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可能会被中二的中文译名耽误的优秀科普,但考虑到其书写风格,这个译名其实也还算贴切。
前一阵子看到有个物理老师把我们在中小学教授的物理学内容做了个简单梳理,他说,即使认认真真把高中物理选修课程都学完,我们也只是接触到了20世纪上半叶的物理学研究进展;而在被考试支配注意力的现实情境中,我们重点关注到的内容还是在1850年以前的理论和发现。那老版本的教材呢?文科生呢?没有选考物理的那部分学生呢?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部分人实际上是没有办法通过学校的科学教育搭上驶向“星辰大海”的小船的。
于是,公众关于“本质”的想象最多只能被归入哲学讨论的范畴,只能出现在现象级的科学新闻被成功通俗化并广泛传播的语境中,科学本身则长久地被隔离在日常生活和周遭世界之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诗性——因未知和陌生而生的美感体验。
教材和标准课程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内容更新有些慢也还可以理解(反正我们也没法集体催更或者寄刀片),可前沿的研究我们也看不懂啊(不管拿数学还是英文当借口),于是一些(划去)苦干多年依旧默默无闻的(划去)物理学家就愤而转行科学传播行业,拯救我们于无知的水火,虽然他们并没有骑着白马或者驾着彩云还多半秃头,但一个个都超帅的样子。
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并不避讳我们认为艰深难懂或者尚无定论的问题,而且都能逻辑清晰又不乏幽默地把研究的现状和已有结论用通俗的语言表述清楚;而且,在讲述的过程中,随时都在运用更基础也更重要的“科学思维”,教人提问,教人分析,教人讲道理,教人乐观地面对庞大而可怖的未知。
作者分章节介绍了宇宙的组成、基本粒子、质量、引力、空间、时间、维度、光速等十分基础的物理学概念,还提出了很多通俗有趣引人入胜的问题,并且都是站在比较前沿的视角讨论这些概念和问题,因而读起来会让只有学校科学教育基础的我们有震撼与颠覆之感。
但是,当作者把人类已经知道的、建立在已知基础上的猜测和其余的未知与可能存在的认知风险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自己做判断时,以前在课本中遇到的似是而非又不明说的疑惑就都有了解释。
比如在讨论“质量”这个概念的时候,作者直接给出了“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两个概念,并且介绍两种质量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我们对其背后原因的无知与猜想。这样一来,“质量”概念的学习就和科学版图的拼接与拓展产生了直接的联系,从而能够刷新从教材中得来的死气沉沉傲慢守旧的“物质的多少”这个定义。
对啊,“物质的多少”这个定义,像不像上台演讲前心里很没底,但是要梗着脖子假装自己全知全能很厉害的那个样子?
还有在对“空间”的讨论中,作者不断向我们的常识和天真的想象提出挑战(为了保留阅读体验就不剧透了),完成这部分内容书写之余,还为后续介绍广义相对论、大爆炸、暴胀理论和宇宙的大小奠定了基础。
在对这些基础话题的讨论中,作者举重若轻地阐述了科学家对暗物质、暗能量的探索过程与方法,把我们一知半解的“希格斯玻色子”“引力波”“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概念还原到其所属的理论框架中做整体说明,介绍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的矛盾以及物理学家执着追求的大一统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 ToE),严肃认真地讲解了流行于《生活大爆炸》剧中的弦论、圈量子理论,还不时提到目前最先进(烧钱)的日内瓦大型强子对撞机、加州理工的引力波探测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专业尽责的译者还不忘补充新晋最大的FAST)等研究设备,让我们至少在讨论相关新闻时,除了awesome外还能多说出几句听起来比较厉害的话来。
作为持证上岗的物理学家,两位作者也专职打破人们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他们在叙述中表现出了对流行文化的娴熟掌握:从科幻文学到流行歌曲、从网络热词到近年来人们对猫咪的无缘由狂热,都频繁出现在他们对严肃问题的讨论话语中,再加上其对科学家群体的无情自嘲,漫画插图的幽默脑洞,能让一个纯粹的成年智人在阅读过程中高频率地发出猪叫。
不管我们对科技发展如何自信,我们离上一次有人踏上地球以外的地面已经有50年那么远了。想去火星的愿望是实现不了了,好在阅读可以载着我们去到肉身暂时去不了的地方,就像《海上钢琴师》里1900能准确描述巴黎伯明翰街夏雨初停的气息,《似水年华》中困在乌镇的文可以与英分享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右边一家咖啡馆的味道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