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码入手--搞懂Vue响应式、双向绑定原理

目录

    • 前言
    • 1.何为双向数据绑定
    • 2.Vue双向绑定
    • 3.实现原理
    • 4.Vue双向绑定不足之处
    • 5.结语
    • 6.说明

前言

vue双向绑定的原理作为前端面试题目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篇文章主要是从Vue源码的角度去分析,尤大是如何设计,实现,双向数据绑定。

1.何为双向数据绑定

双向数据绑定是指数据模型和视图之间的双向绑定,当两者中的一方发生变化,一方也会产生对应的变化,即:当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视图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视图发生变化的时候,数据也会同步变化,这样一说是不是感觉双向数据绑定特别神秘,别急,接下来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去爬爬Vue的源码,探究Vue是如何实现双向绑定

2.Vue双向绑定

Vue主要通过v-model来实现

双向绑定:
<template>
  <div>
	<el-input v-model="msg"></el-input>
	<sapn>{
     {
     msg}}</spa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return{
     
            msg:'111'
        }
    }
}

当我们改变输入框的值之后,视图层渲染数据的部分也会跟随发生变化,当我们动态,改变数据的值(msg)同时视图层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双向绑定。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深挖深挖它的实现原理。

3.实现原理

要实现双向绑定,首先我们要先理清楚一个事情即:双向绑定实现思路?双向绑定到底都需要啥?接下来我们梳理实现思路:

  1. 实现双向绑定首先我们需要能监测到对象数据或者属性的变化,如何监测?
    Vue中使用Object.defineProperty来方法来监测,侦听,数据的变化,于此同时我们可以利用
    Object.defineProperty中的set、get方法来对改变对象数据、属性的操作进行拦截。邮了这个思路我们就可以简单实现一个监听数据读写操作的类,当然监听数据读写操作是我们实现双向绑定的基础。
let vue = {
     }
let val = 3000
Object.defineProperty(vue, 'price',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console.log('price属性被读取了')
    return val
  },
  set(newVal){
     
    console.log('price属性被修改了')
    val = newVal
  }
})

当我们对vue这个对象进行读写操作的时候,会先打印相对应的日志,然后返回对应的值,顺着这个思路,当我们监测到视图的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只需通知数据层数据也发生变化就可以,数据层数据发生变化,通知对应的视图层就可以,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如果有多个对象?,所以我们需要使用面向对象的思维进行思考,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类,这个类的主要功能就是,把传递进来的对象都按照上边那个对象那样转换,转换成为可以通过get和set控制的对象。
Observer类

/**
 * Observer类会通过递归的方式把一个对象的所有属性都转化成可观测对象
 */
export class Observer {
     
  constructor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给value新增一个__ob__属性,值为该value的Observer实例
    // 相当于为value打上标记,表示它已经被转化成响应式了,避免重复操作
    def(value,'__ob__',this)
    if (Array.isArray(value)) {
     
      // 当value为数组时的逻辑
      // ...
    } else {
     
      this.walk(value)
    }
  }

  walk (obj: Object) {
     
    const keys = Object.keys(obj)
    for (let i = 0; i < keys.length; i++) {
     
      defineReactive(obj, keys[i])
    }
  }
}
/**
 * 使一个对象转化成可观测对象
 * @param { Object } obj 对象
 * @param { String } key 对象的key
 * @param { Any } val 对象的某个key的值
 */
function defineReactive (obj,key,val) {
     
  // 如果只传了obj和key,那么val = obj[key]
  if (arguments.length === 2) {
     
    val = obj[key]
  }
  if(typeof val === 'object'){
     
      new Observer(val)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console.log(`${
       key}属性被读取了`);
      return val;
    },
    set(newVal){
     
      if(val === newVal){
     
          return
      }
      console.log(`${
       key}属性被修改了`);
      val = newVal;
    }
  })
}
  1. 如何收集变化的数据?又如何将变化的数据重新渲染到视图层?
    我们通过Observer类让object数据变的可观测。变的可观测以后,我们就能知道数据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那么当数据发生变化时,我们去通知视图更新就好了。那么问题又来了,视图那么大,我们到底该通知谁去变化?总不能一个数据变化了,把整个视图全部更新一遍吧,这样显然是不合理的。此时,你肯定会想到,视图里谁用到了这个数据就更新谁呗。对!你想的没错,就是这样。
    视图里谁用到了这个数据就更新谁,或者说是"谁依赖了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给每一条数据都建立一个依赖的数组,谁依赖这个这个数据,我们就把谁存放到这个数组中,这样当我们的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找这个数据对应的依赖数组去更新这些依赖就ok了。
    Dep类主要用来获取依赖数组
export default class Dep {
     
  constructor () {
     
    this.subs = []
  }

  addSub (sub) {
     
    this.subs.push(sub)
  }
  // 删除一个依赖
  removeSub (sub) {
     
    remove(this.subs, sub)
  }
  // 添加一个依赖
  depend () {
     
    if (window.target) {
     
      this.addSub(window.target)
    }
  }
  // 通知所有依赖更新
  notify () {
     
    const subs = this.subs.slice()
    for (let i = 0, l = subs.length; i < l; i++) {
     
      subs[i].update()
    }
  }
}

/**
 * Remove an item from an array
 */
export function remove (arr, item) {
     
  if (arr.length) {
     
    const index = arr.indexOf(item)
    if (index > -1) {
     
      return arr.splice(index, 1)
    }
  }
}

如何获取、渲染数据:我们可以通过Observer类的getter来拦截,获取变化的数据\依赖,使用setter来通知中视图层的渲染。

function defineReactive (obj,key,val) {
     
  if (arguments.length === 2) {
     
    val = obj[key]
  }
  if(typeof val === 'object'){
     
    new Observer(val)
  }
  const dep = new Dep()  //实例化一个依赖管理器,生成一个依赖管理数组dep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dep.depend()    // 在getter中收集依赖
      return val;
    },
    set(newVal){
     
      if(val === newVal){
     
          return
      }
      val = newVal;
      dep.notify()   // 在setter中通知依赖更新
    }
  })
}
  1. 依赖到底是谁
    “谁用到这个数据,谁就是这个数据的依赖”这句话太过于口语,编码过程成我们如何将其转换成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代码,我们应该如何具体描述,我们可以创建一个Watcher类,换句话说就是Watcher类就是“谁”的具象化,“谁”是watcher类的抽象化,Watcher类主要做一下几个事情
    1.当实例化Watcher类时,会先执行其构造函数;
    2.在构造函数中调用this.get()方法
    3.在get()方法中,首先通过window.target = this把实例自身赋给了全局的一个唯一对象window.target上,然后通过let value = this.getter.call(vm, vm)获取一下被依赖的数据,获取被依赖数据的目的是触发该数据上面的getter,上文我们说过,在getter里会调用dep.depend()收集依赖,而在dep.depend()中取到挂载window.target上的值并将其存入依赖数组中,在get()方法最后将window.target释放掉。
    4.而当数据变化时,会触发数据的setter,在setter中调用了dep.notify()方法,在dep.notify()方法中,遍历所有依赖(即watcher实例),执行依赖的update()方法,也就是Watcher类中的update()实例方法,在update()方法中调用数据变化的更新回调函数,从而更新视图。
export default class Watcher {
     
  constructor (vm,expOrFn,cb) {
     
    this.vm = vm;
    this.cb = cb;
    this.getter = parsePath(expOrFn)
    this.value = this.get()
  }
  get () {
     
    window.target = this;
    const vm = this.vm
    let value = this.getter.call(vm, vm)
    window.target = undefined;
    return value
  }
  update () {
     
    const oldValue = this.value
    this.value = this.get()
    this.cb.call(this.vm, this.value, oldValue)
  }
}
const bailRE = /[^\w.$]/
export function parsePath (path) {
     
  if (bailRE.test(path)) {
     
    return
  }
  const segments = path.split('.')
  return function (obj) {
     
    for (let i = 0; i < segments.length; i++) {
     
      if (!obj) return
      obj = obj[segments[i]]
    }
    return obj
  }
}

从源码入手--搞懂Vue响应式、双向绑定原理_第1张图片

4.Vue双向绑定不足之处

虽然我们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方法实现了对object数据的可观测,但是这个方法仅仅只能观测到object数据的取值及设置值,当我们向object数据里添加一对新的key/value或删除一对已有的key/value时,它是无法观测到的,导致当我们对object数据添加或删除值时,无法通知依赖,无法驱动视图进行响应式更新。
当然,Vue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Vue增加了两个全局API:Vue.set和Vue.delete完美的解决了当我们添加一对新的key/value或删除一对已有的key/value时视图无法更新的缺点。

5.结语

总结一下大概的实现流程

  1. Data通过observer转换成了getter/setter的形式来追踪变化。
  2. 当外界通过Watcher读取数据时,会触发getter从而将Watcher添加到依赖中。
  3. 当数据发生了变化时,会触发setter,从而向Dep中的依赖(即Watcher)发送通知。
  4. Watcher接收到通知后,会向外界发送通知,变化通知到外界后可能会触发视图更新,也有可能触发用户的某个回调函数等。

6.说明

文中部分观点参考【Vue源码系列-Vue中文社区】中变化侦测监测篇对双向数据绑定的描述以及解释。

你可能感兴趣的:(vue.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