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二运、三风水」,我们常相信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决定我们一生的成就。因此,当我们看到成功人士,就会羡慕他们「命很好」。但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科技创业计划」(STVP) 执行长Tina Seelig 却发现,我们其实能够创造自己的运气!
除了任教于斯坦福,Tina也曾出版多达17本书,其中包括畅销书《真希望我20岁就懂的事》。经过多年观察成功创业家的行为后,Tina发现他们都懂得创造自己的运气。
可是到底什么是「运气」?Tina发现我们常将「命运」、「机会」和「运气」搞混。他认为,「命运」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事,例如我们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长什么样子。「机会」是需要我们在当下透过行动来掌握的,例如,去买一张彩卷、投资一档股票。而「运气」则是我们可以透过常时间耕耘而加强的。
我们可以透过Tina 的亲身体验,学会他用的3 种加强运气的方法。
创新点:改变跟别人和自己互动的心态和方式,就可以增加好运降临的机率。
本文3 大重点:1. 改变与他人互动的心态和方式。2. 从跟旁边的陌生人交谈开始。3. 改善第一时间觉得很烂的想法。
1. 改变与他人互动的心态和方式
Tina 认为,要有好运气,首先我们要改变我们和他人的关系。他觉得大多数人并没有充分的感激别人为他们做的事情,反而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我们学会「感恩」,我们将会接触到更多不同的机会。
Tina 在斯坦福负责的「科技创业计划」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计划,每年都有很多的学生申请加入。因此,每年在完成遴选合适的学生后,Tina 就会寄信通知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收到通知后,有的会回信抱怨,也有的会询问他们如何才能够提升他们被选中的机会。
但是,在大约7 年前,Tina 收到了一封不一样的回信。一位名为Brian 的学生写了一封感谢信给Tina 说:「虽然我已经连续两年都没有被录取,但是,我非常感谢你给予我这个机会。我从申请加入这个计划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事。」
Tina被这封信感动,因此约了Brian见面。在他们两人聊天的过程中,Tina知道Brian当时是斯坦福橄榄球校队成员,而他想要从橄榄球的角度讨论「领导能力」。因此,Tina就特别为Brian设计了一个个人研究计划。而Brian也将他从这个计划所得到的结果,变成了一家名为「Play for Tomorrow」的公司,教导来自弱势家庭的小孩们,如何追逐梦想。
这一切,都源自于Brian的一封感谢信,而这也让Tina决定更认真的看待「感恩」。每天晚上,Tina都会回顾他当天的行程,然后开始为遇到的每一个人写一封简短的感谢信。这个只花几分钟的活动,让Tina觉得每一天都充满了「感激」,而他也认为,这大大的增加了他的运气。
2. 从跟旁边的陌生人交谈开始
当我们改变了他人的关系,学会了「感恩」后,Tina 认为我们接着要改变和自己的关系,也就是开始鼓励自己踏出「舒适圈」,开始「冒险」。
Tina 了解「冒险」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所以,他鼓励我们从小地方开始。例如,他会鼓励他班上的学生们先尝试和坐在隔壁的陌生人说话。
Tina 认为,我们不要小看这些小冒险,因为它们其实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而Tina 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好例子。每次坐飞机时,Tina 都习惯戴上耳机,然后开始工作。在一次飞往厄瓜多尔的旅途中,Tina 决定要「冒险」,于是他就开始和坐在他身边的一位先生聊天。
当Tina 发现坐在他身边的这位是一家出版社老板时,他就决定将「冒险」升级。Tina 拿出了笔电,让这位出版社老板看看他的出书计划。出版社老板看完后,很客气的告诉Tina,这本书和他们出版社的风格不符。于是,他们继续聊天,并交换了联络资讯。
几个月后,Tina 主动联络那位先生,邀请他来参与一堂讨论「出版创新」的课。那位先生出席了。之后,Tina 又和那位先生分享了不少其他学生进行的研究。那位先生对其中一位学生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认为他有机会将这些内容变成一本书,于是就请Tina 安排和这位学生见面。
出版社对Tina 没兴趣,反而对他的学生有兴趣,这当然让Tina 觉得有点小尴尬。但是,他还是邀请了那位先生到斯坦福一趟,而那位先生就带了他的同事们一起来拜访。当他们一起午餐时,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就问Tina:「你有兴趣出书吗?」
于是,Tina 马上就拿出他的笔电,将几个月前给出版社老板看过的计划给这位编辑看。两周后,Tina 就和出版社签订了合约,而两年后,那本书卖了一百万本。
很多人听到这个故事都会觉得Tina的运气非常好,但是,这些运气都是因为Tina一连串的「冒险」,最后才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3. 改善第一时间觉得很烂的想法
改变了和他人,以及和自己的关系后,Tina 要我们进一步改变我们和「想法」的关系。很多人在得到一个想法时,很快的就会判断,这个想法很好,或是这个想法很烂。但是,Tina 认为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他觉得想法没有好坏,因为,任何糟糕的想法,都有可能变成很棒。
Tina在他的课堂上就常做一个活动,让学生们懂得从不同角度去看一个想法。首先,他会请每位学生针对开设一家餐厅提出一个很棒和一个很烂的想法。他会收集所有的想法,然后逐一念出很棒的想法,之后将很棒的想法都丢入垃圾桶。
Tina 会将很烂的想法分发给学生们,确保每个人都拿到别人的烂想法,再请他们设法将别人的烂想法变成好想法。最后,Tina 发现学生们都能够从烂想法中找到可取之处。例如,开在垃圾场旁边的餐厅变成了回收可用食材的低价、环保餐厅。肮脏又服务差的餐厅变成餐饮训练中心,告诉来参加的人之后应该避免什么。而用蟑螂做食材的寿司店则变成异国风情寿司店,采用各种特别的食材去制做餐点。
看看目前很出色的服务或产品,它们的想法一开始也可能非常的烂。例如,向没有见过面的人买东西的eBay、让陌生人住进我们家的Airbnb、开着自己的车在有空时载陌生人的Uber、以及像超大台iPhone的iPad一开始都被很多人视为烂爆了!
看了Tina的这3个改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心得?我自己是想起了2008年,金凯瑞主演的一步电影,《没问题先生》(Yes Man)。金凯瑞扮演的Carl,从一个对任何事情都说「NO」的无聊男子,因缘际会的参加了Yes大师的讲座后,变成什么事都说「YES」的人生冒险家。而电影中也看到,当Carl愿意「冒险」踏出舒适圈,和改变他对不同「想法」的意见时,他的生活与运气都完全改变了。
最后,Tina还要提醒大家,学会这3个心法后,还是要加上「坚持」的辅助,才会等到运气来临的那一天。我们都听过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爱迪生在经过10000次的「失败」后,他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找到了10000种不成功的方法」。也因为这份坚持,爱迪生最后才能够等到「幸运」找到对的灯芯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