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至3岁前——前庭觉系统感觉刺激的原则性在家训练方案|感统科普

1岁至3岁前——前庭觉系统感觉刺激的原则性在家训练方案|感统科普_第1张图片

前庭觉系统、触觉系统和本体觉系统并列为三大基础感觉系统。

前庭觉的主要功能:

接受脸部正前方的视、听、嗅、味、触信息,进行过滤及辨识后再传入大脑;

接受身体各关节及肌肉所传来的信息,来调整头部的方向及重心,同时指挥肌肉及骨骼做出正确的动作,以维持全身的平衡;

过滤与筛选所有进入大脑的感觉信息,以保持正常脑压及维持正常的脑功能运作。所以,前庭觉有大脑门槛之称。前庭觉功能的成熟与否是和大脑功能的成熟与否密不可分的。

更多的关于前庭觉的介绍,请点击下面的链接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幼儿前庭觉不足对身体智能的影响(一)

幼儿前庭觉不足对身体智能的影响(二)

幼儿前庭觉不足对身体智能的影响(三)

在触觉和本体觉的协助之下,前庭觉功能使我们能够读书、写字,学会开车、打球,自己的衣着打扮可以自己打理妥当,与人交往时,能够行止得宜、受人信赖与欢迎。这些都是因为前庭觉和我们的肌肉张力、肢体平衡、协调、左右脑发育、身体成长等有密切关系。

第二段  一岁至三岁前

1岁至3岁前——前庭觉系统感觉刺激的原则性在家训练方案|感统科普_第2张图片

由于孩子出生6个月之后,肢体行为能力发展快速,其触觉系统的发展也渐渐与前庭觉系统并联,所以,在6个月之后,如欲发展孩子的触觉,就必须连同前庭觉的训练动作一起做,换句话说,6个月之后要弥补孩子的触觉系统,单靠全身的按摩抚触已经不足。

这也是为什么在触觉系统的训练动作中,有许多动作看起来好像是跟前庭觉发展有关,但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在触觉系统中的训练动作偏向肌肉、骨骼和关节的触觉刺激,而在前庭觉系统中偏向的是平衡、协调和连续性反应。

以下是1岁到3岁的前庭觉系统感觉刺激原则性在家训练方案,大家每天若能引导孩子进行连续性的30分钟重复循环训练,加上触觉的原则性训练,在营养、语言环境和爱的氛围与正确爱的方式能够保证的情况下,孩子3岁前应该不大会有感统失调的现象。

训练方案:

1、手膝爬行10米,反复3次

a.利用玩具散于地面四处,引导孩子爬行将玩具捡回收纳盒。

b.在床边四周地面放置吸引孩子的玩具,引导孩子爬行前往查看。

c.口叼5厘米长的吸管,吸管上悬挂皮筋,亲子比赛爬行运皮筋到指定点。

备注:进行此项活动时,家长须引导孩子发现:爬行时,需要把头抬高,皮筋才不会从吸管上滑落。将皮筋运行到指定点时,指定点的设置可以是矿泉水瓶,供孩子将皮筋套在水瓶上;或其他突出的支架,让孩子将皮筋挂在细小的支架上,让孩子在放置皮筋时,也可以兼练小肌肉的灵活度和视觉聚焦能力。

2、匍匐爬行10米,反复3次

a.将多条橡皮筋绳两端固定在家具离地30~40厘米的高度上,形成许多穿越障碍,用故事情节引导孩子在橡皮筋绳底下匍匐前进。

b.用家具摆设成穿越障碍,用故事情节引导孩子在家具底下匍匐前进。

c.家长做出手膝爬姿势当成可随意移动的“隧道”,设计游戏规则引导孩子挑战在家长数完100之前穿越10~20个“隧道”。

备注:感觉统合训练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年龄,设置相应的认知学习成分在游戏里面。

3、左右侧滚翻各10米,反复3次

a.亲子互抱,左侧滚10米后,右侧滚10米返回原点。过程中需要求孩子双手环抱家长颈部或腋下。

b、亲子侧滚比赛。侧滚时,要求孩子双手臂往头部伸直。

c.亲子抱球侧滚比赛,同b项动作,但是要求双手抱一颗球,球的大小须是两手合抱才能抓住的大小,不宜靠单手抓就能握住的大小。

备注:如果家中场地长度不足10米,可以把距离缩短,趟数增加。C项可以比赛运球数量,或在折回中点设置精细动作的训练环节,例如:左侧滚到折返点时,需要将积木叠高一块。

4、冲跑,爬高,跳下,反复6次

在家中最长的直线距离终点,用安全的家具摞成三层阶梯式高台,引导孩子从起点冲跑到终点,然后爬到最高处,再爬下,在最低的一级家具(高度约20~40厘米,视孩子状况调整)上双脚并拢,然后往下跳。

家长必须特别留意孩子爬上爬下的安全,视孩子能力状况给予搀扶、稳固家具或铺设软垫。当然,全程能由孩子自己评估安全动作、独立完成,训练效果是最好的,家长只需帮忙稳固家具即可。

5、追泡泡和抓泡泡

a.家长在高处一边移动,一边用安全无毒的泡泡液吹出许多泡泡,引导孩子追逐、抓取泡泡。

b.同上述活动,但引导孩子改为用拇指与食指来捏泡泡。

c.同上述活动,但家长站在固定位置,一次只吹出少量泡泡,引导孩子用口腔吹气的方式,将单个泡泡吹远或吹高。

备注:此项也可以改为孩子吹泡泡,家长一起将漂浮的泡泡吹远、吹高。如此,孩子可以从家长吹动泡泡的行为和现象,观察到风力作用。

6、听声音捉迷藏

a.把能发出声音的玩具或小乐器拿出来摇晃并发出声音,有技巧地吸引孩子追着家长“抢”玩具或乐器,让孩子追跑1分钟以上;

b.引导孩子自己探索摇晃玩具或小乐器的方法,过程中提供机会让孩子能记住这玩具或小乐器的声音;

c.家长拿起这个玩具或小乐器,边跑边摇,使玩具或乐器发出声音,然后躲起来,引导孩子根据刚刚所见家长跑的方向去找家长;

d.躲着的家长可以暗中移动,更换位置,并且摇晃玩具或乐器,让宝宝可以根据声音来源找到家长。

备注:平时如果家长有“孩子一哭就投降”的坏习惯,此项活动需要把孩子追抢玩具的时间缩短,给孩子创造愉快、成功的经验,然后再逐渐拉长孩子拿到玩具的时间。

7、两岁以上的孩子增加双脚跳跃,一次15下

a.亲子面对面,手拉手,一边唱儿歌(听儿歌,边听边唱),一边做双脚原地跳,然后再改为双脚转圈跳。

b.在地面上贴小图形,两两一对,例如:形状、颜色、动植物、数字,利用故事情节引导孩子对准指定图案,双脚踩点跳跃。

c.在地面上放置5厘米以下障碍物,例如:绳子、棍棒、纸盒,引导孩子双脚越障跳跃。

备注:孩子还不大会双脚跳跃时,家长可以站在孩子背后,双手扶住孩子腋下,要求孩子重复屈膝、踮脚尖的动作,在踮脚尖时,家长顺势将孩子轻轻扶起;或与孩子面对面,手拉手,要求孩子重复屈膝、踮脚尖的动作,在踮脚尖时,家长顺势将孩子往前拉提上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1岁至3岁前——前庭觉系统感觉刺激的原则性在家训练方案|感统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