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城市阅读体验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城市阅读体验_第1张图片

Reading Notes

读毛姆·城市阅读体验


在这个漫长闷热的周末,如果让你从书架上或者电脑文件夹中选出一本书来看,你会选什么呢?

        “不妨来读读毛姆?”我不会跟你这么建议的,或者说,我不会建议你在闷热周末的空调房里来读这一本书的。在我眼里,这本书属于拥挤的地铁车厢、嘈杂烦乱的咖啡馆以及吃过饭后就着咖啡来消食的午后。这是一本需要感官感受连接的书,这种连接会让作者在书中描绘的那些人立体起来,会让你仿佛和这些人有了不可言喻的奇妙关系。简·奥斯汀的愉快游戏或许是你午后甜点融化在口中的那一抹奶油,托尔斯泰的妻子出轨可能是你在发出尖锐的刺耳声音的地铁站的直观体验,再或者《堂吉诃德》是咖啡馆里某个陌生人说的一句话让你愉快的笑了。这本书不厚,只有两百来页,无论是放在kindle里还是拿纸质版都不会过重。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城市阅读体验_第2张图片
尼娜摄影

        正是这种心理和物理上的轻便,才让我向你推荐这本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门的时候总会随手抓起一本书,语种不限、体裁不限,只是在家里桌子上、书桌上或者枕边随便抓起来一本,拿起来就走。为什么要拿一本书在手上呢?答:为了没有手握住手机。我需要有一个固定的习惯来脱离这个“潘多拉的魔盒”,它会吸走太多的真实感,而导致我对生活的抽离。试着想,你是不是总计划一些事情,可能是练练字或者其他的什么。但最终却在一个周末的下午花了两三个小时玩手机?多么的可惜啊,真希望你不是,我也不是。之前在读李泽厚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的时候,看到这么一则有意思的报道。是1986年12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中的一则新闻,标题是“请听街头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内容也十分有趣,说在80年代的街头书摊小贩的叫卖声中,这些作家拗口的名字,并不影响小贩们对于要通过自己的摊位来表达什么样的价值观。“而这些小书摊又以翻阅自由、营业时间长等方便的服务赢得顾客。冬夜街头,路灯下书摊前人头攒聚的景象到处可见”。


《人民日报》1986年12月14日

        我才不会说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完蛋啦,我们被消费时代消费掉啦……”这样的话呢。为什么呢?因为就像毛姆在这本书开篇所说的,“在人类身上,听故事的欲望是根深蒂固的,正如对财富的欲望一样。一直以来,人们围拢在篝火旁或聚集在市井中听彼此讲故事。”,对此我深信不疑。不仅如此,我还相信着并不是作品本身无价值,而是我们混淆了价值的含义。曾经和一位在出版社工作的好友闲聊,她说是不是文学死了。我劝她不要哀伤,文学不会死的,只不过是换了形式。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城市阅读体验_第3张图片
尼娜摄影

        其实不需要对毛姆多加赘述,这个英国小老头在中国青年中已经够有知名度了。我们读了他的《月亮与六便士》,又看了他的《人生的枷锁》。那么,这个周末,希望你也能来读一读他这本小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城市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