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an Micus:性子古怪的游吟诗人

写在前面:我不会音乐也不懂音乐,甚至,这是我第一次听音乐会(或者只是音乐节的一个小部分),因此,如若不喜,或是过于浅薄,还请指正,或直接无视。谢谢。

- 他给人的感觉是有距离感的

第一眼见他,便觉得他是那种与常人保持着距离感的人,不亲近人,也许只亲近音乐,而他之前的诸多稀奇古怪的要求让我不禁直接把一个“性子古怪”的标签贴上去。

他要求在特别的舞台上演奏,坐着的位子要铺着一层厚厚的毯子,最外层还要有一层白布罩住(见图)。他用英语列了一个长长的清单,写满了需要的东西:里面有very important的banana;要一个立着的衣架,但架子头必须是铁的;需要什么口味的蛋糕;演奏前精确到多少分钟要喝Cappuccino;试音的时候随便拍照,但是正式演奏的时候拒绝一切杂音、照相、录像等等。这些稀奇古怪的要求,似乎正与这个古怪又寡言的老头相符合,我默默的将艺术家总是与常人不同念了很多遍,相信他一定有着自己的理由。

他1953年出生在德国,身上也有着德国人的秉性,那种 Alles in Ordnung(或 Alles muss in Ordnung sein. 中文一切井然有序的意思)的感觉,一切都要被安排好,所有的行程都要被合理的确定好。他16岁便离开德国,于是像一个流浪者一般在音乐中游荡,他学过太多民族乐器,巴伐利亚的一种琴、爱尔兰的一种吹奏乐器(Uillean pipes in Carna)、日本的尺八(他介绍诸多乐器中我唯一猜出来的)、印度的一种吹奏乐器、东非的一种弹奏的琴……太多太多的乐器,相似却又不同的出现在他的手指间

- 现场演奏的时候我只想到游吟诗人

后来发现,不只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很多杂志乐评人也用这个词来形容他,有种落入俗套的感觉,但是,这也说明了这个词有多适合他。

在试音的时候,他随意地坐在台子上,把箱子慢慢打开,拿出一件一件的乐器,组装,擦拭,谁都能看出那些无生命的东西对他有多么重要。“那些乐器就是他的全部生命”,一旁的滕老师告诉我。我在旁边默默看着他拿出宝贝,试试音,准备着接下来的小型音乐会。

他像是本不该安静地出现在台上的人,而应该是那种拎着乐器在森林之中穿行,在自然中汲取灵感的游吟诗人,兴致来的时候边弹边唱,用一种神秘的语言预示谁的命运,像被翻译成《女王心计》的《风中的女王》开头那一段的感觉一样。

就这样突兀地坐在所有人的面前,用生命演奏着人世的些许波澜。

- 也许每个人在他的音乐中会找到所谓的归处

音乐节开始前在做杂活,搬搬凳子什么的,遇见另一名志愿者,他说起晚上的Stephan Micus就表示太赞了,问我有没有听过他的音乐,我说有,但是没什么感觉。

在这件事开始前,我在网上搜过Stephan Micus的资料,一点一点大概看了一遍记了些词,当然也包括在虾米听了他能找到的音乐,为了之后见面至少能稍微聊点(现实证明我想太多,一是没什么聊的机会,他有什么都问滕老师,二是他确实比较少言寡语。)。可能是对爵士不熟的原因,我对他的音乐确实没什么感觉。

但是现场听的时候,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当然这也与我第一次听现场有关。当舞台周围一片黑暗,只有他和乐器伴着音乐在台中微微发亮,那种带点神秘、清淡地仿佛一杯矿泉水的音乐一点点流入心底的时候,心中逐渐沉寂下来,然后在某一点忽然荡起涟漪——像拥有了神奇的魔力。印象最深刻的是尺八演奏的那首曲子,那种忧伤坠入心底,不知该去想什么、思考什么,只知道随着音乐在荒寂的地方一直前行、前行。

也许你不喜欢他的音乐,像我最初一样。但也许你对他的音乐有一点感觉,静下来细细听,慢慢听,你也许会找到自己的归处。

-------------

另附:Stephan Micus的演奏片段

图片来源 :Festivalsforall.com

------------

后记:此文在草稿箱中已经沉寂三、四个月之久,从第一次在知乎听说开始就注册了账号,发了几篇沉寂的文章,又写了这篇,可惜写到一半忽然搁笔停住,直到最近真的觉得自己该写些东西,才继续写下去。

大概是觉得自我表达能力越来越欠缺了以及……语文水平真的快变成美术老师教的了吧。

写于2013年10月,2014年2月4日最终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Stephan Micus:性子古怪的游吟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