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看你怎么演。

能静下心来听戏的年轻人不多了。好在国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的学校开设了戏剧课程,许多小孩子跟在老师后面学唱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等,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写东西总免不了回忆。小的时候可欣赏的影视作品不多,小孩子喜欢武打、枪战的电影,偶有戏剧电影,看一会儿就能睡着的,跟鲁迅在《社戏》中说的差不多。我喜欢丑角的滑稽表演,脸上好笑的妆,夸张的动作都能吸引人,最厌烦的是旦角一句话唱老长,咿咿呀呀,没完没了。

父亲曾经买个一个唱片机,放上唱片,搭上唱针,就能唱戏。现在看来,那是很怀旧的东西,让人想起旧上海的风情。后来唱片机转给了舅舅,舅舅过年时买了许多唱片放给大家听,老人们最喜欢听戏,一坐半天,没什么东西可玩时我也跟着听戏,渐渐熟悉了许多剧目,特别是黄梅戏,唱腔自然流畅、清新悦耳,《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小辞店》我都耳熟能详,也能跟在后面唱。听得多了,也便知道,一个剧种有一定的唱腔。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似乎都有地方戏,像四川的川剧、陕西的秦腔、东北的二人转等等,各有特色,也能反映当地人的特点,大家都能感受得到。我们里下河地区流行的有淮剧、锡剧等,也唱黄梅戏和京剧。以前东台好像有锡剧团或淮剧团,曾到乡镇演出,学校组织我们去看。当近距离看戏时,与看电影又不一样,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就在眼前。也表演具有教育意义的现代剧,我记忆犹新的是一出以家庭教育为题材的戏,母亲溺爱孩子,孩子走上了歪路,一步步堕落,被判死刑,怨恨母亲并伤害了母亲。

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的多元化,许多剧团惨淡经营,无法维持,只好解散,我们也就很少看到舞台剧了。老剧院相继拆去,如头灶的老剧院拆除后建了步行街。有的乡镇新建了剧院,但很少有戏剧表演,多的是歌舞表演和作为会场。

儿子小的时候最喜欢看中央11套戏剧频道,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喜欢,大约是戏剧角色的装扮以及敲锣打鼓的声势吸引了他。后来他对锣啊鼓的感兴趣,叫我们买给他玩。渐渐长大,他对此也失去了兴趣。

我有时看一部熟悉的剧,剧情也知道,看着看着,入了迷,演员的唱念做打都有意思,韵味无穷。《三岔口》、《十字坡》的对打设计精准,一招一式很到位,演员也是真功夫,但你不必担心会真打到对方。看《铡美案》、《窦娥冤》、《赵氏孤儿》等剧目,对好人得以伸冤,恶人得到惩处是很快意的。

记得比较深刻的是上学时在淮阴看的一出戏,演的是林则徐的一段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后受到排挤,发配新疆,带着棺材上路,民族英雄的悲壮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前看戏万人空巷,现在是各种演唱会、选秀节目火爆。民族文化的精粹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一杯茶、一出戏、一段故事,打发悠闲的时光,把喧闹和浮华丢一边,找回真实的自我。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好好演,慢慢演,绽放别样的精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