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这3个问题,再也不用担心陪孩子写作业心梗住院啦!

前段时间,关于陪孩子写作业的话题刷爆朋友圈。

无数家长把陪伴孩子做作业的闹心、抓狂一吐为快。

我们不禁感慨:

不就陪孩子写个作业吗,咋就这么难啊!

身为家长,我们多么希望,陪孩子写作业能像陪他们玩耍一样,

那么轻松,那么愉快,那么和谐。

1家长该不该陪孩子写作业?

一次朋友聚会,聊起孩子学习话题,大家各抒己见。

朋友A的孩子天生自控能力好,学习很认真,每天放学回家,都能够自觉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非常好,让他非常省心。

朋友A说,自己是不主张陪伴孩子学习的,只是告诉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就要自己做,如果遇到不懂不会的可以来问我。

每次他孩子做完作业要求签名,他也只是随便看下,就给孩子签了名。

朋友B的孩子就不一样了,每次写作业,都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写着写着就走神。

要么玩下铅笔,要么玩下橡皮,他在旁边要不停地提醒督促,孩子才能把作业完成。

在他的监督辅导下,孩子的成绩也还算优秀。

朋友B说,孩子写作业必须要大人陪才行,不然,时间久了成绩肯定下滑。

根据前期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调查显示,37.1%的受访家长每天都会陪孩子写作业,34.4%的受访家长一周陪孩子写作业3~4次,19.7%的受访家长一周陪孩子写作业1~2次。

其实,该不该陪孩子做作业,不是中国家长的专属难题,全世界不少国家的父母都有这个烦恼。

2014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杜克大学两位名叫Keith Robinson和Angel L.Harris的社会学教授,追踪了近30年美国父母的63种参与孩子学业的活动,从帮孩子做作业,到讨论大学计划等,结果发现:

不管父母是什么种族、处于哪个社会阶层以及教育水平如何,都对孩子的学业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孩子上中学以后,父母的帮助还会让孩子成绩下滑。

虽然中国与美国的社会环境不同,但这个结论传递给我们一个信号:在陪不陪孩子做作业这件事上,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要意识到,我们的陪伴对孩子的帮助其实很有限

因此,在对待该不该陪孩子写作业这个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一个孩子很自觉,能够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好地完成,而且姿势正确、书写端正,那么就不用过多的陪伴写作业。

但是如果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而且注意力又不能很好地集中,这时候家长就需要在旁边加以引导,培养他的学习自觉性,然后再慢慢放手。

2陪孩子写作业初衷是什么?

曾经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母亲从小学开始就一直陪伴孩子学习,辅导学习课程,监督检查作业。就这样,在母亲的陪伴下,小学时,她的成绩一直保持前列。

进入中学后,这位母亲已经不懂女儿所学的知识内容了,但是即便这样,她依旧时不时在旁边督促,提醒女儿认真点,仔细点,感觉总是放心不下。

慢慢地女儿开始厌烦母亲的做法,很不喜欢她的过问。

但是心理上又很纠结,一方面她渴望脱离母亲学习上的过度陪伴,一方面又担心离开母亲陪伴就不能学习好。

带着这种纠结的心理,她的成绩开始下滑,最终只考取了一所极其普通的大学。

诚然,我们不能以成绩论英雄,更不能以大学好坏来评判孩子学习成效,但是这个案例足以说明问题。

有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下,我们费那么大力气陪孩子写作业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很赞同台湾妈妈梁旅珠的观点。

她认为,小学四年前就得陪孩子做作业,但这个陪,不是纠结孩子哪道题算得准不准、考试成绩好不好,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收获这三种能力:

其一,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其二,养成专注做好一件事的习惯。

其三,懂得时间管理,分清事情的轻重。

其实,传达观念比灌输知识重要,养成习惯比一味陪伴重要。

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方法还没夯实,就得面临沉重的学习负担。

其实,这时最需要家长做的,是如何尽快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使孩子能够自觉完成作业。

当孩子已经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家长应该主动退出陪伴,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

否则,家长的辛苦付出非但得不到预期回报,还会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阻碍”,最终事与愿违。

3怎样陪孩子写作业才最有效?

有一次,我到朋友家串门,正赶上他陪孩子写作业,我便在旁边等他。

他认真地盯着孩子写,发现有字写错或写歪了,一边帮孩子涂擦,一边批评责怪孩子:“刚刚说过,又写错了,总是改不过来。”“说了多少遍,就是记不住!”

搞得孩子每写一个字都小心翼翼,有时还会愣在那里,他又说孩子写得慢,在那里磨时间。

我劝他耐心点,让孩子先安静写完,不对的过后再纠正。

朋友说,陪孩子写作业,必须严格要求,发现有什么错字要立即让他改过来,不然的话他这一辈子就可能将这个字永远写错了。

朋友的话听上去似乎不无道理,但事实上,他这种严格要求的方式,却让孩子有些不知所措,显得不自信,时间久了,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长期处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氛围,孩子根本不能产生任何学习兴趣,无论家长怎么说教,孩子也是听不进去,自然也就改不过来。

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很多。

许多家长在陪伴孩子做作业时,不仅没有起到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作用,还无意之中让孩子产生了厌学、依赖、学习习惯越来越差的行为。

有研究显示,父母参与孩子作业的方式和程度,会对孩子的人格产生深远影响。

西南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唐智松认为: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选择陪孩子写作业的方式,“尽可能不要陪,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觉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如果确实需要陪,家长要尽可能减少陪伴时间,而且主要是在学习方法、思路等层面上给予指导,切不可越俎代庖”。

仔细想想,其实真的是这样。

每个陪伴孩子做作业的家长,都是为了对孩子的教育尽心尽力,这个过程,肯定不轻松。

但是,家长应该明白,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能收到恰到的效果

如果孩子学习已经很认真很自觉了,这时我们可以在如何给他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上多用用心。

如果孩子情绪低落,这时我们不妨先了解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压力太大还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儿,帮他处理好情绪。

如果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这时我们应该收起家长的急性子和坏脾气,认真和孩子沟通,循序渐进地引导,慢慢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我相信,这样的陪伴不仅是孩子最希望的,也应该是最有效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搞清楚这3个问题,再也不用担心陪孩子写作业心梗住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