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渣打银行HRD:世界500强教给我的5堂课

可下载「专头」APP关注更多专头信息

公众号:专头们

▋导读

进入职场将近20年,我从大学毕业生做到HR的总监、副总经理,经历了不同的公司,也完成了人生中很多的大事;在第二个十年中,我分别在两家公司工作:渣打和复星,分别让我的职业化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得到升华!在为公司兢兢业业的过程中 自己同时也在不断增强能力;公司给予的更多是成长的力量,依靠团队的努力,我很幸运一直在提升的路上!

职场一般只有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基本上要把本领域的专业能力具备,是上升期的十年;

第二个十年是完全展示和建功立业的时期;

第三个十年是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时期。

在第二个十年中,很幸运我有4年的时间在世界500强之一的渣打银担任HRD。许多外企500强在中国开始势微,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不能因此而抹杀外企对于中国的意义,世界500强在进入中国的时候,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职业经理人,对于中国进入现代化社会是功不可没的。

外企其实给了许多我们以前没有的东西。于我而言,外企教给了我五堂课:规则意识、先进工具、国际视野、人文关怀、沟通方法。

▋第一、规则意识

规则这个东西最早盛行于外企。凡事先讲好规则,一定要on the table,这是外企经常的做法,由此而带来的契约精神是西方社会的基本要素。凡事遵守规则,遵守协定,先制定规则再动手也是一个基本方法,而这正是我们所缺乏的,所以早期外企进入中国的时候,对于潜规则就不太擅长了。

▋第二、先进工具

由于外企比较强调培训,诸如战略分析框架、五力模型、价值链、人力资源领域的从MBTI、Hogan、DISC到九宫格、360度、Q12、AMR等等一系列的方法与工具、引导技术、教练技术,这些也都是在外企学会的。

基本分析工具其实是工作的方法,这些带来的受用可能是一辈子的。

▋第三、国际视野

谈到国际视野,我们多少人的第一次出国是在外企里完成的?至少我周围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鉴于外企的总部都不在中国,但凡做到一定级别的都要去总部开会之。我的第一次跨出国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要与公司的高层打交道,无一例外,都是老外,最初的国际化能力,包括口语,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第四、人文关怀

外企一般是把在国外的很多做法都直接带到中国,而且许多公司还不允许中国有特例。这一方面让国内的员工觉得授权不够,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全球的一些好的做法被带到了中国,诸如多样性与包容性、女性领导力、员工援助计划、员工关怀等等,当然还有大家关心的普遍不错的带薪病假与不短的年假。

▋第五、沟通技巧

要谈到对职业经理人的培养,我觉得还不能少了沟通这一块,外企比较强调沟通,也会设置许多沟通类的课程来帮助员工获得提升,例如有效呈现、向上管理、跨部门沟通、冲突处理等等课程,所以外企的比较会写报告,许多人也讲的不错,这点上的确要感谢500强企业的培养。

▋每一个都有存在的必要

事实上,这个社会还是需要更多的人拥有职业经理人的精神的,能够创业的毕竟是少数,在所有创业中能够成功的又是更少数。

所以我们不能漠视社会中的大多数,是他们,用自己的职业化精神在为具备企业家精神而同时又成为了企业家的人在辛勤的工作着。他们拿着固定的工资在养家糊口,为了社会的美好,为了家庭的和谐在努力地工作着,他们不应该被忽视,他们的精神也是值得被提倡的。

有些民营企业比较浮躁,不大讲规则,所以很多人去民营企业不能适应是很正常的,因为培养的方向本来就不一样,只是如果你真的很有企业家精神那么我还是建议你可以去民营企业发展,但我真的不建议一窝蜂的都跑去民企,因为我从来不认为那是唯一的选择,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也非最佳选择;

我们不能因为有人说“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就一窝蜂的都去创业,无奈,国人就是喜欢从众,这就是为什么《乌合之众》这本书的伟大之处。

▋工匠精神和职业经理人

最近媒体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职业经理人精神,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精心打磨自己的产品,哪怕是做一个螺丝,也要做得象艺术品一样,建造那种传承百年的建筑物的工人是同样值得和企业家一样被人尊重的。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但他们具有工匠精神,知道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交待的任务,这其实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前渣打银行HRD:世界500强教给我的5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