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过后,你爽了吗?

想象你在一家生活用品店,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对着收银员咆哮,怒骂他不接受她的三毛钱折价券。这妇女为什么发飙?不过是区区三毛钱罢了。

让我告诉你原因吧:妇女每天无所事事,最大的乐趣可能就是收集各种折价券。她上了年纪,又一个人生活,孩子不孝,从未回家探视她。她已经三十多年没有性生活,健康不佳,每次放个屁,下背就疼得要命。她的年金花得快见底了,可能得包着尿布直到进棺材,儿时游戏已离她甚远。

所以她收集折价券,这是她人生仅剩的乐趣。她在意的东西只剩她自己以及该死的折价券,而那个脸上长满痘痘的十七岁收银员捍拒她的折价券,不让折价券玷污收银机的架势,恍若中世纪挺身捍卫淑女贞操的骑士,这下老奶奶不爆发才怪。在意了八十年的东西被人嫌,不爽如暴雨倾泻而下,然后滔滔不绝端出“我那个年代......”、“以前的人多懂得敬老尊贤......”等等,没完没了地说教个不停。

有人动不动就不爽爆粗口,连参加个该死的夏令营,都要对主办单位选购的冰淇淋嫌弃一番,可见他们生活多无聊,找不到可让他们操烦的大事。

倘若发现自己没完没了地对鸡毛蒜皮的事过于费心,诸如前男友在脸书换了新的大头照,电视遥控器的电池一下子就没电,又错过了干洗手液买一送一的特卖活动。若真是这样,很可能是你的人生平顺,没发生什么值得让你理直气壮操心的大事。但这才是问题的所在,而非没买到干洗手液,也不是电视遥控器惹你不快。

我有次听到以为艺术家这么说,一个人若没有问题,心思会自动想办法制造一些问题。我想多数人所谓的人生问题并非问题,说穿了不过是生活里没有课担心挂虑的要事而无病呻吟。

照此逻辑,花时间与心力找出重要、有意义的事情,也许是最有效益的投资与运用。因为找不到有意义的事情,你的在意与操心可能花在无聊、微不足道的鸟事上。

——以上来源于《别撑着、别勉强》


我们身边确实有一群人具有共同的属性——抱怨,程度轻一点的可以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词汇转移其负面效应,既“吐槽”,而程度重一些的就需要划归到医学范畴了,既“抑郁”。从小我们就会听到一句话: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坦然的心态应对人生中的各种不确定以及随之带来的不确幸。可是这句话似乎并不完整,导致不在少数的一部分人会在表面看淡的情况下,以吐槽式的抱怨来宣泄心中对于这种无奈现象的不满。“凭什么他balabala....”、“这地方怎么XXX,谁想出来的balabala....””、“这天气也是没谁了,怎么这么倒霉balabala....””、“这次定的太差劲了,balabala....””虽然经过了抱怨,貌似很爽,心情似乎因为找到嘴这个出口而蒙上了情绪得以抒发的假象,可是从实际看,这些人依旧按照步骤推进着计划之中的行为,而且,这些抱怨词汇的出现却悄悄的在环境中引起一丝异样的小波动。听到的人会不爽,而说出这些抱怨的人也并没有情绪表达了就心情愉悦,被他们所抱怨的内容依旧存在,甚至相当一部分愿意抱怨的人会因为把心中的不爽宣泄出来后更加生气。他们会觉得,刚才说的不够到位,用词不够犀利,搞得自己不够解气。

看吧,抱怨习惯并没有与预期缓和心态的效果相吻合,反而有点儿适得其反的后果。引文中对着收银员咆哮宣泄不爽的老妇人,采用了更夸张的咆哮式抱怨的方式向外人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却没能改变什么,反而自己可能会郁郁寡欢,这种闷闷不乐甚至怀疑人生的负能量可能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环绕着她。

抱怨,让你真的爽了吗?这种传输负能量的行为对于自己和外人来说,都没有起到好效果。跟愿意抱怨的朋友一起时,多多少少我会感到心惊胆战,一条路、一家店、一个商品、一部电影、一顿饭、甚至路过人的一个眼神,都会成为他们口中不得不抱怨的事儿,听着听着我们会烦,再听一听我们就会不爽。

是时候停止抱怨这种百害而无一利的习惯性举动了,把目光停留在槽点上非常努力的寻找可抱怨之处,还不如把目光转移,生活中值得我们用积极眼光看待、欣赏的事有很多,比如刚刚过去的美女真漂亮、今天吃的饭虽然有一点瑕疵但环境很好、刚看完的那部电影虽然逻辑乱七八糟但也有好多笑点、突然下雨的天气也增加了不少出其不意的乐趣不是?

我很同意马克曼森的论调,只有无所事事的闲人才会有那么多精力去抱怨、去捕捉生活中的不如意,而有正事做的人,根本没有兴趣把精力与时间分配到如此意义渺小的行为上。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抱怨型选手,避而远之,不要让他们的负能量呈几何式扩散。

抱怨过后,你爽了吗?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把自己当做每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认认真真说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抱怨过后,你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