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教你造火箭,而是为你的人生火箭蓄满能量

约稿。

与吴晓波的蓝狮子第三次合作,这次编辑推荐了一本有意思的书——《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

不是教你造火箭,而是为你的人生火箭蓄满能量_第1张图片

初看到这本书,就被它的书名吸引,但在翻阅之前又有点犹豫——不会是科普类学术报告吧?

读了,发现自己错得离谱,被书名诱骗了——

这本书不是教你怎么造火箭,而是让你借鉴火箭科学家的思维方式。

换句话说,这本书意图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赋予你改变世界的能力。

不是教你造火箭,而是为你的人生火箭蓄满能量_第2张图片

今年4月14号新鲜出炉,卖得很火,

不是教你造火箭,而是为你的人生火箭蓄满能量_第3张图片

大概是上月中旬中文版上线,豆瓣上架没多久,虽然评价人数不多,却已经是9分高质的存在:

不是教你造火箭,而是为你的人生火箭蓄满能量_第4张图片

作者奥赞·瓦罗尔(Ozan Varol)是个八零后,出生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自小聪明,高中就自学了编程和天文学,2003年,17岁的瓦罗尔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录取,major是天体物理学。

瓦罗尔到康奈尔时正好赶上NASA 要发射机遇号和勇气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康奈尔大学的一个教授参加了这个项目。瓦罗尔就找到教授毛遂自荐,想要当助理,教授一看他编程水平不错就收了,于是,2003年,瓦罗尔加入了“火星探测漫游者”号计划的运营小组,并参与了人类迄今为止发射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的行星探测器任务——卡西尼-惠更斯任务(Cassini-Huygens  mission) ,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和意大利航天局(ASI)的合作项目。

简历很唬人,瓦罗尔也真的在其中做出了贡献,他做了一些编程工作,甚至还参与了选择着陆地点……不过也就是这些。

但不管怎么说,瓦罗尔等于是刚上大学就成了“火箭科学家”

不是教你造火箭,而是为你的人生火箭蓄满能量_第5张图片

相比较而言,我觉得他的另一个头衔更吸睛:美国俄勒冈州路易斯克拉克法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身为一名法学教授,瓦罗尔的研究兴趣还不是一般的法学,而是政治:他出的第一本书的主题是专制国家能不能通过军事政变变成民主国家。

瓦罗尔的文章曾刊登在《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新闻周刊》(Newsweek)、英国广播公司(BBC)、《时代》(Time)、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g Post)、《石板》杂志(Slate)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等多家主流媒体上。

可以说,瓦罗尔是一个通才。这本书也是旁征博引,讲了很多科学和商业的例子;另外,尽管如上所述,瓦罗尔实际上没做过多少航天的事儿,但是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他采访了很多一线的航天人,提供了内部的视角。

更好的是这本书并不是专讲 NASA 那些老一代航天故事,它提供了最新的案例,特别是像埃隆·马斯克SpaceX的故事。

不是教你造火箭,而是为你的人生火箭蓄满能量_第6张图片

正如罗胖罗振宇所说,

平凡人之所以平凡,大抵在于喜爱规则,痴迷确定,但奥赞的这本书或许能让人打破平凡,像火箭科学家一样,在复杂和陌生事物面前,在紧急情况之下,也能大胆构想,并有序推进。或许不能人人都成为火箭科学家,但人人都能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

5分钟商学院的创始人刘润老师认为,人生就是一场冒险,我们无法正确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而火箭科学家承担着几乎世界上风险和试错成本最高的工作。这本书中介绍了不少来自火箭科学家的高级策略,学习并领会这些策略, 并将其运用在人生这场大冒险中,也许我们就能遇事不慌,突破平凡。

1.与不确定性共舞

这是本书第1章的标题。

不是教你造火箭,而是为你的人生火箭蓄满能量_第7张图片

开篇就谈“不确定性”,也许不少人会觉得突兀,毕竟平时听到火箭发射失败甚至出现空中解体的新闻并不算多的,尤其是一提起中国航天,我们想到的第一个词是“万无一失”

这不,2天前(11月6日) 11时19分,我国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成功将1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实现了一箭十三星!

我们似乎总爱说航天要精准要精心要确保成功。你看航天发射的现场直播,指挥室都是“火箭飞行正常”、“长江三号跟踪正常”、“一级火箭分离正常”,反正都正常。

这引导了一种错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指挥室里每个人都自信满满,好像已经演习过很多遍。特别是天宫2号空间实验室对接成功之后,航天员还要在里面打个太极拳,真是闲庭信步。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真实的航天,是个探险的事业。

用作者瓦罗尔的话说,这些人并没有尽在掌握。他们缺乏控制感到了什么程度呢?已经到了迷信的程度。

有些人穿着上次发射成功时候穿过的“幸运服装”,有的还带着护身符,特别是其中一定有人在吃花生。为啥呢?1960年代发射月球探测器,连续六次都失败了,第七次终于成功,而当时正好有人吃花生……从此之后发射时候在指挥中心吃花生就成了美国航天界的光荣传统。

为什么如此没有控制感呢?因为一旦把火箭发射出去,你能做的就很有限了。

用火星到地球的距离除以光速,一个信号要走12分钟才能从火星传输到地球。就算你接到信号马上就发出指令,往返也得24分钟。可是探测器从进入火星大气层边缘到着陆,总共才 6 分钟。这也就是说不管在着陆过程中发生什么问题,你都没有办法干预。能编程的已经事先编程了,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

用火箭科学家的话来说就是:“启动火箭引擎时,可能会发生上千件事情,而其中只有一件是好事。”

而火箭科学家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就是和这种不确定性共舞。

第一步,就是要承认不确定性的存在。我们往往都恐惧未知,破除这种恐惧最好的方式,就是明确地写下已知和未知的不确定因素。

记得当初中央电视台曾经采访过中国航天员翟志刚,说你估计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翟志刚回答说可能性为 0,因为他完全知道每一步是怎么回事。

瓦罗尔说,美国最早的一次载人航天任务,对宇航员没有太多别的要求,只有一点最特别,那就是每隔 20 分钟要检查一遍视力。为什么呢?因为那次任务中人们对所有事情几乎都已经一清二楚,唯独不知道人的眼球在失重状态下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结果那次航天任务就好像是去看眼科一样。

如果你不知道哪些可控哪些不可控,你会以为什么东西都危险;找到已知和未知的分界线,你就不是胡乱冒险。

那么对于仍然不确定的东西,应该怎么办呢?航天科学家主要有两个办法。

一是设计冗余,也就是多带几个备胎。比如,需要8台发动机就能完成飞行任务时,一定要带上9台;再比如,航天飞机上会有4台计算机同时运行着同样的软件。这样,才能做到“有故障而不失效”。

二是巴菲特喜欢的概念,叫“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

简单来说,就是你做什么事情不要可丁可卯,得留点富余量。理论上需要的材料强度最大值是多少,你实际使用的材料强度要再大一些,这样哪怕出现超常规的意外你也可能坚持下来。

比如,宇宙飞船的隔热层厚度都是超过标准要求的。这两个规则,可以大大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当然,不确定性也有它自身的价值:追求控制感是人的本能,但只要是探索,就一定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世界上最值得你做的事情是那些别人都没做过而你能做的事情。这个产品已经有了,你再仿制一个,这没有多大意思。你的价值取决于你克服了多大的不确定性。

这让我想到了伟大的史蒂夫·乔布斯,一个“生来只是为了改变世界”的人,一生都在引领变革和突破,真正地践行了火箭科学思维。他没有发明手机(phone),但他重新定义了手机。他只是在phone前面加了个小小的i,而iPhone改变了世界。

在iPhone之前,手机仅仅是一种通话工具,而在iPhone诞生后,它成了一个“外挂的人类器官”。从此,世界上只有两类手机,一类是苹果手机,一类是其他手机。

乔布斯运用火箭思维,一次次的推陈出新,一次次的大胆探索,一次次的产品迭代,不仅改变了手机的使用功能和场景,继而重新想象了它的商业模式。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乔布斯,移动互联网的呈现形态不会是今天的模样,也可能不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冲击力和渗透力。

2.登月思维

“登月思维”,简单来说,就是要想点大事。

找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大目标,公开宣布,然后集中力量把这个目标做出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本书的作者就认为,美国登月不是技术的胜利,而是思想的胜利。

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当众承诺:美国要在1970年之前实现登月。

但你可能难以想象,当时的美国宇航员不知道怎么在宇宙飞船外工作,也没有登月相关的技术标准,甚至制造火箭所需的金属都还没被发明出来。

但是,在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就真的在月球上迈出了人类的那一小步。

“登月思维”能迫使你改变现状,要“高就”,不要“低就”,就算失败了,你也能得到一大堆至少是中等水平的副产品。

它还有一个额外好处,高目标的竞争反而不激烈。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当你做的事足够大,其实没什么人和你竞争。

3.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需要你想办法破解现有的假设,直至找出基本组成部分。

这本书的第2章,提到了“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

很难想象,这位Tesla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划时代的支付工具PayPal (27岁时创办,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支付平台,比马云的支付宝早了整整6年)、太阳能城Solarcity、火星计划与龙飞船SpaceX……这么多领域的成就者。 或许,最能配得上他的莫过于“天马行空”四个字。

不是教你造火箭,而是为你的人生火箭蓄满能量_第8张图片
现实版“钢铁侠”,第二代乔布斯

前面说到,“想要让一个航天任务具备科学价值,你就得去到别人没去过的地方”;对应地,想要具备经济价值,你就得像埃隆·马斯克的 SpaceX 那样弄一套比 NASA 便宜得多的发射方式,你就得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

而埃隆·马斯克就是运用第一性原理,让SpaceX的成本远远低于NASA制造的火箭。

他算了一下,火箭身上并没有什么神奇的零部件,造火箭的材料无非是航天级别的铝合金、金属钛、铜、碳纤维等等,这些材料的市场报价也就相当于 NASA 火箭报价的2%。

马斯克造SpaceX时,做了很多“不按套路出牌”的事。

比如,尽量不外包,80%的零部件都由自己生产;原材料采购的方式更加灵活,甚至会到 eBay (相当于中国淘宝)去买材料,到废品厂去买二手零部件;不用定制,而是用民用产品的产业链做火箭。

这些方式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还重新定义了火箭,把航天从神话事业变成了民间市场。

你不太可能对 SpaceX 再来一遍第一性原理,但是你也许能在其他积重难返、市场竞争不充分的地方,找到类似的机会。

看见没?这个牛逼哄哄的家伙,脑袋里也有一个“火箭发射基地”

不单是他,马斯克背后的女人——他母亲梅耶·马斯克,也是如此。

不是教你造火箭,而是为你的人生火箭蓄满能量_第9张图片

今年6月,豆瓣上上架了一本书《人生由我》,就是这位伟大女性的自传,一个和她儿子一样有着传奇经历和火箭思维的人。

15岁次登台,22岁结婚,31岁成为破产的单身母亲,随后辗转于3个国家的多个城市开展自己的事业,独立培养出3个出色的子女,同时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

60多岁的她重返模特舞台,全裸出镜,在头发变白的时候走红, 为《时代周刊》健康版拍摄封面。

不是教你造火箭,而是为你的人生火箭蓄满能量_第10张图片

69岁时,她的形象在美国时代广场独占4个广告牌。她是72岁的“网红”,是众多女性眼中的励志偶像,但她更是自己人生的女王。

这本自传里边有一点特别打动我,梅耶有一个人生信条,叫「冒险而审慎」,这个很厉害,因为大多数人,是要么冒险,要么审慎,大多数人的人生,是在各种应激反应中度过的,凭自己一时的感觉去做事。很少有人像梅耶一样,是有计划地迎接挑战。每一个阶段都在做计划,并按照这种做计划的方式过了一辈子,用 「冒险而审慎」的态度,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自己。

梅耶一直坚信,自己的人生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今年已经七十二岁的梅耶不仅是模特营养师,还在全球给杂志拍封面,从三十一岁离婚单身带大三个孩子到四十一岁人生重启,到七十二岁达到人生新高度,一次次走出舒适区,一次次人生归零,一次次创造奇迹。

4.重构问题

除了要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要敢于想大事,敢于质疑,火箭科学家面对真实的问题,也有自己的解题思路。

作者曾经参与过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项目,着陆是个大难题。当时的设计是使用反推火箭来实现着陆,但计划失败了。

常规的思路是研究怎么改进反推火箭,但是有科学家提出了两个不同的思路:一是像汽车一样使用安全气囊,二是带上两台探测器,而不是一台。

两个问题重构了这个项目遇到的所有难题,最终催生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星际飞行任务之一。

当有一个真实的困难摆在你面前,你从不同视角看是不一样的。解决困难得先选择视角,学着像火箭科学家一样,从多个角度去重构问题,困难可能就没那么难。

就像本书的第5章提及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那样,从1987年《太阳帝国》中的视觉化呈现,到1993年《辛德勒名单》中对澳大利亚国宝级作家托马斯·基尼利的力作《辛德勒方舟》的历史书写与重构,再到2018年大热的《头号玩家》里重建1980年代的电子游戏世界,斯蒂芬玩了一辈子电影,也搞了一辈子重构。

5.“即飞即测”原则

我们平时作报告、参加面试、参加比赛,都会事先做一点练习。

但是一般的练习都是追求熟练,而航天事业中的练习,除了熟练,更重要的是要测试面对各种偶然突发情况的应急反应。

所以航天事业中有个“即飞即测”原则,要求地球上的实验必须尽可能模仿火箭的飞行环境,要以航天器飞行时的状态来对它进行测试。

在太空中出现紧急情况,宇航员基本没有长时间思考的余地。所以在准备过程中,要模拟大约6800个故障场景,比如电脑死机、发动机故障和爆炸等。

为了让宇航员适应失重状态,为6个小时的太空行走,需要在室内水池中训练250个小时。所有测试的环境,都会比真实环境更严苛。

如果现实生活中,你也能把这种强准备的精神运用起来,失败的几率自然会减小很多。

书评的最后,回到“航天”,说一个趣闻:

2008 年神舟七号航天员第一次完成太空行走。其中最打动我的不是出舱之后的动作,而是两个小意外。

出舱之前,翟志刚按照预定动作要打开舱门,结果一开始他发现打不开!他说“有一股向外吸的力量!”不过好在翟志刚力气大最后还是打开了。

翟志刚和刘伯明出舱出到了一半的时候,留守返回舱的景海鹏发现“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两人已经箭在弦上,刘伯明来了一句说不管了!翟志刚说“真空哪来的火”。事后证明只是传感器的误报。

谁都不希望有这样的意外,但是这两个小意外让神舟七号的出舱过程无比生动,这次任务中的表现够翟志刚吹一辈子。我认为这两个小意外带给我们的启发、对我们思想的刺激,超过了那些千锤百炼的规定动作。

所以说真实的航天任务往往充满了意外。有时你会为错误而懊恼,但也有时候你会感到惊喜。这才叫探索。

不是教你造火箭,而是为你的人生火箭蓄满能量_第1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是教你造火箭,而是为你的人生火箭蓄满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