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三教九流?

何为三教九流?这要从大约3000年前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虽然连年征战,但也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把各种不同的学派归纳为“三教九流”是汉代学者完成的。

何为三教九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何为三教九流?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和佛教。九流,是诸子百家中的主要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加上杂家,一共九家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孟,倡导人与人之间、君与民之间要仁爱。

儒家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和墨家并称显学。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时,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

道家代表是老庄,提倡清静无为、顺其自然;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道家是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最深远的学派。李约瑟说:“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是一棵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

佛教

法家代表是商鞅和韩非子,倡导严刑峻法;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

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

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谓是“独步天下”。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墨家代表是墨子,反对战争,主张爱人如己。与儒家和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主题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可惜自独尊儒术后,墨家受到了很大的打压,几近绝迹,清末民初才又被学者研究发现。

名家因从事名利论辩为主要学术活动,被后人称为名家。也称“辩者”、“察士”。代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名家是专研“名利”关系的学问与学术派别,由于社会思想多元化很难达到统一的概念,这便产生了名家的好辩说理的论证和逻辑学的思惟方式。

其实在先秦时期并无“名家”这个称呼。先秦诸子的著作当中多半称其为辩者。到了汉代学者对于凡有他们不能懂的学说都称为‘名家’……这就是胡适认为的“家家皆有名学,所以没有什么名家,不过墨家的后进如公孙龙之流,在这一方面,研究的比较高深一些罢了。”

惠施(约公元前370年—前310年),战国时期的宋国人,与庄子同一时代,并且两人既是好友又是论敌。《庄子》一书中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由此可知惠子是学问渊博的学者。惠施是合同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惠施提出“合同异”,视事物之间的差异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把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同一性绝对化,否定差异的界限。合同异派用以论证自己观点的主要命题在《庄子-天下〉篇中记载。

另一位是公孙龙(约公元前325—前250年),赵国人。公孙龙提出“离坚白”,注意到事物的“名”、“实”之间的差异。这一派认为之屋是互相独立而不同的,即使同一事物中的各种属性也是可以分离看待的。这种观点否定事物、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抹煞事物、概念之间的同一性。其著名论题是“白马非马”和“坚白石工”,典型的代表了这一派把事物、概念之间差别绝对化的倾向。

农家是战国时注重农耕的学派,尊重平等的劳动,研究并总结农业的经验、技术。在众多学术思想和流派中,农家以其独到思想见解和实践活动,自成一家。许行农家思想的核心是反对不劳而食,要求人人劳动,体现了当时劳动者反对剥削的朴素愿望,对中国千百年农业和农业思想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人物许行(xing)(约公元前372年~289年),约与孟子同一时代,在《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有许行其人“神农之言”,所以被归为农家。许行有学生数十人,穿粗布衣,靠手工打草鞋、织席子维持生计,是劳动化的知识分子。

许行主张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yōngsūn)而治”:贤德的国君应该要和百姓一同耕种获得自己的粮食,自己做早晚餐并处理国事。反映了当时贫苦农民的平均主义和共同劳动的思想,要求人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市贾不二”的价格论是许行提出的又一个重要主张。这是在他主张社会分工互助的基础上,提出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可以用农产品直接去交换手工业品。这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换办法。同种商品数量相同,则价格相等。这样,在市场上的同种商品只有一种价格,没有第二种价格。这就是“市贾不二”。许行认为,这样就不会再有弄虚作假的现象,许行的价格论反映了当时贫苦农民对商人利用市场高利盘剥,要求调整物价的愿望。

纵横家,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学术流派。在战国时期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

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分为“合纵”与“连横”。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孙衍和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合众弱以攻一强,此为纵;或事一强以攻诸弱,此为横。前者主要以连为主,故可知如何能用外交手段联合团结,是为阳谋多阴谋少;后者主要以破为主,故可知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制造裂痕,是为阴谋多而阳谋少。此为战略思想,是行辩术成大事的基础。

纵横家智谋是春秋战国时期特定的国际形势的产物,其兴也快,其衰也速。在汉代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以后,纵横家智谋就很难再有用武之地了。

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齐国人邹衍是其创始人。阴阳家的学问被称为“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维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阴阳家思想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建构了规模宏大的宇宙图式,尝试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杂家,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杂家著作以战国《尸子》、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战国时期商鞅门客尸佼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集,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但略显庞杂。实际上流传下来的思想不多,在思想史上也没有多少痕迹。

他们的这些学说那个时代,乃至在后世,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辉。所以说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本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按照等级的不同来审视规范道德行为,化解单一的道德规范引发的潜在社会矛盾,此词本无褒贬。而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往往含有贬义,也延伸到现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为三教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