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5·利用“时间下脚料”(4)从时间中去找时间

【《奇特的一生》·Day15】

Day15·利用“时间下脚料”(4)从时间中去找时间_第1张图片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16日。

【R-阅读原文】

P65

可是,“下脚料”越利用越少,而对时间的需求越来越大。

工作越深入,面也越宽。先是需要认真研究一下数学,后来又轮到哲学。他逐步发现生物学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所钻研的分类法,促使他批判地对待达尔文主义,特别是那种认为自然淘汰是进化主导因素的理论。他不怕人家责备他陷入活力主义、唯心主义,但应当研究哲学。

已经晚了,但他终于明白,他不懂历史不懂文学是不行的;不知道为什么,他还需要懂一点音乐……

应当不断挖掘一切时间潜力。明摆着,人不能老是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应当正确利用工作时间,从时间中去找时间。

实际上,正如柳比歇夫亲身体验到的,需要高深学识的工作,他一天至多能干八个小时。

【I-重述信息】

昨天我们了解到根据不同情境和精力如何利用“时间下脚料”进行阅读,并达到有效利用的结果 。今天随着话题的深入,当我们不断利用各种“时间下脚料”时就会发现,可利用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而我们需要的时间会越来越多,为什么呢?是当需求的层次上升后,接触面扩大导致需求量增加了吗?我觉得把时间比喻成金钱真的很恰当,相信所有人都会有感觉,当我们赚到的钱越多需要用钱的地方会变得更多。那么,第二个问题出现了,一天24小时是不变的,如何从有限的“时间下脚料”里挖出更多的时间呢?

1、随着学习或工作越来越深入,接触到的内容及需要研究的方面就越广。比如柳翁钻研的分类法,先研究数学后发现各种因素的理论需求研究哲学,慢慢又发现需要懂些历史更需要懂些文学知识,甚至还需要懂一点音乐……。需要懂这么多,时间需要量想当然就变大啦。

2、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精力管理让质变产生量变。时间是最公平的,一天24小时,它不会因为你需要的多而因此就给多你的,那么怎样去找更多的时间呢?根据昨天的学习内容,我们知道,学习需要根据精力不同而做不同的事,高度集中精力一段时间后需要轻松的内容进行调剂。柳翁根据时间记录,算了一条数,他一天高精工作最多8小时,如果我们一天花14-15个小时在工作上,但实际产出的工作成果是属于前5个小时的,那么后面的9-10小时实际是在浪费时间。这里的“从时间中去找时间”实际是让我们根据不同精力情况正确选择去需要做事。比如看高学问的书已2小时,精力明显没开始的时候高,如果继续看下去,速度与效果便不如之前,量与质出现下降;如果此时转去运动30分钟,得到的量与质明显比继续看书要高,这便用了小的时间取得更大的成果。

崔律的阅读指引:

本段可分成两部分理解:1、学得越深入,时间需求越大;️2、用精力管理扩大时间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15·利用“时间下脚料”(4)从时间中去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