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作者:N.Gregory Mankiw
译者:梁小民/梁砾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5
ISBN:9787301256909
经济学十大原理可以说是《经济学原理》全书的总纲。详见下图。
机会成本
曾经跟朋友开玩笑说:“你可能读了这个世界上最贵的MBA。”其实,就学费而言,清华-MIT Global MBA这个项目,虽然不便宜,但也绝对算不上全世界最贵。
上学这两年,他只在学校里吃食堂、泡图书馆,平时的交通工具是二手自行车,花费跟普通大学生应该差不多,怎么会是全世界最贵?有了解的同学可能会说,他读的是全日制,要上学就不能工作,这两年的工资和奖金收入也算你上学的成本。
确实,学费并不能完全代表上这个MBA所放弃的东西。这种计算方法忽略了进修的最大成本——时间,当他把两年的时间用来听课、泡图书馆和写论文,他就不能把同样的时间用于工作。为了读书而不得不放弃的工作收入,就是每个职场人重回校园的最大代价。何况他辞掉工作的时候还放弃了价值上亿的期权。
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他的一个同学犯懒了,某一节课没去上,折算下来大概损失500元。而他算上所有的机会成本,逃一堂课相当于损失15.6万元,北京学区房一平米的价格。
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而每个人所拥有的时间、金钱、社会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为了得到某一样东西,通常都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些东西。在经济学里,这些不得不放弃的东西,就是我们为当前选择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有人这样描述机会成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那么放弃掉的鱼,就是你选择熊掌的代价。
对机会成本的理解,有利于我们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尤其是在投资领域。比如,你投资了10万元,一年后,原封不动还给你10万元,你是没赔没赚吗?如果你懂得了机会成本的概念,你就知道,你一定是赔掉了这10万元投资其他标的可以赚到的固定收益。假设这笔钱你投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可以拿到5%的年化收益,那么在这个案例中,你相当于间接损失了10万元的5%,也就是5000元。
通常来说,在今天的中国大陆,懂得一些投资理念的同学,一般可以把自己的投资年化收益,稳定在8%-10%左右,数字因人而异。因此,假设你可以使你自己的投资年化收益,稳定在8%以上,那么你的每一分钱,就有了8%的机会成本。换言之,任何一笔钱的投资,没赚到年化8%,对你来说,可以理解为赔了。
一句话理解机会成本:放弃掉的鱼,就是你选择熊掌的代价。
了解机会成本,我们可以记住这三个词,分别是:
第一、“所有”,所有的选择,都有机会成本。
第二、“最大”,你的机会成本,是你当前选择最大的那个代价。
第三、“必然”,你的机会成本,是你必然可选的那个选项。
比较优势
在美国,曾经有个人发明了一种更简单的分析核磁共振数据的方法,核磁共振是什么咱们不用管,总之这个发明使得医疗成本大大降低。很快,全国各地的核磁共振数据一股脑全来了,用这个所谓神奇的设备分析,结果都很不错,人们将这位发明家视为英雄。直到有一天,一位记者调查了这位发明家——你发现了吗,人怕出名猪怕壮,什么事,别让狗仔盯上——记者爆料说,这个所谓的发明只不过是一台价值600元的电脑,实际上这位发明家玩儿了个猫腻,把这些核磁共振数据转发到印度,让那里收费很低的医生进行分析,然后再将这些分析结果告诉客户。整个美国都震怒了,这个人根本不是发明家,就是一个大忽悠啊。 其实,单说分析工作本身,印度医生并不一定比美国医生更精准,或者更有效率,也就是说,印度医生并没有绝对优势,但是印度医生在这个工作上具有“比较优势”。
什么是比较优势呢?
我曾经在年轻的时候做过数据分析的工作,也因此,一份常规的数据报告,刚工作不久的分析专员需要两个工作日才能完成,而我可能只要一个小时。显然,在做数据报告这件事上,比起数据分析专员,我拥有绝对优势。
那么,如果这么看,是不是所有的数据报告都应该由我来做呢?假设同样的一个小时,我用来做一份市场投放计划,完成之后能让公司在未来一年内节省市场费用800万元,我要是放下这个计划不做,而去做常规的数据报告,我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呢?是的,我们昨天在机会成本的内容中介绍过,至少是800万元。而我的数据分析专员呢,如果他不做这个报告,就只有去做更初级的数据整理,怎么算机会成本也不会比800万元更高。
所以,虽然在做常规数据报告这件事上,我有着绝对优势,但我的数据分析专员,却有着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也就是,他有用比我更低的机会成本产出这份数据报告的能力。 这里我们要不厌其烦的再强调一下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别,因为有时候确实,我自己都经常搞混。传统的分工,是我耕田来你织布,这是说,耕田我效率高,所以我来,织布你效率高,所以你来。但是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即便织布我比你效率更高,但是如果你的机会成本更低,也应该由你来做。
一句话总结比较优势:我做的比你好,也得你来做,事情应该交给机会成本最低的人。
运用比较优势,我们可以:
第一、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事情上,主动出让。
第二、在具备比较优势的事情上,果断进入。
第三、不断降低自己在琐事上的比较优势。
供需定理
假设你是一家笔的生产商,一支笔成本8毛钱,你加了20%的毛利率,卖1元钱,一直卖的不错。突然有一天,来了个竞争对手,这支笔他卖8毛钱,相当于你的成本价,抢走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请问你怎么办?内部优化,降本增效?可以,假设你把成本压缩到了极致,只有6毛钱,价格调整为7毛钱。可很快,竞争对手直接把价格降到5毛钱,请问,你怎么办?
别问这个竞争对手是如何做到的,是不是赔钱,能不能活下去。这些都是“神马”,都是“浮云”,都不重要。在现实的商业环境里,这样的对手比比皆是。
什么?你要买进对手的产品,想让他越赔越多?对不起,他可以玩“按人头限量”,比如一个手机号可以买3支笔,扫一个二维码可以买5支笔,他不批量卖给你。
什么?你想找人家合作?抱歉,人家是来“弄”死你的,人家不跟你合作!
这时,你猛然发现,做了这么多年的笔,好像再怎么卖都不对了。卖得贵,没人买;卖得比对手便宜,自己亏得更多……
这就是价格这件事的奇妙之处。
通常来讲,人们对于价格的认知是:一件产品卖多少钱,取决于生产、销售这件产品各项成本的总和,再加上一个合理的利润率。按照这种逻辑,投入的成本越高,产品的售价就要越高。这就是价格的成本决定论。
长久以来,成本决定价格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但如果真是这样,你怎么解释垄断行业的经营者,给出的价格,高出成本好多倍,消费者仍然趋之若鹜?你又怎么解释互联网创业者,纷纷融资烧钱补贴用户,用远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些人是因为不懂成本,所以胡乱定价?
经济学告诉我们,产品有价,不是因为制造产品有成本,而是因为市场对产品有需求。产品能卖出什么价,是由市场上供给对于需求的相对稀缺性来决定的。供需理论,从18世纪伊始,由多位经济学家陆续提出,其中包括了大名鼎鼎的亚当•斯密(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可以说,供需理论是经济学体系中奠基性的理论。 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当市场上存在某种需求,却得不到充分满足,也就是供不应求的时候,生产者就可以按照“价高者得”的逻辑定价,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而,当众多商家看好同一个市场,争相涌入,导致供大于求时,消费者就有了选择权,同等品质条件下,人们自然都偏爱更便宜的商品,价格必然会在竞争中下降。最终,供给和需求倾向于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价格也就稳定在一个均衡点上。
此刻的你,正在听《蚂蚁私塾》,你想一想,你是因为蔡叔和团队,为了这个音频专栏投入的时间精力才买单的吗?还是因为这个内容对你有价值,所以你才愿意付费?课程有价,不是因为蔡叔投入了成本,而是因为你有投资自己的需求,而课程恰好满足了这个需求。
一句话记住供需理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在商业中给定价进行正确的归因,我们可以学会:
第一,抓准真实需求;
第二,摸清竞争环境;
第三,垄断更高利润;
需求弹性
假设你是公司的销售总监,有一天老板找你谈话,为了全年业绩能达成预期,这个月的销售额需要大幅提升,具体的方法你来定。怎么办?你找来最得意的两个下属“没头脑”和“不高兴”帮忙参谋,没头脑说:“降价啊,一降价,销量肯定上涨,完成任务没有问题。”不高兴说:“千万不能降价,销售额等于单价乘以销量,单价降低,就算销量提升,总的销售额还是会降啊。”听起来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这下你不知道怎么办了。
到底降不降价?降价确实能拉升销量,但是降价带来的客单价损失和拉升销量带来的收益,孰轻孰重?如何判断?
生活当中,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销量,这种价格和销量之间的动态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经济学概念来解释,叫做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就是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所作出的反应程度。
随着价格变化,销量变化大的商品,说明对价格敏感,需求弹性大,比如U盘和洗发水,一旦涨价,消费者很可能就不会购买,这叫价格对销量的影响大。而随着价格变化,销量波动小的商品,说明对价格不敏感,需求弹性小,比如水费电费,即便涨价,消费者也必须购买,这叫价格对销量影响小。
你可能要问,不是经济学家,听一个这么拗口的概念,有什么好处?
首先,企业如果想多赚钱,就必须考虑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产品需求弹性大,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则可以通过降价的方式刺激需求量的大幅增加,这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薄利多销”,也有人称之为“以价换量”。而如果产品需求弹性小,消费者对价格不那么敏感,则可以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拉升整体收入,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奇货可居”。一句话记住需求弹性——弹性小,我涨价,弹性大,我降价。
其次,当大家都想用低价策略抢夺市场,行业深陷价格战的时候,你的最优策略可能是通过技术创新或效率提升,来优化消费者的体验、提升品牌的附加值,让消费者愿意为你的优质品牌或产品买单。这种做法,叫做“差异化战略“。归根结底,就是想办法降低商品的需求弹性,当消费者对你的商品产生依赖,并且市场上无人能替代时,你就拥有了定价权。
一句话记住需求弹性:弹性小,我涨价,弹性大,我降价。
判断你的商品需求弹性是大还是小,主要看:
第一,是否是刚需;
第二,是否可替代;
第三,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是长还是短。
价格歧视
假设你是某出版社的老板,现在要出版一本书。你打算只出电子版,那么印刷成本相当于没有。我们再假设市场上有两类读者,一类是作者的10万名铁粉,他们愿意支付50元买这本书;还有一类是50万名普通粉,他们最多愿意为这本书支付20元。
此时如果你定价为50元,只有铁粉会买单,销售额为50元乘以10万,等于500万元;而如果定价为20元,所有的60万粉丝,也就是铁粉加普通粉都会买单,销售额为20元乘以60万等于1200万元,比之前的500万多很多。因此,你决定将书定价20¬元,使收益达到最大。
问题是,这样真的是收益最大吗?有10万铁粉,他们明明愿意花50元,却只出了20元,这不可惜吗?如果有一种办法,可以针对这10万铁粉收50元,而对其他的50万普通粉收20元,边际成本没有增加,是不是会多赚很多?
不同的用户对于同一件商品的需求程度不同,支付意愿也就有所不同。如果只设定一个价格,定得高会流失掉不少用户,定得低又会损失掉一些本可以收入囊中的利润。因此,聪明的商家发明了“价格歧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或者不同的消费场景,给出不同的定价,从而攫取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最后一分钱。
乍一听“歧视”这两个字感觉是贬义词。其实在经济学范畴里,“歧视”是一个中性词,没有强烈的道德色彩。这里的歧视指的是差异,所以价格歧视可以简单理解为价格差异。
价格歧视无处不在:比如“麦当劳冰激凌,第二杯半价”;比如服装反季销售,原本冬天1000元的羽绒服,到了夏天 300元你就能买到;再比如上周你去过的烤鸭店送了一张烤鸭券,本周可以六折再点一只。
一句话记住价格歧视:没有看低你,只想掏空你。
运用价格歧视的策略,我们可以:
第一、划分时间;
第二、区隔地点;
第三、筛选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