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道集虚:从驱逐烦恼到充盈活力

——读《傅佩荣讲庄子》

唯道集虚:从驱逐烦恼到充盈活力_第1张图片

南怀瑾在《庄子諵譁》说,人在烦恼中最好读《庄子》,可以寻得解脱,傅佩荣亦以此切入,解说《庄子》。

此书以“人间患难深重”开篇,引用《庄子》中的故事、寓言,启发读者思考:当今物质生活丰富多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心却更加焦虑、痛苦,与二千多年前庄子描述的社会困境,本质并无区别。

例如人生目标,现在我们似乎是众口一词:创业致富!上边发明的核心价值观,首位不就是“富强”吗?现在最受欢迎的出版物、名人讲座,无不是励志创富的内容。

然而创富喧嚣中,不择手段者泛滥成灾,即使实现目标,也是“富贵暗藏危机”,对他人、道义、公益越来越漠不关心,甚至对自己身体也缺乏关爱。人人“追逐生存所需,疲困不已”,更加病态地偏执。“钩心斗角,欲望无穷”,必然心力交瘁,喜怒变化无常,内心无处安顿。

心智的茫然”一讲,将《齐物论》解读为“对人类中心价值观的批判”,别出心裁却没有牵强附会。人类自诩万物之灵,把意志强加给万物,现在正遭受大自然凶猛的报复,“人类中心”思想给人带来的烦恼,是全球性、灾难性的。

烦恼如何解脱?“心斋与道契合”一篇,讲解进入庄子精神的心法练习。

《内篇·大宗师》孔子与颜回的故事,是我读过的《庄子》讲解,都必讲的。颜回每隔几日向老师报告学习心得,确信自己不断进步,老师嘉许不已,要诀是领悟了“坐忘”,先忘记仁义、再忘记礼乐,渐渐把一切识见词物清空,最终修炼到: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一一翻成现代文是:摆脱肢体,免用“聪明”,离开形骸,忽略“知识”,同化于万物相通的境界(笔者不同意傅佩荣书中对二、三分句的译法,本段已改译。笔者为聪明、知识两词加引号,表示它们不过是人们自诩的),——这就是“坐忘”。

书中所写孔子师徒,主张人们清空的,当然不是仁义、礼乐本身。事实上,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都不可能是全面无误的。却又无人不认为:自己“聪明”的大脑装着的“知识”,与真理同价!可见“坐忘”所清空的,仅指向具体个人对仁义、礼乐、价值观、荣辱观……等一切既有识见的固持、执着,毫无保留地清空它们!直至彻底地敞开自己。

在《内篇·人间世》,仲尼曰: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清空固执,敞开自己,以虚空状态接纳一切,才能接近最高真理——道。

道一经觉悟,道就无所不在。道在庄子心目中,是一切固执的化解、一切纠缠之物的化解。由此乘物游心,即使当下生活无比困顿,生命仍能享尽逍遥,人又怎么可能烦恼?

庄子思想当然不是止步于解脱烦恼,还要更进一步:求得活力、快乐。

此书后两篇“外化而内不化”、“从真实到美感”,论讲迎接活力、追寻快乐的策略。傅佩荣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庄子思想中有明显的“密契主义”,与西方大哲苏格拉底、尼采等人吻合。密契主义认为“最高的智慧就是觉悟没有东西存在”,与庄子的“唯道集虚”,简直是同一句话。

“真正的生命是人的第二度生命。第一度是父母给的,叫作身体的生命,要经过第二度生命的觉悟,才有真正的生命”,用庄子的方法,清空固执、敞开自己、达到虚空,接近得道,觉悟第二度生命的“婴儿状态”,你会充满新生的喜悦,成长的活力,拥有无限多的可能!

纵观全书,傅佩荣的解说相当博学、颇有深度。语言生动性、理路清晰性则稍逊。倒数第二讲“万物无一不可欣赏”一节,有一段对庄子的评价:“庄子一个人就足以对付西方一群哲学家。这么说并不夸张……”,我读过他另一部书《推开哲学的门》,自序写道:

“西方哲学绵延两千六百多年,发源于希腊爱琴海地区,延伸到地中海周边,再扩及整个欧洲,直至北美。就时间的长度与空间的广度来看,西方哲学并不特别醒目,但是就其内涵的丰富深刻,与影响人类的强度效应来看,则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正如我们谈到现代化时,不能不以‘西化’为其主轴,西方哲学对于今日世界的意义也仍不失其主轴的地位。”

在这里,傅老师是不是走得太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唯道集虚:从驱逐烦恼到充盈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