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 用例建模

构建用例模型的步骤

•第一步:找到所有的参与者和用例

•识别出参与者并做简单的描述•

识别出用例并做简单的介绍•

第二步:编写用例

•列出用例

•给用例事件流程划分重要等级

•按照重要程度排序详细描述事件流程

 

用例建模过程中的检查项

•用例建模是为了表示系统的行为。通过模型可以很容易理解系统进行的操作

•应该识别出所有的用例,用来表达所有的需求。

•系统的任何一个特性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用例•用例模型并不包含多余的行为;所有的用例可以追溯到系统的功能性需求作为验证。

•去掉所有的CRUD 类的用例•创建(Create), 查找(Retrieve), 更新(Update), 删除(Delete) 

 

构建用例模型的步骤

•第一步:找到所有的参与者和用例

•识别出参与者并做简单的描述

•识别出用例并做简单的介绍

•第二步:编写用例

•找出用例

•给用例事件流程划分重要等级

•按照重要程度排序详细描述事件流程

 

用例建模的过程

用例图>用例提纲>用例详细规约

 

用例的全生命周期

软件工程 用例建模_第1张图片

 

用例文档模板

UC_id:用例名

描述:对该用例的一句或两句的描述。

参与者:参与该用例的参与者。

包含:该用例所包含的用例,以及包含它的用例。

扩展:该用例可以扩展的用例,以及扩展它的用例。

泛化:若该用例的子用例和父用例。

前置条件:启动此用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细节:该用例的细节。(基本流与可选流)

后置条件:在该用例结束时确保成立的条件。

例外:在该用例的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引起的例外*。

限制:在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限制*。

注释:提供可能对该用例是重要的任何附加信息。

 

 

Use Case模型的建立步骤

(1)找出系统外部的参与者和外部系统,确定系统的边界和范围;

(2)确定每一个参与者所期望的系统行为;

(3)把这些系统行为命名为Use Case;

(4) 使用泛化、包含、扩展等关系处理系统行为的公共或变更部分;

(5)编制每一个Use Case的脚本;

(6)绘制Use Case图;

(7)区分主事件流和异常情况的事件流,可以把表示异常情况的事件流作为单独的Use Case处理;

(8) 细化Use Case图,解决Use Case间的重复与冲突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