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对人过敏

      “马蒂是一个典型的芬兰人,他低调内敛,喜欢安静,重视私人空间。他尽量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尊重他人的空间,不用无聊的闲扯烦扰别人。但有的时候,却事与愿违······”

  这是芬兰平面设计师卡罗列娜·科尔霍宁《芬兰人的噩梦:另类芬兰社交指南》一书的开篇。简笔画配以少量的文字形式,呈现了芬兰人日常社交场景的细节。而由此书所呈现出来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窘境不仅仅是独属芬兰人的噩梦,还是一种全球现象——社交恐惧。 

        近日,有关于“社交恐惧”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榜。

  那到底什么才是“社交恐惧”呢?科普何为“社交恐惧”。

        在社交场合或者社交操作中出现过份的焦虑害怕,有一种不能胜任困惑或者是羞辱的感觉,甚至会出现回避行为,严重的可能会发生惊恐反应。

  所谓的“社交恐惧”,现在正在逐渐成为“千禧一代”的代号之一。而它的表现形式也各种各样:说话时总是躲闪别人的眼睛;手机不离身,借看手机来掩饰尴尬;到了新的环境会害怕认识新的朋友;远远看见认识的人不知道要打招呼还是绕路走······

  对于那些有“社恐”的人来说,想要一份快乐安稳的生活好像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呢!

        那有没有想过,战胜自己的恐惧,出来拥抱世界的温暖呢?

   “社恐”带给他们的不只是短暂的尴尬、紧张、恐惧,更是一种长达一生的焦虑情结。那为何不尝试着:放下自己,放低过高的要求,放下对自己的苛刻。

  其实,社交,简单来看,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不过是惧怕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其实,人与人的关系,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

  就像我们在小时候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糖果时,他回应给一句“你的糖真好吃,明天给你尝尝我家的”,听完这句话的你,会被快乐击中一样。

        如果害怕的话,就更要去尝试。

  尝试着对遇到的认识的人打一声招呼,对他人的帮助报以微笑,要学会在新的场合里面交新的朋友······

  不能让自己的心脏带着口罩。

        疫情还未结束,人们的脸上还戴着口罩。

  但是在可以把脸上的口罩摘掉的时候,也要把心上的口罩慢慢慢慢慢慢地摘掉啊。

  毕竟,闷得太久,会很难受的。


文/十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不起,我对人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