聚焦问题所萃取出来的具体内容。但是教学教法又有其重要意义,因为再好的内容,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传播形式,也很难被受众接受和吸收。而内训师尤其“擅长”将很好的课程内容讲得枯燥无味。其实,内容与形式就像是我们吃饭时使用的一副筷子,用两根筷子几乎可以吃所有的东西,而单独使用一根,只能扎馒头、挑藕片。所以两根筷子就是一个系统。针对于教学教法,借助三个引导,实现以学员为中心构建课程,给了我们很好的思路。

1.创设情境的六种方式  P138-164

关于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开启课程、引起学员注意、激发学习动机的首选素材。书中给出了一个完整案例的SPORT模型。这个模型便于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整理,只要平时多积累、多梳理,就能形成自己的案例库。案例设计的关键是“冲突性”,这也是后续学员讨论的核心。

关于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以讲述为主,重点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一个符合人们认知的故事,会自动传播;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会引人思考。书中特别提到了“假故事”,并举了“鹰的重生”的例子,其实我们身边充斥着很多假故事(尤其励志的居多),对这些故事,必须高度警惕,坚持存疑的批判精神,坚持自我的独立思考,及时发现并舍弃。否则一旦课上讲了假故事,将大大降低我们授课的信任感。

关于游戏活动:重点是设计游戏活动的七要素(P152)。按照七要素去准备游戏脚本,应该是一名课程开发人员必做的功课。

关于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教学教法中参与感最强烈的教学形式之一。当然对于设计者来说,要考虑的因素也相对更多,比如多数情况要设计所饰演角色的脚本、考虑各种课程出现的模拟走向进而给出应对策略、点评引导等。

关于提问指导:要点是开放式问题会比封闭式问题的使用频率高。书中给出了三种常用的提问引导方式。

关于测试分析:包括填写问卷和测评工具。书中有一句话非常精彩“这两种形式实际上是一种书面的提问引导”。一句话概括出了其本质。

2.五种促进团队学习的活动 P164-169

这五种方式应该说是基本功,是每位培训师都应该掌握的。其中小组讨论和邻座讨论使用频率最高。团队列名、鱼缸式讨论、分组辩论虽然花费的时间更长,但是互动碰撞效果会更优。原因就是书中提到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反思越充分、思考越彻底,获得的成长自然就越多。

3.揭示新知的三种方法 P171-174

课堂讲授:课堂讲授是历史最悠久的揭示新知方法。作为培训讲师,这是基本功,需要不断的修炼,尤其是利用引导技术优化自己的讲授方式。

现场示范:对于技能操作类的课程,现场示范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类似于初中时物理化学课的实验示范操作。我说你听做出讲解、我做你看做出示范,之后才是你做我看针对演练,最后是你说我听分析复盘。

视频教学:视频鲜活直观好理解,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企业自己拍摄,一种是外部购买。企业自己拍摄虽然成本不低,但效果往往非常好。

4.四种促进吸收转化的方式 P176-186

书中充分论证了“知识和经验的获取不一定是累加的,而是替代的,在我们不断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其实也在不断丢弃一些东西”这一结论。为了克服“知识的诅咒”,本节给出的形象比喻、举例说明、分类比较、用图说话四种方式应该说是非常有效的。书中针对每种方式,都给出了实际的案例,便于读者掌握、实操。

5.六种常用的课堂练习 P187-201

有时受限制于课堂时间,尤其是内训师在企业内部授课时,时间安排往往很紧张,大部分老师的做法是采用压缩练习时间的做法。但是练习恰恰是保障推进所学内容实践落地的重要手段。本节的六种练习系统而具体,实操性爆表,初学者拿来就能照猫画虎了。只有将练习安排在培训的各个阶段,并不断针对练习给出具体的反馈,听课学员才能完成转化吸收。

写在最后

本章内容非常丰富,篇幅也是全部章节中的大块头,但胜在内容详实、层次清晰、举例得当。能看出邱伟老师内力深厚,十年磨一剑,“化课成书”的功力。真的很佩服!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FAST高效课程开发》读书笔记第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