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命令模式

架构学习经验(学习分析框架的思想)

第一步:基本概念(了解)
第二步:确定框架模式
第三步:分析角色(每一种设计模式里面都会有角色划分),不同场景下角色不同,一个类担当角色达到3个之多
例如:一个User类(具体产品类、抽象产品类),在架构设计存在多种角色划分
第四步:分析单个角色类架构(开源项目)
第五步:分析单个角色意义,及其子类所在意义
第六步:分析模块
第七步:性能优化问题

一、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 定义

将一个请求封装成为一个对象,从而让用户使用不同的请求将客户端参数化
让我们程序扩展性更加好,耦合降低

命令模式——>应用场景

当需要将方法调用包装成一个对象,以延时方法调用,或者让其他组件在对其内部实现细节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调用的时候可以使用命令模式

场景一:应用程序支持撤销和恢复
场景二:记录请求日志,当系统故障这些命令可以重新被执行
场景三:想用对象参数化一个动作以执行操作,并且用不同命令对象来替换回调函数

命令模式—>特点

命令模式保存操作,具体撤销的逻辑由客户端决定

二、分析命令模式角色划分

1.命令模式共分为4个角色 ->(对于陌生的框架,分析每一个类什么角色)

角色一:接收者
角色二:命令接口
角色三:具体命令
角色四:请求者

2.命令模式->案例分析

  命令模式的规范
  1.角色一:接收者->Receiver
  2.角色二:命令接口-> CommandProtocal(协议) 
  3.角色三:具体命令->ConcrateCommand
  4.角色四:请求者->invoker

3.命令模式->具体案例(面向协议编程->将所有的功能都抽成为协议)

每一个角色之间关系和调用

案例:电脑关机和开机
   确定角色
  1.命令接口->ComputerCommandProtocal
  2.具体命令->实现类
     两个命令:开机、关机
     开机:MacStartupCommand(遵循协议 == 接口)
     关机:MacShutdownCommand(遵循协议 == 接口)
 3.接收者->电脑->MacComputer
 4.请求者->MacInvoker
  关联角色?
       首先:关联请求者   
       其次: 实现接收者
       最后:实现命令角色

4.命令模式->深入案例->加强理解

案例:俄罗斯方块
       左命令、
       右命令、
       变形命令
   理解原理
     分析角色
     角色一:命令接口(抽象命令)->TMCommandProtocal
     角色二:具体命令(持有接收者)
         1.左命令->TMLeftCommand
         2.右命令->TMRightCommand
         3.变形命令: ->TMTransformCommand
     角色三:接收者(具体方法的实现)->TetrisMachine
     角色四:请求者(持有具体命令)->TetrisMachineManager(管理回调命令)
  增加的需求:
       >记录所有操作
       >回退,执行命令

三、命令模式—>泛型设计

案例一:原始案例->电脑开关机

案例二:命令模式->案例设计

案例三:命令模式->案例进阶->撤销功能

案例四:命令模式->案例进阶->动态调用->代码优化第一步

  • 第一步:分析问题
    问题:很多的命令类(开发中巨大问题)
  • 第二步:解决方案
    动态命令:好处在于不需要新建各种命令类(block实现)
  • 第三步:实现功能—>命令模式变种
    回调方式:协议、block、通知等
    动态命令管理器->DynamicCommandManager
  • 第四步:分析调用流程

    调用的流程
    1.添加命令->调用了addCommands方法
    2.创建命令-> creatCommand方法(通过runtime实现的)
    *注意:创建一个block,将block作为了参数传递
    3.保存block->赋值给属性
    4.调用撤销->undo方法
    5.执行命令->执行DynamicCommand对象中的executel方法
    6.回调block
    7.执行tm方法->也就是最后一个命令

案例五:命令模式->案例进阶->复合命令->代码优化第二步

命令模式变种->复合命令:执行多个命令
第一步:新建一个复合命令->WrapperCommand
特点:实现协议->TMCommandPtotocal
第二步:新建复合命令管理器->WrapperCommandManager
第三步:总结
以后看到了这样的代码结构,框架架构,这个就是复合命令(变种)

案例六:命令模式->案例进阶->泛型命令->代码优化第三步- >系统NSUndoManager实现

第一步:什么是泛型

  • 在定义的时候不需要指定了类型,在使用的时候指定类型
  • 声明文件用T,实现文件使用id

第二步:泛型基础知识普及

第三步:学习泛型

  • 新建一个泛型类->泛型命令->GenericsCommand
    注意:id是指向泛型类型(T)的引用
  • 新建一个命令管理类->泛型命令-> GenericsCommandManager

案例七:命令模式->案例进阶->并发处理

  • 分析问题
    多线程当中存在同时缓存命令
  • 解决方案
    多线程->队列
  • 功能实现
    第一步: 定义一个并发管理器-> 创建一个队列->QueueCommandManager

案例八:命令模式->案例进阶->Block命令(优化)

上面使用的是:协议,最后这个使用:Block实现(添加动态命令时,保存的是block对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模式--命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