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成功者的标配
01
埃隆·马斯克,是我最近很敬佩的人。
他创造特斯拉、发射回收SpaceX火箭、建立太阳城、发明超级高铁……
每一件都值得载入史册。
他在演讲中说:
我工作努力到了只要醒着就工作的程度。
大学的期间,他也经常思考未来世界的可能性,并作出了同时进军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和太空探索三个领域的决定。
阿什利·万斯(全球知名科技作者)曾写道:
在五六岁的时候,他就找到了抵挡外界干扰的方法,让他可以集中精力在一项任务上。这种能力部分源于他的思维方式。
一直到现在,所有人都看到了他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坚实地走了过来。
02
相对于埃隆·马斯克的陌生,大概每一个中国人更熟悉另一个名字: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 。
人们对于他成为全球首富的经历津津乐道,瓦尔特·艾萨克森这样说:
盖茨如此努力地工作,以至于常常在写代码的时候睡倒在键盘上。之后,他会接着睡一两个小时,醒来后继续写下去。
他痴迷于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他还发明了一个新名词“思考周”,每年用两周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不被工作打扰,就单纯思考未来。
03
从两人的成功中,我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处:
超乎寻常的专注度和无可匹敌的深度思考能力
这两点,使得他们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所向披靡,无人能及。
如果把他们和普通人做比较,
他们是在做事业,而普通人是在做工作。
由此显见,专注度和深度思考是成功者的标配。
它们合二为一,又可以叫做:“深度工作”。
突然好想拥有这种超能力。
“深度工作”:平凡与精英的分界线:
凑巧,最近在看一本书《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在书中的定义是:
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是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如何做到深度工作呢,其中如下这几个准则:
01
选定适合的深度哲学:
书中谈及4种不同的深度哲学,其中“节奏哲学”最适用普罗大众。
即设定每日深度工作时间段,90分钟以上,并固化这种模式,内化成习惯。
这有点难,但也不算太难。
需要注意的是:
深度工作时间段,要做的是最关乎职业提升的工作和深度思考,其他的不考虑。
至于90分钟以上,是因为进入、深入专注的学习状态是需要时间的,太短不太现实。
雷打不动的坚持,加上日积月累的积攒,可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02
抵抗分心不断专注
书中提到一个很有趣的事实:
大脑在感受到无聊时,倾向于从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转向高刺激、低价值的活动。
比如查看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遇到挑战,我们会想玩一会儿游戏。
像这种行为,是因为一般人并不能掌控自己注意力的行使权。
要想夺回行使权,需要长期不断地实践。
要做的是:
规划好网络时间段,时间段内离线、时间段外可用,没有特殊情况。
除了工作状态中要坚决执行外,也鼓励非工作状态下继续执行。
每一次成功抵抗分心的诱惑,都会强化对自己注意力的掌控,也就能更快速进入专注状态。
有个例子大家都知道:
如果没有运动过,第一次是很难一口气跑下5公里的。
但如果第1周每天跑3公里,第2周每天跑5公里,第3周就可以跑8公里甚至10公里,长此以往甚至可以跑半马、全马。
要让一件看起来难的事情变得简单,需要坚持地做,有挑战地做。
要想让深度工作效果最大化,需要严格内化习惯,这就是第一、第二准则的执行魅力所在。
03
提升深度思考能力
(书中未作深入探讨,但我依然觉得很重要,并把它单独拿出来,独立为一条准则。)
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而深度思考能力,简单说是对复杂逻辑的理解。
再简单点,比如该怎么问问题。
我一直认为问一个好问题,其实很有难度。
一个好的问题,不是流于表面的为什么,而是带有一定思考基础的为什么。
从问题出发,可以看出一个人思考的方式、方向、架构体系。
尤其是现代人,很多已经丧失了这种能力。
当面对一个棘手困难时,不知道该从哪里出发,思想没有逻辑,没有完整的思维模型。
爱因斯坦作为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提出相对论、光电效应……那么多的惊世理论。
有一定的原因,是在他脑海中有科学、物理学、哲学……多门学科知识体系的连接,他可以做到将所有知识融会贯通并输出。
这是一种深度思考能力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超级思考能力。
一个好的思维模型,它在人脑中像是一张网,是有清晰的脉络、结构的。你可以看到一个新的想法是如何发生的,如何变化的,又如何与其他的想法发生碰撞、连接。
埃隆·马斯克曾这样说:
对于图像和数字,我可以在大脑中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演算。比如加速、动量、动能为何因物体而异,这些总会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在我的脑海里。
他也对年轻人建议:
不要人云亦云,分析事情是应该要透过表象看到内在逻辑,从根本出发进行推理,这样你才能很好地判断,某个想法是否真的行得通,而不只是别人说可行那就可行。
关于如何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书中一个小建议是:有成果的冥想。
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比如,草拟文章提纲、打磨商业策略。
要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变量,要从平面突破到多维空间,要有组织架构的深层思考。
好消息是,大脑是喜欢这样有意义的刺激和挑战的。
老话说的好,脑子越用越灵光,千万不用省着。
另外一个建议:还要大量的读书。
埃隆·马斯克、比尔·盖茨,还有其他伟人成功人士,他还有一个优秀的品质,是大量的读书。
不是读死书、是更灵活得读,读深入,读通透,积累知识储备,打通学科间的边界,塑造自己的知识天堂。
04
远离社交媒体
我有个朋友,她每年都会关闭朋友圈两个月,专心做一件事情,今年的任务就是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
很多人比你优秀,还比你更自律。
我默默打开了手机,查看屏幕时间使用时长的统计报告:
一天仅用于娱乐、社交媒体的时间,长达6以上小时。
如果这6小时用来攻克职业瓶颈,会怎样?
或许我也该关机两个月。
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但也是极容易被分散的。
打仗讲究先发制人,在注意力分散之前,先抛弃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事物。
问题1:如何正确判断什么该被抛弃,什么该被保留?
有一个类似于断舍离的小例子很有意思。
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打包进纸箱,在未来的几周,只要用到哪样就把它拿出放回原位,一个月后未被取出的直接扔掉。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淘汰无用社交媒体。
问题2:实用网络工具选择,如何选?
网络中存大量工具,会辅助我们工作效率的提升,但要有原则的挑选。
挑选原则:是“利>害”,而不是“利>0”
即:确定关乎职业和生活中决定成功和幸福的核心因素,选择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的工具。
同时要避免陷入常见误区:
“任何益处法”:只要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益处,就忽略它隐藏的害处,直接选择使用。
05
摒弃浮浅工作
浮浅工作定义:
参考深度工作反向推理可知:对认知要求不高、常在干扰下进行、价值低、易复制。
关键少数法则:
在许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俗称80/20定律。
可以理解为:
一个人创造的80%价值,来自于20%的活动事件。
要做的:
首要:判读工作的深浅量度。(查看书籍详细了解)
其次:安排最好的时间做深度工作,减少时间做浮浅工作。
另外,浮浅工作的坏处:
浮浅工作相对容易完成,且一般可在短期内看到效果,但深度工作才是一个人职业发展提升的核心关键。
长期只满足于做浮浅工作,会损害一个人做深度工作的能力。
但并不是说浮浅工作是没有意义的,只是它是一种投入回报高、获得价值低的活动事件。
向偶像看齐,向优秀迈步
首先,我要先泼一盆冷水。
像埃隆·马斯克一类的偶像人物,他们实在无与伦比,境界难以企及,普通人很难达到。
即使你掌握了深度工作的精髓并认真实践。
就比如,一本武林秘笈,在一个大侠和一个菜鸟手中,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修炼后的菜鸟依然可以秒杀一众其他人。
所以,做不到十分,可以做到十分之一,做不到十分之一,可以做到百分之一。
即便这样,依然可以稳站一个行业高端水平。
幻想一下,假如你有比尔·盖茨百分之一的财产,有埃隆·马斯克百分之一的事业,是不是也很鼓舞人心?
综上所述,深度工作理解起来并不难,甚至其中的一些道理,或多或少,很多人早就接触过。
重要的是,切实的行动。
最后:
如果你也有无法专心投入一件事情的困扰,
如果你也很难独立、深入地思考,
如果你还有心改变这种现状,
你也可以来看看这本书:
《深度工作》。
该书的作者,卡尔·纽波特,一样厉害!
请允许我,借用书中作者最常引用的一句名言结束:
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