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道必考题目,相信有不少考生为之头疼吧~
其实,一份完整的教案设计的每个模块都有章可循。事不宜迟,小千君为大家带来了教学设计的分值介绍、答题思路以及万能的作答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分值设置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一道,通常分为3个小题考查,分值30分。
设计五大领域的活动,简单的就考设计某一领域,困难一点的就考设计综合主题教育活动。考生一定要在考前多看一点五大领域及综合主题教育的教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道,通常分为3个小题考查,分值40分。
共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六科内容,只要求考生从选择其中一科进行作答,所选科目不限,考生可根据自身擅长科目任意选择。
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一道,通常分为3个小题考查,分值65分。
考生参考的是哪一门学科,就要写哪一门学科的教学设计,考前一定要多看一看往年真题的优秀教案,学习积累经验。
答题思路(以语文学科为例)
1.一定要认真审题, 准确把握住题目立意,回忆书本的知识点。准确定位题目要考查的文体、领域、主题、结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等具体内容。
2.读题时带着问题和知识点进行阅读材料、课文、题干,边读边分析边标记。可以在草稿纸上写出一个大致的模板,方便后面书写时参考,防止遗忘。
3.书写规范、清晰明了的答题思路是考试的加分项。例如:中小学语文科目的考生们在回答“请写出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时,可以回答:本文是一篇……文,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采用了……表现手法),用词和语言清晰、准确、恰当,通过……的结构顺序描写了桂林山水的优美景色,并且从中抒发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作答流程与方法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标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及建议。
2. 分析教材、重点分析: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教材内容的相互联系;分析本部分内容的知识脉络,确定可用的教学素材等;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认识功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的重点是明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分析学生的认识脉络,确定问题线索,确定学生解决问题需要的证据等,为选取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教学目标设计
(一)内容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的陈述
1. 行为目标的陈述
(1)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是指学习者,即行为的主体,行为目标描述的应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例如:“学生应该……”。
(2) 行为
行为是指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时应能完成的行为,它是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例如:对学习新教材的描述一般使用“初步掌握……”“建立……概念”;对复习旧教材的描述一般使用“提高……”“……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描述一般使用“发展……”“增强……”;对思想品德方面的描述一般使用“培养……发扬……”。
(3) 条件
条件是指学生行为发生的条件,即评定学习结果的约束因素(信息、时间、问题、明确性等因素)。例如:“在……时间内,能独立完成……动作”。
(4) 标准
指评定行为的最低依据,或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水准。例如完成行为的时间限制。
2. 注意学生内部心理变化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
适用于描述情感、能力领域的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重难点
(一)吃透新课标
明确课程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参考书整合起来。
(二)全面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兴趣、学习方法和习惯。
(三)深入钻研教材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和课堂总结四部分。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策略实
施、教学媒体使用、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也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一般在第三小题,占20分。
(一)导入新课
1. 直观导入
直接导入是指开始上课时教师闸明学习目标和要求,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程序的导入法。
(1) 实物、教具导入法
教师在课前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些实物,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思维的依据,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2) 实验引导法
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以实验作为开启新课的钥匙,使学生在感官上承受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求知欲。
(3) 视听导入法
利用现有的综合媒体,截获多媒体信息导入课堂。
2.设疑导入
(1) 提问析题法
对某一知识或问题,在学生对它还没有透彻理解时,教师有意设置障碍,让学生陷入事先设计好的“陷阱”中,使他们的回答自相矛盾,从而激起学生的思维,为解决矛盾而开始新课的教学。这种导入,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2) 以旧引新法
学生的学习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复习学生原有知识内容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有关内容,提出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开展小测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作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导入新课。
(3) 悬念导入法
悬念导入是指教师有意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疑问,引起学生的联想、思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3.趣味导入
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为了能突出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自主学习完成后,学生能对重要的生字词进行认读,大致讲解其意思。
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也可以小组合作探究,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
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写一段学习感悟或者生字词听写巩固等。
(四)课堂总结
1. 类型
封闭型总结: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程的要点上。
开放型总结:把所学的知识向其他方向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起更浓厚的研究兴趣,或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2. 方法
(1) 归纳法
教师引领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课堂讲授的知识进行总结,梳理讲授内容,理清知识脉络,突出重点和难点。
(2) 比较法
教师对教学内容采用辨析、讨论等方式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意在引导学生将新学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对立概念进行对比。
(3) 练习法
练习法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完成练习、作业的方式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
(4) 游戏法
游戏法是一种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的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
(5) 提问法
提问法是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口头提问,让学生回答。
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根据课堂内容,做练习册相应页数的题,学习这篇课文之后写一篇读后感,记背生字词下次课听写等。
教学板书
板书设计是对所学内容的一个呈现,主要是课题、课文中重点生字词、教学内容、课文结构等。分为文字板书、图画板书和综合板书。考试时为了吸引阅卷老师眼球,可采取图画板书。板书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有效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呈现本节课的学习主旨。