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喝酒

大凡中国人总能喝点酒的。历史上有因建了“肉林酒池”而亡国的,也有因拿酒激励战士而成功的;有借酒刺杀暴君的,也有因饮酒过度而被缚送了命的,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历史车轮辗转至人生观尖锐的魏晋时期,饮酒更是风靡一时,当时的人和现在的我们一样,活得都挺压抑,所以借吃酒、嗑药来麻痹自己,寻个精神上的乐土。所谓“酒,能使人人自远”、“拍浮于酒池,足了此生”便成为当时名言,更有甚者把喝酒作为评价名士的不二标准,所谓“痛饮酒,熟读离骚,自可成名士。”然而饮酒过度有害身体,当时的人也意识到这一点,刘伶还专门写了承诺、立了字据,答应老婆说要戒酒,但条件是先喝个大醉,老婆应允了,结果喝醉后作诗说“妇人之言不能听”,把老婆给忽悠了。——后来他俩吵没吵架我不知道,但可见当时人已经离不开酒。

到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唐朝,酒催生出无数诗篇。“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如此气魄的诗句是在把五花马千金裘换成美酒“会须一饮三百杯”之后写出来的,可以说,没有酒就没有国人引以自傲的唐诗。酒把中国文化推向了一个高峰,对中国文化功不可没。后人评价才子要看他是否“琴棋书画诗剑酒”都通门,不会喝酒算哪门子的才子?

宋人比唐人拘谨些,宋人笔记中对酒的记载,除了关于“酒牌”之类的游戏外,留下的并不多。苏东坡学士“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那是吹牛呢。宋人喝酒,已喝不出诗篇,喝不出才华,喝不出性情。——最多也就是武二郎这样的猛汉“三碗硬过岗”打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故事。

明人生活糜烂,骄奢淫逸,酒已沦为纵欲的末流,好像什么东西到了明末都挺脏。清朝的喝酒,主要是满族人的贡献,满族人地处东北,尚义好饮且酒量颇大,至于南方汉族文人的喝酒,早已变得小家子气。

到了今天,虽好饮善品的人不在少数,但酒更多的是应酬所用,觥筹交错下却各怀心事。这个喝了几千年酒的种族,也终于沦为不会喝酒的俗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