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当我写完25500个字……

昨天终于码完《自学工具篇》,交了上去等待反馈。两万五千五百个字的文章,这次却耗时了半个月。

然而当我完成了这85页长的文档,却没有丝毫成就感。

是内容不合格吗?

整篇文章涉及到了能够帮助自学者提高自学效率的6大板块工具,先附上大致内容的思维导图:

一周|当我写完25500个字……_第1张图片
自学者的6大工具

我自己也还在自学者的这条道路上探索着,所以在这过程中我不得不到处搜索信息,整合别人好的建议和自己的经验,尽可能的呈现出一份合格的画卷。

发给朋友看的时候朋友好奇,问我这些东西都是哪里找来的,我说很多啊,主要用搜索引擎加知乎加,遇到较为专业的问题就去专门的网站上搜。比如搜索电子书用鸠摩搜书、枣书等,搜网盘用胖次搜索、盘搜等等。

一周|当我写完25500个字……_第2张图片
专门搜索网站

这个搜集过程本身就在率先试水这篇文章的可行性。

朋友说的确学到了许多搜索技巧,是一篇操作性很强的工具文。这么说来从内容上看应该是没有太大的问题,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朋友又问我,你这85页的文档是一气呵成的吗,当然不是,回想下写作过程,的确遇到了好多的瓶颈和困难。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里说,可以把事情分为四个维度来区分,先做最紧急且很重要的事:

一周|当我写完25500个字……_第3张图片
四象限法则

但我其实每天都在和自己战斗着,毕竟这是属于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难免会遇到写作中常见的几个常见问题:

1、拖延的作祟

我是一个很容易拖延的人,尤其是在没有外部压力的环境下。我也尝试着用了很多时间管理的工具来整治这个问题,但是在这次写作中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

拖延的问题通常产生于比较烧脑的章节中,遇到没有思路的地方我往往打了两个字就去看其他东西,或者想着一会儿写倒回来写却也常常没有下文了。

于是拖啊拖……拖啊拖,不知不觉就又过去两天了,那个板块还是只有两个字躺在那里。

2、时间和章节安排不恰当

我把这篇文章的写作任务拿到手时,第一件事就是分解任务。

然而我依然采用的是按章节划分的方法,一天完成两小节,两天一大章,这样算来大概12天就能写完。

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样划分章节有个问题,每个章节内容的多少都不一样,有的章节多有的章节少,有的章节容易些,有的章节难。单单只按照章节内容划分容易出现简单的章节提前完成,难的章节完不成任务的情况。

这样一来之前列的任务计划表几乎就是作废的,完不成任务也消磨掉了积累下来的成就感。

3、效率的低下

我都是在家完成这篇文章的写作的,所以常常写了一半就去做点其他事情,写了几个字就去阳台上看一看,写了一会儿就去吃点点心……

咦,怎么一个小时时间就这么没了。

长时间的低效往往会让这个写作任务变得越来越困难。

一周|当我写完25500个字……_第4张图片

最后,当我终于花了15天的时间把这85页文字写完的时候,我发现养成一个良好的码字习惯有多重要。

最让我挫败的不是质量不高,而是写作完成之后,并没有想象中的成就感。

回想了整个写作过程,我想我终于找到问题的关键了,那就是

思路不畅、效率太低

怎么办呢?

恰好最近看了采铜老师的《精进》,结合自己的经验,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1、图层工作法

这个工作法来自于精进,指的是按认知类型来划分工作和不是用时间或工作顺序来分解。

什么意思呢?

我相信,即便是很有计划性的人也难免和我一样都是机械的按照任务的排序配合时间来划分任务的(例如:今天上午8点到10点完成第一章第一节,10点半到12点完成第一章第二节),这样的划分方法很有计划,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每一章节的难易程度都不同,这是一种不区分难易对任务统一处理的办法,就容易出现遇到阻碍拖延的状况。

而图层工作法,则是按照任务的类型来划分的。

例如,在一篇文章里,处理文字是一种类型,而处理视觉图片又是一种类型,处理排版又是另一种类型。如果按照之前的处理方式,那么就是写文字的时候写文字,写完一段对这段文字排个版,遇到要配图的地方就停下来作图找图(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是这么做的),但这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你写文字写到一半去画图,往往会打断写字的思路,等再重新开始接触键盘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之前一气呵成的感觉了。

所以如果用图层工作法来拆解工作,应该怎么做?

在写文章的时候专注于文字,到遇到需要配图的地方做上一个标记,空出来继续写,等这一部分完成了之后,再倒回去处理图片,随后再进行美化和排版。

再比如拿我的《6大工具》来说,由于每一部分都有类似的框架,好比“百科类基本介绍、问答平台介绍、论文库介绍”都可以通过同一种搜索方式得到。把两个部分相通的地方放在一起写,不仅可以提高搜索效率,写作的思路也不需要立即转换。

2、核心内容优先法

这个方法是有效利用2/8法则的利器,即用20分钟的时间完成80%重要的部分,而最核心的部分往往也是最困难的那部分,是最容易被放弃的那部分。

如何使用核心内容优先法?在这里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如何化解任务,一个部分是如何安排时间。

为了更好的化解任务,采铜老师提出了任务分解的“三明治模型”,将任务分为三个部分,最里面的是最困难也最重要的部分,通常这部分需要集中精力专注思考和处理,也就是那80%重要的部分。包裹在这核心部分之外的是补充区间,在包裹去外的是最不重要的操作区。往往完成了核心区之后,其他部分就相对容易多了。

一周|当我写完25500个字……_第5张图片
三明治模型

那么如何安排时间呢?

首先找一个精力最佳且最不易被打扰的完整时间,专门解决核心困难区域,比如写一篇文章,花20分钟来思考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框架,其实就已经完成了这篇文章的一半了,剩下的,你只需要在碎片的时间,往框架里填上需要的东西就可以了、

3、效率管理的工具

这里介绍一种很好的效率管理的方法,就是番茄钟配合效率清单使用。

列出今天要完成任务的清单,以番茄钟30作为一个单位,将任务细分为每一个小块,通过相关的番茄钟工具,来检验自己的专注度。

相信计划清单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那么什么是番茄钟呢?

番茄钟

番茄钟是指将大块任务分解成多个番茄时间,每个番茄时间包含25分钟的任务时间以及5分钟的休息时间。

要用好番茄钟主要要做到两件事:1、对任务进行分解2、保证专心。

如何获得番茄钟?

番茄钟原本是用做厨房定时的工具,无论是在某宝还是在一些超市都可以买得到,价格不贵,每个大概十几块钱。

当然,如果你不想花钱,目前也已经有大量的手机番茄钟软件供你使用,比如各类以“番茄”作为开头的效率软件,这些软件可以帮你计入你每天完成的番茄数量,以此来检验自己的工作效率。

一周|当我写完25500个字……_第6张图片
图来自“一个番茄”效率管理软件
一周|当我写完25500个字……_第7张图片
图片来自“Forest”效率管理软件

如果你还是嫌下载手机应用麻烦,可以直接利用手机内的计时工具当做番茄钟,同样设置30分钟为一个单位,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当然,如果你是苹果机,你可以唤醒Siri,对她说“倒计时25分钟”。

一周|当我写完25500个字……_第8张图片
Siri

发现问题往往还不足以让我兴奋,只有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我欣喜。

这对于我而言不仅是一篇总结文,还是一篇激励文。我们应当时刻对自己的状态保持敏感,对计划之外的事情保持反思,克服原有的思维和行为的惰性,才能拓展自己的潜能(好吧我又鸡汤了)。

“希望你利用这些小技巧,形成自己处理问题的习惯,也希望你能不仅仅利用它来提高写作效率,牵引到任何一个任务上都能将效率提高一点点。”

你不努力虐虐自己,你怎么知道能够遇到一个多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周|当我写完255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