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争夺战中的取胜之道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统治者继承和发扬了穆公时期重用人才,特别是外国人才的传统。在法家用人思想的指导下,选用人才不分国度、不论出身、不重品德,惟才是举﹑量能而用。
各国人才纷纷流人秦国,出现了天下英才毕聚于秦的局面,为秦的最后统一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段时间里,秦国在用人方面体现出以下特点:
1.本国人才与外国人才并重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就把统一天下作为发展目标,在人才的选拔任用上,更具有开放的眼界和胸怀。秦惠文王车裂商鞅后,对宗室中人并未悉数任用,连反对商鞅变法的公子虔也没有得到提拔;同时也不一味排挤宗室贵族,而是量才用人。
惠文王的弟弟樗里子足智多谋,统兵作战,拔城攻寨,屡立战功,由右更(二十级爵位中的第十四级)升为封君(严君)。秦国论才任官,按功行赏的用人原则,吸引各国人才纷纷涌人秦国。魏国人公孙衍被任用为大良造,张仪被任命为相。公孙衍率军在雕阳大败魏军,斩首四万五千,魏国被迫把除少梁外的河西之地都献给秦国。张仪实施“连横”策略,破坏了六国联合抗秦的图谋,张仪因此被封为“武信君”。
秦昭王时期,宣太后之弟,楚人魏冉任国相前后总计达25年。他任用著名的军事家白起为将,不断取得了对韩、赵、魏、齐、楚各国战争的胜利,对秦的统一起了巨大作用。但是魏冉为了独揽大权,“恶纳诸侯客”,大量安插本家族的人于重要职位。公元前268年,魏国人范雎入秦,他向秦昭王指出:由于魏冉的专权,人们只知有宣太后、魏冉及其族人,而“不闻有其王也。”魏冉“越韩魏而攻齐”的军事斗争策略存在着严重的错误,导致“秦王之国危于累卵”。
范雎的言论与秦昭王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不谋而合,公元前266年,秦昭王任用范雎为相,罢免了魏冉的职位。范雎为相后,在政治上,“强公室,杜私门”加强了中央集权;军事上提出了“远交近攻”、恩威并重的策略。对各诸侯国,首先“卑词重币以事之;不可,则割地而赂之,不可,因举兵而伐之。”
对外战争以夺取实地为主要目标,使秦国在统一步伐上取得了新进展。范雎之后,燕人蔡泽继任为相。秦庄襄王、秦始皇时期,出身于卫国的大商人吕不韦为相,在这期间,秦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陈怀健先生研究认为,从秦惠文王始设相到秦朝灭亡的百余年间,担任秦相要职者共24人,其中国籍可考者17人中,16人是以客的身份任相的。可见,在秦国历史上建功立业,在政治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是以山东各国人才为主,他们饱受东方文化的熏陶,但却在曾经被认为是“夷狄之国”的秦做出了与同期东方士人完全不同的事业。
这显然与法家在用人上主张打破世卿世禄的旧格局,按功劳和能力分配权力的思想有关,也与各国之中一些士人重在功业、富于实践精神有关。他们在秦国更能走进政治权力中心,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能取得功名利禄享有荣华富贵。秦国这种开放的用人胸怀,使它在同东方各国的人才竞争中具有了主动的地位。
2.重才能轻道德的用人特点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在用人方面重实际才能,轻道德品质的特点更为突出。张仪在游说楚国时,因为“贫无行”,曾被怀疑盗走了楚相的宝玉而遭痛打。人秦之后,却很快得到了信任和重用,“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从此,张仪凭三寸不烂之舌挑起了秦国外交重任,破坏了六国联合抗秦的计划。
他任相国后,立即修书给楚相:“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所表现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恩怨。以后,张仪屡靠口舌加骗术出奇制胜,六国各有损失,楚怀王更是被张仪玩弄于股掌之上,不断受骗上当。而张仪本人却立功受赏,“秦惠王封仪五邑,号日武信侯。'张仪把政治作为实现自己获取功名利禄的舞台,毫不隐讳地提出了“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
张仪的成功,为士人们开辟了一条可以靠才智、口舌、机巧在秦国取得权势富贵的新途径,这种以无原则和非道德为代价的选择,对秦国的现实发展和士人一时功利的取得都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也为秦国长远的历史发展埋下了祸根。
张仪之后,先后又有陈轸、公孙衍、甘茂等外国人人秦为相。秦昭王时,魏国人范雎“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在出使齐国时,须贾、魏齐怀疑其通敌,被打得断肋折齿,几至死地,后被郑安平、王稽救出,并带到秦国,改名张禄,得到了秦昭王的信任,经过游说,促使昭王“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重新加强了秦国的君主集权。
他向秦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谋略,并以反间之计,使赵国以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奢代替老谋深算的廉颇,秦国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应该说,范雎为秦国的统一事业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但是在个人品质上,他却斤斤计较于个人的恩怨得失,“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并把这种品质带人到政治生活中。
一次须贾恰好出使秦国,范睢乘机对他百般凌辱,甚至在他辞行时,“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而坐须贾于堂下,置巫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数日:‘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为了得到魏齐的人头,还把私藏魏齐的平原君骗到秦国扣留,最后逼魏齐自杀。而对于有恩于他的人,范雎则无原则地任用。他推荐王稽任河东守,并且三年之间对他的工作放任自流,不加考察。
推荐郑安平为将军。两人无才无德,之所以官任要职,完全是范雎报恩的结果。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在与赵国的作战中,“郑安平为赵所围,急,以兵二万人降赵。”“后二岁,王稽为河东守,与诸侯通,坐法诛。”这种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把个人恩怨带人国家政治生活的做法,对秦国的政治自然也带来了不利的后果。
这些急功近利之人占据秦国政治舞台,也提出了一些符合实际的有益于秦国发展的具体措施,但他们毕竟不是有远见的政治家,无法对秦国长远发展作出规划和贡献。然而秦国这种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不分贵贱亲疏,不分道德高下,惟能是用,惟才是举,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举措和气度,确实对各国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也使秦国在人才争夺战中保持了优势地位。
参考资料:《秦史》
秦国能够吸引人才!战国首霸魏国为什么不行?
2019
11/10
11:50
世界史图鉴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战国时期的魏国确实称得上是战国首霸,也一直是战国时代的人才摇篮之一。似乎在战国时代所有叱咤风云的人物都与魏国有关,尤其是能够引导历史发展进程快慢和转折的关键人物。魏国也是战国时期在政治制度上,诸多国家当中率先以封建地主阶级战胜奴隶制制度的国家。
正是由于这一制度上的优势使得魏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为战国时代储备和培养了大量人才。又由于其率先变法,愿意与非贵族的人士共享政权,所以魏国也同时是世界各国有能之士的伸展舞台。在当时各个学术流派的代表都在魏国为相入将,并进行了第一场战国变法。 也是法家真正意义上的战国舞台,魏国的霸业其实与三个人有直接关系分别是魏文侯魏武侯和魏惠王。在这三者之中,其实魏文侯最为重要。虽然魏国最强大的时期武侯以及魏惠王前期。
但是之后的强大都是魏文侯的路子再走,也是魏文侯打下的基础,同时在整个战国时期魏文侯时期的魏国,国家的战略优势十分明显。在整个中原地区,从无敌手,而且在外交上非常灵活。虽然做不到魏文侯时期全部的将相都是非贵族人才,但至少也保证了新兴士人的上升空间。武候就显得差了一些,但是军事方面由于有强大的魏武卒做后盾,所以军事战略上并没有重大疏漏。但是战略优势没能再更上一层楼,获得任何突破。同时由于公叔痤的问题使得吴起被迫出走入楚。但是魏国并没有能够奋六世之余烈,到了魏惠王时期魏惠王依照前两任魏国国君所积攒下来的国力图谋中原称霸。
其实这一战略并没有错,魏国在当时如日中天确实称得上霸主称号。但问题是霸主并不是可以想打谁打谁,霸主也依然需要有政治联合,在魏惠王前期韩赵魏三家的政治联合还没有被打破,总的来说,魏国无人能及。但是魏国此时变法力量削弱没能进行深侧改革,而同时战国的第二波变法浪潮已经开始。魏国很显然坐不住了又由于赵国率先进攻卫国,想要拓展自己在中原地区的力量,魏惠王不能容忍于是爆发了两场战役分别是桂凌和马陵之战。魏国先后失败,此时秦孝公命商鞅率大军夺回河西,从而出现了群狼食虎的局面,魏国再未能重新强大起来。魏国的失败表面上是魏惠王不能任用贤良的问题,但实际上这只是表面问题。
不论是吴起商鞅张仪公孙衍,这些人才实际上曾经都想要在魏国施展抱负。 但是魏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它的变革没有彻底。魏文侯时期能够给新兴的士子以上升的通道出相入将,魏武侯时期,吴起走后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只愿意与宗族子弟和贵族子弟分享。无论是相国还是领军大将都是贵族自己人。贵族垄断了政权那么自然导致这些有用的人才无法在魏国施展抱负。而当时周天子依然是天下共主,同为大周子民,又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概念,所以当时人才的天下观十分浓厚。合则留,不合则去,谁人用我我便去往何处。
而在第二波变法浪潮当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招揽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更主要的是秦国经历商鞅变法的深澈改革,使得贵族无法掌控政权。 从商鞅变法一直到秦国统一六国,80%的武将70%的丞相都是由六国人担任,而非秦国本土人。当然也并不是说贵族掌握政权不好,如果贵族无法掌握政权当中的一部分,那么就会出现秦国末年的景象,赢氏子弟无法对赵高有强大的震慑力。当然,这是对于贵族阶层而言的,但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秦国的变法是成功和值得肯定的。
因为秦国的治国理念非常先进,给予了外来人才很大的发展空间;秦孝公非常支持贵族削减。
作者:刺桐红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357947/answer/5498516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大学毕业,找工作时遇到一个老板,他意气风发,慷慨激昂,我带着崇拜之情加入了这家公司。
虽然公司不是很大,但是我对这份工作充满了激情。在我看来,只要做出业绩来,我就能得到重用,当时老板、老板娘对我们业务员也都不错,我感觉前途一片光明。
我们做业务的经常在外面跑,有时回到办公室,总觉得办公室几个人跟我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他们自成一个圈子。
后来我了解到,财务是老板娘自己在抓,办公室是老板娘妹妹在负责,出纳是老板的舅舅,人事部门是老板的阿姨。除了我们这些做业务的,其他人上上下下几乎都是跟老板沾亲带故的。
这些人经常冷着脸,爱答不理的,有时候还会指挥我们这些外人干这干那。我们在电脑上查点资料,他们就会有人站在背后一直盯着看。
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奖金拿的最多的竟然是行政人员,又是老板的亲戚!
就有几个业务员跳槽了。老板可能是担心我们剩下的几个人,开会谈心,说别看一些企业很大,其实他们工作很辛苦,一个月有二十几天在出差,考核制度又严格,动不动扣钱。
我一想,好像也有道理,企业小归小,起码处起来像一家人。而且这么多人走了,正是用人之际,我要是留下来,正好向老板表明了我的忠诚。
我更加卖力,业绩比之前还翻了一番。
年底,老板准备提拔一个人做主管,我满怀期待。没想到最后当主管的是老板的表弟,打工失败,找到老板进了这家公司。我的年终奖加了500块钱。老板拍拍我的肩膀说:“你辛苦了。”
这次我毫不犹豫地离职了,不管他们如何挽留。我加入小伙伴们后来去的公司。是的,他们加班加点,但是有业绩就有提成,所有提成方法清清楚楚,每个月发放,从不拖欠。如果不是跑业务的,加班就有加班费。
辛苦吗?比之前辛苦多了。但是回报也是看得见的。更关键的是,我不再憋着气工作,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鼓足干劲。
有人说,你这是给资本家打工,被忽悠了,请问那我之前又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呢?
故事讲完了,这家新公司就是秦国,之前那个家族公司就是东方各国。
你说秦国凭什么吸引人才?
就凭他把人才当回事!
想干的给机会,能干的给岗位,干成了的给地位!
至于你是不是嬴姓是不是贵族,那不重要!
是贵族就该世世代代把持朝政、享有财富?想都别想。商鞅的军功爵制就是专门治这种寄生虫的!
至于外界说这里如何不好,呵呵,屁股决定脑袋,别说东方各国了,秦国那些皇亲国戚都恨死商鞅了。那又怎样?
秦国人才引进政策成功的原因
2018-07-19 22:03
长期认真执行客卿制,是秦国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度保障,也就是秦国把引进人才当作一种长期化、制度化的根本国策,虽然春秋战国时期,除楚国外,其他主要国家都设有客卿的爵号,但比较之下,秦国的客卿制度不但最为成熟,而且还把它当作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坚持,秦国对客卿,无论出生门第的高低,不管原来所操职业的贵贱,一经试用,确定是出类拔萃者就高予之官,重予之权,甚至拜为相将,于是各国有志之士争相西来,以求在秦国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当时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
从郑国入秦被发现到郑国渠修成,让关中成为大粮仓,为秦一统六国完成粮食储备,再到李斯的《谏逐客书》,提出延揽人才应该“河海不择细流”,而秦国统治者依此而行,对秦国一统天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后世有学者认为,此文是战国时期写的最为出色的议论文。
为大秦帝国崛起做出重大贡献的五大外来人才,结局却都很悲惨
发布时间:2019-08-20 09:56 浏览:80 次
古代的秦国地处偏远,教育不发达,民智闭塞,高级知识分子寥寥无几,所以崛起的时代较晚。然而,经过春秋战国 500 多年的风云战火,最后兼并列国、统一天下的却是秦国。秦的兴起强大与作为外来人才的“客卿”密切相关。然而,在秦国一步步崛起的同时,为其做出巨大贡献的客卿们却不断地遭到排挤、打压。
1、百里奚
被称为“五羊大夫”的百里奚是虞国人,70 多岁才跨入秦国政坛,立即就获得了秦穆公重用,他又推荐朋友宋国人蹇叔任秦国上大夫,两人关系一直很好。百里奚、蹇叔等人辅佐秦穆公一下子使秦国的东边国境拓展到了龙门河, 为其后向东扩张奠定了基础。
百里奚如何死的,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史记》说是秦缪公“杀三良”“罪百里奚”,其实是秦康公托名而已,实际上是新君主对外来人才势力开刀。
2、公孙鞅
秦孝公接手的秦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较秦缪公时代大为逊色,但是,秦孝公是个很有抱负的国君,他向往秦缪公时代的辉煌,意在复兴。雄心驱使他一即位就迫不及待地向各国发出了求贤书,“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卷五)。
这时候,有个叫公孙鞅的卫国人正在四处找工作,于是他投到秦孝公的大旗下,在秦国开展大规模变法,动作大成效大影响更大,这次变法被史学界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魔术”,它使一个愚昧贫穷的国家一下子强大起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死,后被车裂。
3、范雎
秦昭王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在位 55 年。他在位期间,秦国得到了关键性扩张,历史上著名的决定秦国、赵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他在位晚期发生的。这个时期,秦国之所以能迅速扩张、强硬出招,跟秦昭王大胆任用范雎有很大关系。
范雎制定的“远交近攻”外交战略在秦昭王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此举稳住了距离秦国较远的齐国、燕国和楚国,而集中武力攻打跟秦国接壤的赵、魏、韩三国,最后各个击破,这为秦国消灭六国描画了缜密的路线图。范雎不是秦国人,是魏国人,因为在本国受到猜疑打击,后来死里逃生到了秦国,并为秦昭王所信用,而后出奇谋为秦国崛起贡献了超级才智。
范雎失去秦昭王的宠信,不得不推举蔡泽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4、吕不韦
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商人,后来成为秦国相国并被秦王嬴政称作“仲父”的吕不韦,也非秦国人,是卫国人。吕不韦用财力与智力帮助秦始皇的父亲嬴异人一步一步成为秦庄襄王,继而又辅佐嬴政巩固政权,坐稳王位。一个异乡人成为大秦国的二号人物,大权在握,对于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
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饮鸩自尽。
5、李斯
后来在秦国政坛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李斯,也是吕不韦的门客之一。如果将战国时期秦国兼并天下的历史独辟开来看的话,范雎定“远交近攻”战略在前,而李斯以“威吓利诱”“利剑蚕食”战术在后,相辅相成,使超级大国梦在嬴政手上最终实现。
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老子入秦
老子入秦还见了当时的秦国国君秦献公,他给秦献公留下一则预言: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这则预言精准的预测了秦国的国运。
四、求贤令
有了老子的预言,秦国上下更加振奋,毕竟圣人预言对一个国家很重要,上至将相,下至平民,都相信圣人预言。秦人之所以沉浮三千年不亡,全靠舜帝的一则预言在坚持。当年秦人先祖伯益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赐伯益嬴姓,且预言:尔后嗣将大出。
秦献公薨后,其子秦孝公即位,秦孝公立志强秦,不惜断指明誓。奈何秦孝公本人并非政务大才,又兼秦国穷弱无人才,秦孝公只能感叹“为之奈何”!幸好有百里奚后人百里子提醒,秦国无才,何不向天下列国求贤?秦孝公恍然大悟,颁布了《大秦求贤令》,向天下列国求贤。
秦孝公
《大秦求贤令》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秦孝公以秦穆公为榜样,立志从山东六国求贤,以治秦强秦为目的,不拘学派与出身。法家名士卫鞅由魏入秦,三说秦孝公,以《强秦九论》说动秦孝公,从此君臣俩生死同心,变法强秦,虽死无憾。秦孝公是天生的明君,卫鞅是天生的强臣,明君与强臣相结合,自然而然会爆发出强大的变法力量。
变法者,利益之重新分配也。商鞅变法触动了秦国本土权臣的利益,因此商鞅最终死于权臣之手。变法开始后,原来的执政大臣甘龙上大夫被束之高阁,冠以太师高位不再理事;军事统帅嬴虔授予太子左傅高位,不再主管军事。内政和军事大权悉数转移给商鞅,由商鞅开府理政,虽国君亦不得无故干涉变法。
商君变法
嬴虔还应太子犯罪的牵连被割了鼻子,深仇大恨难以忘却。秦孝公死后,甘龙跟嬴虔联手污蔑商君为叛逆,处以车裂酷刑,并夷其三族。商君虽死,其政不废,秦惠文王铁腕护法,处死了大批复辟者,并广招天下英才来秦为官为吏。商君虽死,但是秦国已强,天下名士纷纷入秦,皆得以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张仪、司马错、甘茂、魏冉、范雎、蔡泽、李冰、吕不韦、郑国、尉僚、李斯等都是外来名士。
五、秦国排外事件
秦国的排外事件并不多,有史记载的共有两例,一是范雎入秦避魏冉,二是秦始皇的《逐客令》。至商鞅变法后,六国名士入秦如过江之鲫,佼佼者固然少,但是秦国官府内部的文官基本上被六国人士占据。军队系统里的六国名士亦不少,比如赫赫有名的蒙氏家庭,他们本是齐国人,秦昭王时代才迁到秦国的。
大秦蒙毅将军
尽管秦国本土官绅阶层对此不满,但是大秦依法治国,招揽人才是国策,有法律作为后盾,谁也不敢公开排外,连打压外来人士都不敢。秦国官吏奉公执法,无结党营私的现象,因此秦国官场倾轧斗争情况较少。反观六国,官吏党同伐异,相互倾轧,贪赃枉法不胜枚举,各个重臣除了结党外,均养了不少的门客。
《荀子.强国篇》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秦昭襄王早中期,宣太后主政,宣太后是楚国人,因此她重用从楚国带来的人,其中她的弟弟魏冉,芈戎,儿子公子市、公子悝皆位高权重。魏冉为大秦丞相,受封穰侯,食邑万户以上;芈戎受封为华阳君,公子市为泾阳君,公子悝为高陵君;这四人合称为楚国四贵。魏冉权倾朝野,党羽众多,严重威胁了秦昭襄王的王权,甚至武安君白起都被视为魏冉的党羽!白起之死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他是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且两人关系匪浅。
宣太后的楚国四贵
魏冉深怕六国名士入秦取代了他的相位,因此他严禁秦国边防放六国名士入秦,当然一般的士子可以入秦致仕,像商君、张仪这样的大才绝不可入秦。范雎由秦使王稽秘密携带入秦,路遇魏冉查车,范雎提前下车躲起来,才避过魏冉的盘查。按魏冉的说法,六国说客不宜入秦,他们只会捣鼓秦国,事实上就是不允许大才来代替他的位置。范雎入秦后,说服秦昭襄王亲政,逼太后还政,逐四贵离秦,范雎当了秦国丞相。
水家名士郑国受韩王安密令入秦行疲秦计,丞相吕不韦已知情况,但是他仍然派数万人跟着郑国修大渠,意在将计就计,完成从商君时代开始就规划好的关中大渠建设任务。嫪毐举兵叛乱,秦王政调兵诛之,吕不韦从旁协助。吕不韦意图用《吕氏春秋》代替《商君书》治国,秦王政不愿意,最终解除吕不韦一切职务,回洛阳老家养老。
郑国渠
不久秦国本土官吏将丞相府中关于郑国是韩国间谍的报告递交给秦王政,并说外国人都不可靠,明知是疲秦计,还依然实施。秦王政暴怒不止,他认为吕不韦欺骗了他,谋国不忠,谈何国士无双?秦国本土官吏立刻煽风点火,说六国人士在秦国为官,挣秦国的钱,然后回家养老,不为秦国尽忠,当驱逐所有的在秦外国人。
秦王政也是怒火攻心,签署了《逐客令》,要求秦国所有官吏,凡在秦国繁衍不满三代的,全部谴返回原籍。这个政策一实施,秦国官府空了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官吏不得不辞官返乡,熟悉的李斯固然在遣返之列,连赵高(赵国人),蒙恬(齐国人)也在遣返之列。李斯不甘心离开秦国,因为回到楚国他没有出头之日,于是写了《谏逐客书》给秦王政。
谏逐客书
秦王政清醒过后,深感《逐客令》不妥,自己落入本地官绅的圈套了,但是暂时还没有台阶下。这时李斯的《谏逐客书》送到,秦王政看后深以为然,然后以此为台阶,立刻下令取消《逐客令》,并向全体臣民作深刻检讨!幸好《逐客令》没有执行几天,否则以秦国高效的行政效力,不到一个月,将有数千官吏被驱逐出境
读史|大秦帝国的客卿们
2019-08-09 10:00
秦国传统人才政策
对于身处战乱时代的列国来说,客卿绝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早在春秋时期,随着周平王东迁,天子权威丧失殆尽,诸国进入群雄争霸模式之后,对人才的需求就变得愈加急迫。而许多学有所成的士人,为了自己的个人前途和抱负,当在本国上升渠道受到阻碍的时候,也并不拒绝在其他国家出仕。对大多数士人来说,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忠君爱国的道德难题。当时有句话叫作“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虽然是讽刺那些楚国南蛮,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这种人才流动盛况。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明确的客卿这个正式官名或爵名直到公元前333年的战国才见诸记载(《战国策·秦一》“善我国家,使诸侯,请使客卿张仪”),但就允许他国人才出仕本国,利用他国智囊为自己国家谋利的实质而言,其实客卿文化早就在各国中大为流行了。只是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秦国这个偏僻落后的西方小国,最终将这种客卿文化发扬到了极致,让其为自己服务,成为争霸天下的重要资本。
在中原诸国看来,秦国无论是从法统、历史,抑或是文化角度来看,都不过是一个可笑的蛮荒小国。到了秦孝公继位之时(约公元前361年),这种来自中原赤裸裸的歧视终于发展到登峰造极,以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和赵成候等为首的六国集团居然公开不带秦国玩了。甚至就连淮河、泗河流域尚存的十几个小国都有机会能参加他们主导“中国诸侯之会盟”,而地处雍州的大国秦,却被他们打着“狄翟”的标签摒弃在“文明世界”之外。
毫无疑问,这种“诸侯卑秦”的歧视深深地刺激了刚登基的秦孝公。他下定决心要实行改革,追赶中原先进国家,带领秦国走向富强,秦孝公代表秦国官方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一项关于招徕客卿人才的国策: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正是这条从秦孝公以来就持续不断的招徕客卿的国策,才使得原本文化经济落后的秦国能获得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实现自己的大国梦。
秦国的客卿政策稳定务实
从秦惠文王四年(公元前334年)秦国设立丞相一职开始,直到秦二世亡国长达百多年时间中,有24人担任过秦国丞相,其中16人都是客卿!而从秦穆公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段时间中,秦军对外作战总数大约是130次,除去国君亲自率兵和没有记载的情况外,留下统帅名字的80次战争中,任命客卿为主将的情况多达56次!
从这些东方六国从未有过的数据中人们就可以看出,秦国对客卿的使用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化、规模化的效应,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个偏僻小国对客卿放手任用和信任有加的先进开明态度,早已远远地将六国抛在了身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事实上,在急于追赶中原诸国的压力下,秦国的用人标准稳定地只有一条,那就是秦孝公命令中所提到,能否“出奇计强秦”。只要能“强秦”,那么不管是客卿还是土著,你行你上。
为什么精英都往秦国走
在争夺列国人才这场战争后期,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东方诸国对秦国是各种鄙夷仇恨,对秦国抹黑宣传是不惜余力。但他们国家的士人却在源源不断地用脚投票,从自己国家出走,千里迢迢地投奔西域的秦国而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李斯的经历就对此有所回答。这位才华横溢,足以辅佐秦王政扫平六合建立秦帝国的丞相,在家乡却只能当一个看守仓库的小吏。这并不是因为他到秦国就突然长了学问,而是在楚国那种地方压根没有他上升的机会。在楚国,传统官职任用做法是“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也”。
其他诸国也好不到哪里去,东方诸国虽然自调作为继承自周代的文明国家,但同时也继承了周代传下来的浓厚的宗法观念和宗族制度,使得非王族宗室或贵族出身的人基本没有上升空间。就算偶有一两个意图改革的君主,任用一些名士,也往往只是面子工程而已。
相比较之下,秦国或许的确是没什么文明的野蛮国家,但同样的,正因为这个国家缺少传统包袱,宗法观念薄弱,反而给这些精英提供了足够的上升空间,让他们愿意作为客卿到秦国去一试身手。
另一方面,由于宗族制度的匮乏,使得秦国在土地问题上也拥有更多的选择,使得他们能够提供给有真正才学的客卿分量十足的待遇。在战国时期,秦国是唯一有计划有制度地真正将裂土分茅这种分股权奖励落到实处的:商鞅在秦国获封商地十五邑,号商君,直接让他从公孙鞅变成了商鞅;张仪在秦国分得的干股较少,也有五邑,获得称号武信君;而范雎获得的封地是应;而奇货可居的吕不韦是其中最成功的,得到了河南十万户,封文信侯。
和秦国这些实打实的举措比起来,东方诸国就多少显得有点口是心非了。苏秦佩戴六国相印,声势显赫,出行有如王者,然而却没有一个国家给他分封过土地,只有赵肃候给了他一个可怜巴巴的武安君的虚衔。张仪也曾经中途跳槽去出任过魏、楚两国的国相,然而也只有秦国最终给他落实了股权问题。
除了解决了待遇问题之外,秦国的客卿政策也让所有外国才俊都心动不已,上升渠道是如此之多——选拔任用方式极为灵活;几乎没有天花板——能一直做到人臣之极的丞相,这些都是让各国有志青年趋之若鹜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